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美術館 四檔展覽聯合開幕
2018-07-27|撰文者:林侑澂
關渡美術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關渡美術館於今日(7 / 27週五),舉辦四展聯合開幕茶會。四檔展覽分別為「台蒙當代藝術遊牧計畫」、「霓虹的盡頭-王亮尹個展」、「紅色墟·現實誤–李勇政作品展」及「Poject Space-劉海蟾 高俊宏個展」。藉由多元主題的策劃,為大家帶來高水準的藝文展演服務。
《台蒙當代藝術遊牧計畫》。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蒙古和台灣分別位於內陸以及島嶼,無論就歷史或地理的角度,都對於彼此時有所聞卻又相當陌生。《IS/IN LAND: 台蒙當代藝術游牧計畫》並不只是一個作品移動的交流展覽,而是讓雙邊的藝術家,實地到台灣(太魯閣)及蒙古(烏蘭巴托)生活駐村創作。作為台蒙間少見的當代藝術的交流計畫,主辦方希望能藉此啟發大家對「亞洲」的文化主體產生不同的想法。
《劉海蟾》。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高俊宏的《劉海蟾》是屬於「Topa(大豹)計畫」的一個環節,除了在關美館空間裡的靜態的展品外,同時會以電視台及野外現勘的方式,呈現藝術行動的面向。這件蘊含了批判思維的錄像藝術,是由一個山地濫墾及廟宇檢舉地的事件開始的。起因於一位議員在「大豹社」的傳統領域收購土地,並且興建一間供奉海蟾法師(劉海蟾)的廟,而供奉這間蟾蜍廟的目的竟然是「求財與聚寶」。雖然該廟在違法事項被舉報後已拆除,但在現場留下的黃土荒地,反而成為神性、資本與土地開發慾望結構混雜下的最佳投射。
《霓虹的盡頭》。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王亮尹在《霓虹的盡頭》中運用的視覺語言,相當值得一觀。五彩斑斕的用色和純黑的顏料交融,形成了一種靜謐的危機感。童趣天真的符號在流動的筆觸下,讓人感受到難以擺脫的躁動。夢境般的構圖渲染力極強,幾乎是要將觀者吞沒一般地肆無忌憚。作品游移於欲求和理智之間,用冷漠卻甜膩的方式面對這個世界,將藝術家精神中虛與實的邊界,明確地呈現給觀者。
《紅色墟·現實誤》。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李勇政的藝術觀是富有使命感的,對於所見所聞的社會現象懷抱著巨大而熱切的關心。《紅色墟·現實誤》的標題看似艱澀,卻也極為誠實。藝術家認為「墟」是紅色“廢墟”、 “荒蕪”的宿命比附;「誤」指涉的則是由“紅色”誤導的“錯誤、謬誤”,甚至“罪惡”。在中國的近代歷史中,“紅色”是一種具有誘惑、激情、瘋狂的顏色。藝術家從歷史記憶的角度,切入社會現實的事件。李勇政創作的九件複合媒材作品,提出了他對於社會現象的思考和紀錄。並且以藝術作為語言,向大眾敘述著對於藝術和社會環境的想望。
關渡美術館共同開幕的活動,為大眾及藝術愛好者帶來了高水準的展覽,無論在區域/內容/形式各方面,都體現了多元而遼闊的策劃能力。四檔展覽將展出至9月23日,喜歡藝術的朋友們請別錯過了喔。
關渡美術館四檔展覽聯合活動。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更多展覽訊息請往這裡:《台蒙當代藝術游牧計畫》/《劉海蟾》/《霓虹的盡頭》/《紅色墟·現實誤》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展首日VIP預展觀察,編輯部第一現場嚴選14件精彩作品!
敞開收藏大門:12件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5000美金以下作品推介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重磅登場!走入尼德蘭繪畫時代,揭開科學檢測分析下畫作秘辛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與日本國立藝術研究中心簽署MOU,深化臺、日策展人才培育,開拓東亞藝術新局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盛大開展,五件公共藝術重現眷村生活的情感與記憶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凝聚多元市場價值,打造亞洲藝術與文化盛宴
藝術也是用來掛歷史的釘子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專訪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2024-11-05|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56
2024亞洲藝術週開幕轟動!墨海樓台灣特展創下倫敦佳士得參觀新高
2024-11-05|撰文者: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153
《綻放榮光─全城動起來‧藝起來應援》藝術計畫盛大啟動
2024-11-05|撰文者:屏東縣政府文化處/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37
一座由市民串接起的巨型光帶《臺北脈動》,藝術家李柏均竹構作品展現北門歷史更迭動能
2024-11-05|撰文者:亼光工作室683
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氣韻生動與現代性》書介
2024-11-04|撰文者:廖新田 《氣韻生動與現代性》作者,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802
接續過去與未來,水湳經貿園區以《詠續三部曲》為題策展,開創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場域
2024-11-04|撰文者: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