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 編輯整理
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在外交部、文化部、駐美國代表處一同策畫安排之下,精選10幅杜珮詩、張騰遠及廖堉安等臺灣當代藝術家作品分別於雙橡園及紐約展出《所見為何》(What Do You See?)。
杜佩詩,《祝好運》。圖/文化部提供。
藝術銀行表示,此次《所見為何》精選作品包括杜珮詩、張騰遠及廖堉安等臺灣當代藝術家作品。展出主題為表達「真實」係由觀看與言語構築而成,人們藉由觀看確定自己置身於真實世界中,透過言語,詮釋世界可見或不可見的真實。
3位臺灣藝術家展現所見的過去、未來及當下,反映在全球化影響下,以及生活在媒體即為訊息的時代,藉由作品中對於不同事物的觀看方式與認知,討論生活中的真實。
張騰遠,《地球風遊樂器材》。圖/文化部提供。
2016臺北美術獎得主杜珮詩的《祝好運》、《命運好好玩》、《聖誕老人將歡樂帶給每一個人》、《核能世界》等作品,以虛構、幻想的敘事,回應現實生活中的衝突與荒謬。
張騰遠的《地球風遊樂器材》、《地球抱枕》、《某種鼠類》(還有更多張騰遠作品請點此)從日常生活中取材,以繪畫與動畫裝置的方式,呈現現代生活中的觀看經驗。
廖堉安,《不專心生活誌No.2》。圖/文化部提供。
廖堉安的《不專心生活誌No.2》、《失敗的壁咚》、《協商二重奏》(還有更多廖堉安作品請點此)則以自身形象與心理狀態為創作題材,以帶有普普與卡漫的繪畫風格,展現現代都市人的心理情節,並對都會人群的生活型態和人際互動關係進行一系列的描摹。
《所見為何》自8月1日起至11月30日每周二至周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在華府華僑文教服務中心(901 Wind River Lane, Gaitherburg)展出。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前往一訪!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文博會看這裡!藝術銀行10周年暨特展「上半場比數10:10」,帶你「藝」窺藝術家創作生涯10年流變!
2023-09-21|撰文者:臺灣美術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70
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