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部落對抗機器:一場文化修補科技情感失能的實驗

部落對抗機器承誌編織部落原住民

2018-01-30|撰文者:文字/王婉璇、攝影/施惟捷提供

工作坊產出-藝術家Aniela Hoitink將苧麻和明膠混合成一種非編織的材質,背後的導電布做為距離感應器,靈感來自泰雅的獵人披肩圖/Aniela Hoitink 攝
「機器」一詞來自六零年代對未來想像之代名詞,「部落」是尚未被同質化的人類文化少數團體,「部落對抗機器」期望在世界各地的部落、偏鄉舉辦電子織品工作坊,並形成一種智庫討論,研究未來傳統與科技相互修補的可能性。
今年夏天於台灣苗栗深山泰雅部落舉辦,由藝術家施惟捷和策展人張家瑋的孵一間工作室共同創辦的工作坊部落Tribe Against Machine,在野桐工坊的協辦下,順利號召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與台灣織者加入這場科技與傳統的對話。
橫跨虛實的社群串連,數位遊牧部落與泰雅部族
Tribe Against Machine計劃邀請自每年於巴黎南部舉辦的國際電子織品藝術家團體(E-Textile Summer Camp)。該團體創立初始著重在穿戴式裝置的設計發想,如同一個小型的常態夏季駐村,你能在這與各國參與者以自造精神討論跟製造原型(Prototype)。已經連續參與三年的惟捷表示,儘管穿戴式裝置在科技產業被討論的沸沸揚揚,實際投入研究的成員卻相當固定,參與的常是熟面孔,儼然成為一個遊牧式的數位社群。當中,他觀察到歐美等地成員雖然對科技創新織品有高程度的掌握,上卻相對地缺乏對傳統織品社群的關注,於是提出和野桐工坊交流的提案並邀請14位國際新媒體藝術家來台促成此次交流,期待在串聯社群的同時共譜更多元的想像。
泰雅人類學者黑帶大哥在人類學工作坊後回答藝術家就泰雅文化提問。圖/Kestin Mica攝
藝術家們和野桐工坊人員正在活動中心為一台織機整經。圖/Kestin Mica攝。
傳統與未來的知識交換,數位典藏的新詮釋
在部落的十天裡,長期投入紡織文化保存的尤瑪達陸率領織者們向這群創作者、專業文化工作者、創新設計思維家與創業者們教導台灣泰雅的紡織技術與故事。另一方面織者們也向這群國外賓客學習Arduino、導電縫線等基礎電子工程知識以及科技藝術家的創作思維。聽起來南轅北轍的兩個族群,意外地能在編織中兼容,本來圖紋的排列組合就包含著數學概念,而圖紋的使用又有著歷史記憶的情感書寫,於是編織成為兩個社群間最佳的交流媒介。特別令人注目的是,工作坊產出的概念原型除了藝術性表現外,部分也在織布圖紋的保存上提出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的嶄新型態,例如利用3D掃描記錄圖紋意涵,只要利用裝置掃過織品便可重現織者敘述的故事,或是將針路說明輸入程式中,織女可在程式輔助下透過語音引導提經,達到教育和增加產能的效果。這些「智慧織品」讓部落織品與雲端網路或數位科技相互連結,企圖形成某種橫跨虛實的平台。
文化如何縫補科技的情感失能

許多人特別好奇這些工作坊中產出的原型能如何產出效益,但惟捷和家瑋更關注的卻是雙方在智慧交換中的感性元素。非原住民身份的他們坦言投入這項計畫的原因,與其說是在追逐一個使命,倒不如說是「被這個深厚的文化所召喚」更為貼切。量化成果的追求是資本式的思考,如何對抗這樣的邏輯,並進一步地在這次的交流實踐中挖掘理性科技中的情感向度,才是這次計畫所欲探索的。一如他們活動宗旨中所寫的:「如何讓傳統與未來得以相互修補,並在這些散落的文化社群間創造彼此的國際連結,對抗於只服務消費型社會的科技。」
畢竟情感索求乃是人之本能,面對逐步被科技支配的社會,傳統文化中的人情記憶將是填補科技世代下情感空白的重要元素,傳統文化也得藉科技達到宣傳和融入當代生活型態的輔助,兩者在對話中能互相彌補彼此不足進而成長,甚至開拓出脫離資本主義式的生活樣態。惟捷說下一步他想做的就是這樣的嘗試,初步想法是將跨國的紡織社群在數位網絡中建立起來,再藉著社群間的交換行為取代交易,這想法將繼續在明年的工作坊被實驗探索。
藝術家 Luis Rodil Fernandez 以泰雅頭飾和泰雅思想中「橋是靈的通道」為題製作的行為裝置表演。圖/施惟捷提供。

圖片及文字由《Evoked承誌》提供。

 

REFERENCE

【Evoked承誌】一本給未來世代的嶄新工藝藝術雜誌--《Evoked承誌》
【Evoked承誌】從藝術,尋一條回家的路-走訪2017米耙流濕地藝術季

部落對抗機器承誌編織部落原住民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從藝術,尋一條回家的路-走訪2017米耙流濕地藝術季

2018-01-29|撰文者:文字/謝宇婷 攝影/柯鈞彧 (圖文由Evoked 承誌提供)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