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其實不簡單 霍剛創作中的東方詩性
2018-06-12|撰文者:王玉善
若談到臺灣當代的抽象藝術家,我們不可忽略的一定會聯想到霍剛,一方面他是組成「東方畫會」的成員之一,另一方面也為當時媒體所讚譽的「八大響馬」一員,因其當時的創作表現極具突破性,並為臺灣的藝壇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發展方向。作品現正於采泥藝術及義大利蒙札皇宮美術館展出,臺灣展出的為「霍剛新作:台灣同步展」,從2018年6月2日至2018年7月22日;義大利展出的為「形色之外:霍剛米蘭回顧展」,從2018年6月9日至2018年7月9日。
霍剛擅用圓點、線條、顏色、面體之間的搭配,建構了東方詩性的美學天地,並融入了書法的字意於其中,讓看似西方幾何圖象的作品形式,散發出一股中國內斂人文精神的氛圍。而之所以能有現今以東方精神再現於西方形式中的風格,其實可從霍剛的人生經歷來談起。
藝術家霍剛。圖/采泥藝術提供
1932年,霍剛出生於南京。隨後於1949年,隨著國民革命軍來到了台灣,並於就讀北師藝術科時(現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向李仲生學習繪畫,影響其藝術思想深刻。1964年,霍剛前往法國,與夏陽、蕭明賢會面,隨後前往米蘭直至2014年。在歐洲的期間,勢必會受到西方色彩的衝擊與影響,特別當時的抽象表現主義(紐約畫派)正盛行,提倡情感的表達是要以脫離固有形象,會更趨於真實,如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皮特‧科內利斯‧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1994)。
圖左至右:Piet Mondrian, Composition No. 10. , 1939-42 ; Willem de Kooning, Woman V, 1952-53 ; Jackson Pollock, No. 5, 1948. 圖/Wiki
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那麼要如何在當時西方文化強勢的影響下,又可以發展出自我的獨創性藝術表現,便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霍剛的家庭背景為書香世家,祖父為知名的書法家霍銳,使他從小便受詩詞的影響,內心底層蘊藏了中國文化的根。而這個內涵,也造就了當今他作品別具一格的原因之一。
霍剛的書法。圖/采泥藝術提供
圖左至右:霍銳及幼年時霍剛。圖/采泥藝術提供
中國字形的建構與謙讓
霍剛的作品看似以西方立體、幾何、抽象的表現方式,來形塑畫面的構成,實則有很大的不同。他的作品總是充滿線條、圓點、色塊之間的互動,用以體現被描述對象的本質與意義。如果我們更直接一點的來說,其實這些要素代表的是藝術家感受到的律動,範圍包括聲音、呼吸等,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畫面的色塊之間並不過於擁擠,同時也搭配著線條的粗細與方向性功能。
而這個特殊的表現風格,為一種符號性的轉換,如先將一個中文字的意義感受於心織當中,進而將其拆解與符號化,以感官的方式描繪於畫面上。看似簡約,實則過程複雜。誠如霍剛所述:「過多了,就不免匠氣。」
圖左至右:霍剛,抽象2017-038,油彩、畫布,91x72.5cm,2017年;抽象2017-016,油彩、畫布,130x160cm,2017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線性在霍剛的作品當中,佔有很重要的一環,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於書法的熟稔,也被運用在作品的構成當中,這些被描繪的幾何形體上的線條,實則有很多元轉折及粗細的線條控制於其中,目的在於以簡要的筆法即可勾勒出畫面的立體感。並在配合色塊的布局下,使畫面更有空間性。西方奔放的形式在被霍剛的運用下,轉換為更具東方人文心境的寫照。
霍剛將中國精神,以世界性的繪畫語言來表現。
圖左至右:霍剛,抽象2017-011,油彩、畫布,160x130cm,2017年;抽象2017-006,油彩、畫布,100x80cm,2017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在台灣的同步展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霍剛與知名雕塑家楊北辰聯合創作的雕塑模型,以及手稿的內容。雖然雕塑作品在義大利展出,不過我們仍可以透過這些素材,觀察到霍剛如何將具象轉換到抽象幾何的手法,詮釋獨特的感官美學。
霍剛手稿。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雕塑模型。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期:2018-06-02 ~ 2018-07-22
地點:采泥藝術(臺北市敬業一路128巷48號1樓)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首度由黑人女性出任總策展人,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領軍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台灣第一人!藝術家王淑鈴獲頒美國國務院藝術獎章第一夫人 9/13 在白宮頒獎典禮上授勳
2023-09-15|撰文者:采泥藝術/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25
「拼裝記憶場」妥拉·拉嘉稜索在臺首次個展:現成物與記憶的召喚,交織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空
2023-08-18|撰文者:張家馨3325
被顯化的過程與時間:楊北辰寫實木雕中,人、時間與物件千絲萬縷的三重關係
2023-03-25|撰文者:張家馨4345
采泥藝術☓2020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Booth H01:霍剛、李光裕、陸先銘、楊北辰、宋曉明│公共藝術PA3:蔡志松
2020-10-22|撰文者:采泥藝術2704
2024 Art Jakarta:探索東南亞藝術市場與永續發展新契機
2024-12-23|撰文者:十方藝術空間362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