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

「拼裝記憶場」妥拉·拉嘉稜索在臺首次個展:現成物與記憶的召喚,交織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空

采泥藝術妥拉·拉嘉稜索Torlarp Larpjaroensook拼裝記憶場現成物

2023-08-18|撰文者:張家馨

采泥藝術呈現泰國當代藝術家妥拉·拉嘉稜索(Torlarp Larpjaroensook,1977)在臺灣首次個展「拼裝記憶場」。出生於泰國大城的他,從小居住在船屋上,孩提時候的成長經驗對他創作的影響甚遠,因此在作品中能夠看見他對於泰國和東南亞文化的日常物件,有著深刻的情感聯繫。而展題的命名直接地連結到藝術家的創作核心— 以物件作為單位,疊合個人的兒時記憶、過往歷史以及華人、印度、泰國、馬來和峇峇娘惹文化(Peranakan)等不同時間歷程的交錯,呈現出一個個如夢似幻的畫面。

妥拉曾就讀曼谷的藝術學院(College of Fine Arts),而後於清邁大學(Chiang Mai University)主修繪畫,接觸過的媒材廣泛且擁有著紮實的美學底蘊。此次展覽除了帶來妥拉具代表性的立體作品之外,亦有備受觀眾喜愛的《Besto Boy & Venna Girl》系列;而他的平面作品更是展現出其精煉的繪畫技巧,同時也體現了一直以來對於記憶與經驗相互交疊的探究與實踐,以及對不同媒介的多樣性嘗試,邀請觀眾體驗著一場融合歷史、記憶和想像的藝術之旅。

妥拉·拉嘉稜索個展-「拼裝記憶場」展覽現場。圖 / 采泥藝術提供。

妥拉·拉嘉稜索個展-「拼裝記憶場」展覽現場。圖 / 采泥藝術提供。

藝術家妥拉·拉嘉稜索。圖 / 采泥藝術提供。

現成物中的既視感

妥拉的雕塑創作大多由現成物組合而成,過去他曾花費十多年時間,專注於收集泰國及東南亞地區的日常用品,像是帶有特殊圖示的陶瓷器皿、經年累月的使用痕跡之鍋具、轉盤式的傳統電話、祭祀用的花瓶等,並非當今世代容易取得,卻是早期泰國每個人家中常態性出現的物件。

妥拉說,在他的孩提時期正是人們對於科幻與外太空抱有高度幻想的時代,登上月球更是眾人關切的議題。在另一方面,妥拉的祖母曾告訴他,以前準備從中國移民過來時,與其他移民的人一樣,都會帶上那些讓他們想起自己根源的物品,而祖母對信仰的虔誠,則選擇將能夠用來向月亮祈禱的花瓶,隨她飄洋過海來到泰國。在上述兩件看似不同維度的故事,卻引發了藝術家對人類在精神和科學上,如何與地球以外的世界建立連結而產生了好奇。正是從這樣的開始,催生出妥拉創作《靈性太空船》系列的序幕。
妥拉·拉嘉稜索作品〈Spiritual Spaceship S 19911_1〉,133x199x155cm,現成物、金屬、發光裝置,2023。圖 / 采泥藝術提供。

妥拉·拉嘉稜索作品〈Spiritual Spaceship (S 9946〉,130x53x174cm(尺寸含台座),現成物、金屬、玻璃、發光裝置,2019。圖 / 采泥藝術提供。

《靈性太空船》系列有如船艦的外觀,除了因著妥拉從小生活在船屋上的影響外,同時亦受到俄羅斯太空船的啟迪,呈現著細長、直挺、且由多個模組組成的結構。轉移到妥拉的創作中,藉由多個從古董店蒐集來的老件重新拼裝而成。妥拉曾表示,對於太空船的印象多半來自電視或數位媒體,與它的認識相對陌生。而這樣的陌生同樣發生在那些被妥拉從古董店挑選出來的物件—與它們素昧平生,從未有過照應,卻因為它們經常以相似的花紋、相近的外觀充斥於不同家庭之中,使之產生一種既視感(deja vu)。而妥拉的創作亦試圖將這種既視感帶到作品之中。

