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性別之於當代藝術 「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
2018-08-02|撰文者:林侑澂
《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主視覺。圖/多元成展Coexist Exhibition提供
長期關注性別議題的策展團隊「多元成展Coexist Exhibition」,今年夏天在朋丁複合空間舉辦「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亞洲交流展。本展是此一系列展覽的第七次展出(第四年),藉由呈現有關性別及婚姻平權的藝術作品,希望能夠以藝術推廣的方式,讓不同個體(性向)的差異能夠得到更多的關心和尊重。 參展藝術家來自不同的國家,包括了有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日本和泰國共十二位藝術家:劉星佑 / 陳漢聲 / 侯俊明 / Baru Madiljin / 余政達與黃漢明 / 黃向藝 / 緣定Yeonjeong / 磯村暖 / Kongpob Areerat / Naraphat Sakarthornsap / Titapa Rongruangvanich。讓展覽不單是議題或作品吸引人,同時還具有國際交流的成果意義。
《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朋丁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朋丁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朋丁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因性稱異—宗教?性別?藝術?》朋丁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灣政府(司法院)於2017年公布同婚釋憲結果,讓台灣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無論立場,都必須承認這對於平等人權的實踐,的確是一大進程。而在文化部「翡翠計畫」的支持下,本次的展覽也邀請了許多國際藝術家合作。並預計台北展覽完成後,移師曼谷進行第二次的展出。
即使在客觀法規的解釋,已經邁出了步伐。但以視覺藝術來說,策展團隊認為,純粹討論性別弱勢的作品看似眾多,但實際上幾乎沒有。性別議題的可能性,在台灣目前創作氛圍中,仍然沒有更多方法論上的進程與發展,換言之,策展團隊希望透過藝術家的作品與策展的累積,發展出可能的立論,透過立論的成形,發展出方法與視點,或許這將會是一個性別議題在視覺藝術上的補綴。
Naraphat Sakarthornsap,《Gushing Out My Confession》。圖/多元成展Coexist Exhibition提供
當然,每件藝術品都需要主軸,也需要有許多元素相輔相成。策展團隊表示,性別議題不是一切,然而性別意識的提出、觀察與實踐,將在日常中,得到的不一樣的結果與反饋。尤其藝術的價值之一就是具有多樣性及包容性,這讓它在議題的承載上有了各式各樣的可能。策展團隊在選件的過程中,是以「性別」的角度省視理解不同的作品。藉由這個出發點(藝術家創作時或許並沒有特意考慮過性別這個面向),提供觀賞者對於藝術品能有不同的解析方式。
劉星佑,《天地父母》(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如同異性戀者的相對多數,在傳統的性少數族群中,還是有分類上或聲量上的霸權存在。這些「非主流中的主流」往往在社會上擁有最多的詮釋權,甚至主導著制度的演變。或許這是一個必然的現實,但是這系列的展覽計畫,策展團隊希望能朝著更「小眾」的方向嘗試。試著關注更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們迅速而忙碌的生活之中,往往無法同時關注太多議題。但是會成為議題的這些事件,代表它們在社會中需要討論甚至改善。一百個人的理想會有一百種樣貌,那些深沉的議題也可以用明快的方式呈現。而相對弱勢的群體是值得更多的關心的,或許我們的社會此刻,最需要的並不是某種二元的答案,而是有更多元的討論空間。而視覺藝術的展覽,就是提供各式各樣觀點最適當的方式之一。
陳漢聲,《兔兒神計畫》(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Titapa Rongruangvanich,《Fertility》。圖/多元成展Coexist Exhibition提供
【展覽訊息】
【場次一】
開幕時間:2018/07/21(六)16:00
展覽日期:2018/07/21-08/12
展覽地點:朋丁Pon Ding
展覽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
經營時間:周一至周日11:00~20:00
【場次二】
展覽地點:泰國曼谷Tentacles
展覽日期:2018/08/25-09/09
展覽地址:2198/10-11 Soi Taweewattana (Narathiwas 22),Yannawa, Bangkok 10110, Thailand
經營時間:周三至周日12:00~18:00
指導贊助單位/ 文化部 Ministry of Culture, Taiwan
補助單位/ 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開幕講座贊助/ 看見泰國 VISION THAI、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宣傳協力/ 好料創意Hao Liao Creative
相關資訊
多元成展網站 / 多元成展臉書 / 活動頁面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中國嘉德2024秋拍本月盛大揭幕,現當代藝術專場集趙無極、吳大羽、林風眠、朱沅芷大師之作,精彩紛呈,不容錯過!
一座由市民串接起的巨型光帶《臺北脈動》,藝術家李柏均竹構作品展現北門歷史更迭動能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接續過去與未來,水湳經貿園區以《詠續三部曲》為題策展,開創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場域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綻放榮光─全城動起來‧藝起來應援》藝術計畫盛大啟動
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氣韻生動與現代性》書介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11-15|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6
臺藝大雕塑系「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獎項機制於學院中的必要性及其交流助益
2024-11-15|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110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4-11-15|撰文者:李竺恩944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盧佳慧董事長引領《希望、和平、愛》展演,科技與藝術跨領域合作呈現虛實交錯的奇幻之景
2024-11-1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135
黃敬中「烏有之地」:材料與生命經驗的嵌合,轉譯形式中的空間與時間
2024-11-1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426
《Kalentura/Fever/Tio̍h-sua》探索熱與文化交織的全球現象系列計畫
2024-11-14|撰文者:中文撰文|高森信男Nobuo Takamori ;英文撰文|泰莎.瑪莉亞.奎松Tessa Maria Guazon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