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 編輯整理
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在外交部、文化部、駐美國代表處一同策畫安排之下,精選10幅杜珮詩、張騰遠及廖堉安等臺灣當代藝術家作品分別於雙橡園及紐約展出《所見為何》(What Do You See?)。
杜佩詩,《祝好運》。圖/文化部提供。
藝術銀行表示,此次《所見為何》精選作品包括杜珮詩、張騰遠及廖堉安等臺灣當代藝術家作品。展出主題為表達「真實」係由觀看與言語構築而成,人們藉由觀看確定自己置身於真實世界中,透過言語,詮釋世界可見或不可見的真實。
3位臺灣藝術家展現所見的過去、未來及當下,反映在全球化影響下,以及生活在媒體即為訊息的時代,藉由作品中對於不同事物的觀看方式與認知,討論生活中的真實。
張騰遠,《地球風遊樂器材》。圖/文化部提供。
2016臺北美術獎得主杜珮詩的《祝好運》、《命運好好玩》、《聖誕老人將歡樂帶給每一個人》、《核能世界》等作品,以虛構、幻想的敘事,回應現實生活中的衝突與荒謬。
張騰遠的《地球風遊樂器材》、《地球抱枕》、《某種鼠類》(還有更多張騰遠作品請點此)從日常生活中取材,以繪畫與動畫裝置的方式,呈現現代生活中的觀看經驗。
廖堉安,《不專心生活誌No.2》。圖/文化部提供。
廖堉安的《不專心生活誌No.2》、《失敗的壁咚》、《協商二重奏》(還有更多廖堉安作品請點此)則以自身形象與心理狀態為創作題材,以帶有普普與卡漫的繪畫風格,展現現代都市人的心理情節,並對都會人群的生活型態和人際互動關係進行一系列的描摹。
《所見為何》自8月1日起至11月30日每周二至周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在華府華僑文教服務中心(901 Wind River Lane, Gaitherburg)展出。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前往一訪!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