20世紀初,馬塞爾·杜象提出以現成物(found object)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將日常的現成物件透過藝術家的介入,重新安排、改變或組合,賦予這些物品新的意義。在這樣的思考下,物品的本質、歷史、語彙、功能等都將被再賦予。經過這樣一連串的解放過程,有可能將其符號化,作為某種情感或意義上的象徵,同時也有可能重新定義了物品本身。

正如妥拉的創作啟發來自童年對登月壯舉的仰望,以及將祖母個人經驗的挪移,在他的立體作品中選擇以老舊物件為基準,它們同時乘載著陌生使用者的記憶與情感、文化與歷史轉變的痕跡、作為過去那段不可復返的時間等印記;在經由藝術家的雙手勞動後,它們被拼裝、接上電路、裝上燈泡,讓觀眾能夠與作品互動,使這些已被時代淘汰的器皿重新喚起,並以此為方法將過去、現在與未來融合在一起,像是一種對時間流逝和歷史轉變的詩意性回溯。


妥拉·拉嘉稜索作品〈Spiritual Spaceship (S 9946〉,130x53x174cm(尺寸含台座),現成物、金屬、玻璃、發光裝置,2019。圖 / 采泥藝術提供。

時空旅人

此次展覽難得可見妥拉著名的《Besto Boy & Venna Girl》系列,在現成物造型底下的Besto Boy及Venna Girl,作為一個穿梭在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人物角色,遞延著《靈性太空船》的概念,人物的身形同樣裝載著舊式花瓶,被放大過後的開關具備著其功能性,能夠點亮身上的燈泡。它們不僅代表著藝術家祖母的信仰與傳承,更是對過去時光的寓意。在近乎被世代淘汰的舊式開關,卻有著鮮豔亮眼的著色,締結了舊與新的文化語彙。而Besto的創作背後同樣與妥拉的記憶經驗有關。
在妥拉的成長記憶中,曾幻想過一個能夠代替他到四處遨遊的人物;隨著時間推移,這樣的概念終將實踐在創作當中,並擴展到如同人類身形的尺寸。而為了連接起過去記憶,妥拉挑選了早期泰國一般家庭多會出現的開關形式;如此一來,它不只是延伸了藝術家個人的情感力量,同時亦能夠喚起觀者的集體記憶。

妥拉·拉嘉稜索作品-Besto Holder (blue) ,60x60x205H cm,玻璃纖維、燈泡,2022。圖 / 采泥藝術提供。

妥拉·拉嘉稜索作品-Besto White Branch ,60x60x205H cm,玻璃纖維、燈泡,2022。圖 / 采泥藝術提供。

妥拉·拉嘉稜索作品-〈Veena Brass〉(局部),62x62x200H cm,玻璃纖維、黃銅、燈泡。圖 / 采泥藝術提供。


妥拉曾坦言,最早挑選現成物的方向是以個人記憶出發,故此出現於作品中的物件多與自身過去有著緊密關聯;到了創作後期,希望將物件的連結擴展到更廣的範圍,便開始關注周遭環境的文化範疇;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當前時代因著網路的便利性,促使不同文化的碰撞與重疊更為緊湊,但在他過去成長的經歷中,並未有著豐富的網路資源與平台,文化的相連方式也因著地域關係多了一層阻擋,雖然如此,物品與物品之間卻存在了某種默契,從花紋、樣式、用色等品牌等細節,即能夠大致梳理出它來自何方。

妥拉深信藝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一種創作形式,更是坦露情感的一種途徑。像Besto Boy 及 Venna Girl這樣的角色創造,從眾人熟悉的物件出發,以平凡、常見、經典的開關造型為基礎,透過擬人化的手法,將無生命的事物賦予人類特質,創造出更具情感與敘事性的連結,使觀者產生共鳴,似乎不再因著地域差異產生的文化延遲有所隔閡,而是如同一位時空旅人,扮演著乘載集體記憶的角色,並且像朋友一般陪伴著未來的旅程。

