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7|撰文者:莊瑋容
骷髏幾乎是所有文化的藝術中的一個有力象徵,澳洲藝術家Ron Mueck受到人類頭骨的複雜生物結構啟發,以新作品《Mass》,參加位於澳洲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以下簡稱NGV)的首屆三年展。
《Mass》作品照。Mass by Ron Mueck, 2017 on display at NGV Triennial at NGV International, 2017。Photo: Shaughn and John。圖/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曾參加第 49 屆威尼斯雙年展的Ron Mueck,以創作極逼真人像雕塑著稱,毛髮膚質還原度皆超高,如同巨人般的尺寸對視覺造成強烈壓迫感。此次褪去皮肉外相直視人類最基本骨架。《Mass》以玻璃纖維和樹脂打造100個約1公尺高骷髏散佈在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掛滿貴族肖像畫的收藏室中。其靈感來自於堆疊六百萬具遺骸的巴黎地下墓穴,以及發生於柬埔寨、盧安達、斯雷布雷尼察和伊拉克等地的大屠殺。
Ron Mueck 作品《Baby》。photo by annulla。圖/flickr,by CC 。
《Mass》置放於國家典藏室。Mass by Ron Mueck, 2017 on display at NGV Triennial at NGV International, 2017。Photo: Tom Ross。圖/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遊客參觀《Mass》。Mass by Ron Mueck, 2017 on display at NGV Triennial at NGV International, 2017。Photo: Tom Ross。圖/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小遊客與作品互動。 Mass by Ron Mueck, 2017 on display at NGV Triennial at NGV International, 2017。Photo: Eugene Hyland。圖/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Mass》置放於國家典藏室。Mass by Ron Mueck, 2017 on display at NGV Triennial at NGV International, 2017。Photo: Tom Ross。圖/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骷髏於所有文化的藝術及宗教上一直都是重要的符號,以西洋美術為例,荷蘭黃金時代的靜物畫,以及盛行於16、17世紀、專門描繪死亡與虛無的「虛空派」(Vanitas)時常以骷髏。Ron Mueck藉此欲表達生命的渺小,在時間的洪流面前死亡輕如鴻毛,縱使是掛在牆上的貴族們,最終還是白骨一堆。
保羅•塞尚《靜物與頭骨》。圖/取自Wikipedia。
弗蘭斯•哈爾斯《拿著頭骨的青年》。圖/取自Wikipedia。
藉三年展展現其野心
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首次舉辦三年展,邀集來自32個國家共100多位藝術家及設計師,藉由不同文化,規模,地域和視角,展開對現代世界的探索。作品橫跨尖端科技、建築、動畫、表演、電影、繪畫,時裝設計、掛毯和雕塑,期望透過當今一些最有創造力的頭腦來看他們如何處理難民、科技、貧富不均、中國崛起等全球化議題。
草間彌生《對花的癡迷》(Flower Obsession),邀集參觀者將模擬室內空間的IKEA家具、牆壁貼上紅色花朵圖案。三個月過後,花卉的繁殖將把空間轉變成一個獨特的環境。
遊客在草間彌生的空間裡。Yayoi Kusama Flower Obsession 2017 on display in NGV Triennial at NGV International 2017。Photo: Eugene Hyland。圖/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由遊客創造的草間彌生式空間。Exhibition image of Yayoi Kusama’s Flower Obsession 2017 on display in NGV Triennial at NGV International 2017。Photo: Eugene Hyland。圖/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REFERENCE
【Broadsheet】 NGV Triennial Extra
【Lonelyplanet】Be surrounded by giant skulls at this Melbourne gallery
【SYDNEY MORNING HERALD】NGV Triennial review: Artists toy with social fabric
【Architecture Australia】Inaugural NGV Triennial an ‘unprecedented’ feast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art
【NGV】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Triennial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特展2022墨爾本藝穗節「聚焦臺灣」臺灣藝術家Betty Apple、Software2050、NAXS FUTURE,睽違三年首登澳洲現場演出
2022-09-29|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571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深化科技藝術與表演藝術的多元實驗 「2022-2024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獲選名單出爐!
2022-05-25|撰文者: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