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2|撰文者:林侑澂
《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主視覺。圖/多元成展Coexist Exhibition提供
長期關注性別議題的策展團隊「多元成展Coexist Exhibition」,今年夏天在朋丁複合空間舉辦「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亞洲交流展。本展是此一系列展覽的第七次展出(第四年),藉由呈現有關性別及婚姻平權的藝術作品,希望能夠以藝術推廣的方式,讓不同個體(性向)的差異能夠得到更多的關心和尊重。 參展藝術家來自不同的國家,包括了有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日本和泰國共十二位藝術家:劉星佑 / 陳漢聲 / 侯俊明 / Baru Madiljin / 余政達與黃漢明 / 黃向藝 / 緣定Yeonjeong / 磯村暖 / Kongpob Areerat / Naraphat Sakarthornsap / Titapa Rongruangvanich。讓展覽不單是議題或作品吸引人,同時還具有國際交流的成果意義。
《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朋丁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朋丁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朋丁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朋丁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灣政府(司法院)於2017年公布同婚釋憲結果,讓台灣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無論立場,都必須承認這對於平等人權的實踐,的確是一大進程。而在文化部「翡翠計畫」的支持下,本次的展覽也邀請了許多國際藝術家合作。並預計台北展覽完成後,移師曼谷進行第二次的展出。
即使在客觀法規的解釋,已經邁出了步伐。但以視覺藝術來說,策展團隊認為,純粹討論性別弱勢的作品看似眾多,但實際上幾乎沒有。性別議題的可能性,在台灣目前創作氛圍中,仍然沒有更多方法論上的進程與發展,換言之,策展團隊希望透過藝術家的作品與策展的累積,發展出可能的立論,透過立論的成形,發展出方法與視點,或許這將會是一個性別議題在視覺藝術上的補綴。
Naraphat Sakarthornsap,《Gushing Out My Confession》。圖/多元成展Coexist Exhibition提供
當然,每件藝術品都需要主軸,也需要有許多元素相輔相成。策展團隊表示,性別議題不是一切,然而性別意識的提出、觀察與實踐,將在日常中,得到的不一樣的結果與反饋。尤其藝術的價值之一就是具有多樣性及包容性,這讓它在議題的承載上有了各式各樣的可能。策展團隊在選件的過程中,是以「性別」的角度省視理解不同的作品。藉由這個出發點(藝術家創作時或許並沒有特意考慮過性別這個面向),提供觀賞者對於藝術品能有不同的解析方式。
劉星佑,《天地父母》(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如同異性戀者的相對多數,在傳統的性少數族群中,還是有分類上或聲量上的霸權存在。這些「非主流中的主流」往往在社會上擁有最多的詮釋權,甚至主導著制度的演變。或許這是一個必然的現實,但是這系列的展覽計畫,策展團隊希望能朝著更「小眾」的方向嘗試。試著關注更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們迅速而忙碌的生活之中,往往無法同時關注太多議題。但是會成為議題的這些事件,代表它們在社會中需要討論甚至改善。一百個人的理想會有一百種樣貌,那些深沉的議題也可以用明快的方式呈現。而相對弱勢的群體是值得更多的關心的,或許我們的社會此刻,最需要的並不是某種二元的答案,而是有更多元的討論空間。而視覺藝術的展覽,就是提供各式各樣觀點最適當的方式之一。
陳漢聲,《兔兒神計畫》(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Titapa Rongruangvanich,《Fertility》。圖/多元成展Coexist Exhibition提供
【展覽訊息】
【場次一】
開幕時間:2018/07/21(六)16:00
展覽日期:2018/07/21-08/12
展覽地點:朋丁Pon Ding
展覽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
經營時間:周一至周日11:00~20:00
【場次二】
展覽地點:泰國曼谷Tentacles
展覽日期:2018/08/25-09/09
展覽地址:2198/10-11 Soi Taweewattana (Narathiwas 22),Yannawa, Bangkok 10110, Thailand
經營時間:周三至周日12:00~18:00
指導贊助單位/ 文化部 Ministry of Culture, Taiwan
補助單位/ 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開幕講座贊助/ 看見泰國 VISION THAI、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宣傳協力/ 好料創意Hao Liao Creative
相關資訊
多元成展網站 / 多元成展臉書 / 活動頁面
REACTIONS
0
0
0
1
0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橫山書法藝術館「當下・朱振南書藝展」 新闢當下墨境 探尋傳統底蘊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