妥拉·拉嘉稜索個展-「拼裝記憶場」展覽現場。圖 / 采泥藝術提供。

妥拉·拉嘉稜索個展-「拼裝記憶場」展覽現場。圖 / 采泥藝術提供。

過去、現在、未來的重疊

對於記憶的重新構築是妥拉作品中持續嘗試的概念,透過現成物的組合和轉化,呈現了將過去片段與情感重新串聯的可能。但在他的平面創作中,則剔除了現成物的使用,轉向思考如何透過影像的傳播,讓觀眾看到記憶的多重層面,並且再次延續他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空相互疊映的探索,特別是在這一系列的作品中,其命題方式大多與家人有關,藝術家個人情感意識的注入即更為豐沛。

可以看到本次展出作品〈Recomposed Fragments 1〉及〈Recomposed Fragments 2〉中,妥拉以畫布為基底拼接了不同的材質與肌理,像是帶有鏽蝕的紋理、雷射雕刻的凹痕、顏料塗抹後又被刮起的印記等元素,且將他自身經驗到不同時空背景的數位影像反覆疊印在壓克力版上;而作品中心出現的花瓶與太空船,承接了他雕塑創作的概念,並透過手繪壓克力的方式覆蓋於表層。


妥拉·拉嘉稜索作品-〈Recomposed Fragments 2〉,126x84.55cm,複合媒材、壓克力鏡面,2022。圖 / 采泥藝術提供。


但在〈Conversation between past and future-Hubble〉及〈Conversation between past and future-Sputnik 1〉其表現手法又略有不同。妥拉透過影像的重疊創造出多元的色彩層次,這樣的層次彷彿刻意編織出無限的迴圈,使得肉眼無法立刻辨別出色彩的真實性,而這些顏色多半取樣花瓶紋飾的配色,延續他對文化與記憶的回溯。對他而言,記憶是一種碎片化的形象,就像是從不同記憶層中提取出的切片,在多重的規劃下將畫面引導至紛雜的維度之中。或許也因為如此,畫面蘊藏了某種待人仔細探究的氤氳。

在妥拉的平面作品中,照片的轉印、仿舊的痕跡,甚至於出現泰國傳統窗框的花紋皆是藝術家對記憶的回溯;畫面中寫實繪畫的介入,不論是花瓶上圖像的再現,或將自己立體作品的再描繪,皆象徵著藝術家個人此刻的存在;而太空船的元素則暗示著人類對未知與探索的渴望,藉著這三種方法體現過去、現在、未來的時光重疊,並將數位影像經過處理與變色後,融入在不同的圖層當中,而手繪出來的圖像以真實筆觸呈現,虛與實的概念相互輝映,以此回應了記憶在消逝與清晰之間的擺盪。


妥拉·拉嘉稜索作品-〈Untitled 3〉、〈Untitled  4〉,61.5x46cm,複合媒材,2023。圖 / 采泥藝術提供。


妥拉·拉嘉稜索作品-〈Spiritual Spaceship bc 3810〉,80x100cm,複合媒材,2019。圖 / 采泥藝術提供。


時常有人將妥拉的作品理解為拼貼雕塑(Collage Sculpture),對此,妥拉也回應道,「拼貼」意味著將既有的東西組合後得到一個嶄新的組合,與此同時展開了新的故事篇章。「在我作品中出現的物件它們本身既有自己的歷史,而我喜歡選擇使用現成物的原因也是因為,它們並不是全新的設計或產物,而是將原已走向結局的劇情再為它創造新語彙。」而展覽中的每一件都將承接著前一個物件的情感和敘事,透過拼貼的方式,不僅重新構築物件的外觀,更重新賦予它們新的情感和意義。

妥拉·拉嘉稜索個展-「拼裝記憶場」展覽現場。圖 / 采泥藝術提供。


妥拉·拉嘉稜索個展-「拼裝記憶場」展覽現場。圖 / 采泥藝術提供。

展覽資訊

「拼裝記憶場」 ─ 妥拉.拉嘉稜索個展
日期:2023-08-05 ~ 2023-09-17
地點:采泥藝術(台北市中山區敬業一路128巷48號1樓)
「拼裝記憶場」 ─ 妥拉.拉嘉稜索個展主視覺。圖 / 采泥藝術提供。

采泥藝術妥拉·拉嘉稜索Torlarp Larpjaroensook拼裝記憶場現成物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聯展

采泥藝術十週年展:「天 問」 ─ 董承濂 x 張永達

2022-09-15|撰文者:劉俊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拍攝/剪輯:林永昌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