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0|撰文者:詔藝
創作的靈感來源與特色
「我對於詭異的東西特別有興趣,例如對於一般人進入會覺得很不舒服的那種蠟像館、博物館內有木乃伊那類東西很著迷」。換句話說,「我對於那種有點像是劇場,或是動物標本館,那種刻意營造出的自然,其實本質上根本是假的、不自然的場景特別有感覺」。對相關「死亡」這個大部份人蠻忌諱或是覺得敬而遠之的議題有種迷戀,例如:「我就很喜歡跑去墓園裡面看看,一進去常常會瞬間感覺很奇妙。」
《愛自己:放手的智慧》,電動假人裝置、假花,2016。圖:藝術家提供。
《愛自己:放手的智慧》,電動假人裝置、假花,2016。圖:藝術家提供。
《愛自己:放手的智慧》,電動假人裝置、假花,2016。攝影:張好/ 圖:藝術家提供。
倪瑞宏在創作時取材,大部份來自她的生活。「我平常有固定講垃圾話的幾個朋友,大概就是那五、六人。我偶而會和他們一起辦一些展覽,例如濕地、台南好空間的『姑嫂展』《午後的婦女時光》,就在探討『媽媽在家的手工藝是否也算是一種藝術』?」 但我還是會儘量抽空和其他藝術家互動,也會去參加他們開幕,彼此互相打氣。
《仙人似顏繪》,鉛筆與廣告顏料於紙板,2018。圖:藝術家提供。
《在家裡畫台灣遺民圖》,鉛筆與廣告顏料於紙板,2016。圖:藝術家提供。
倪瑞宏作品在形式上比較像是插畫類型,但在視線觀看並「閱讀」作品的期間,往往會給人一種「她還在講一些其他事情」的感覺,不像一般插畫般地直白,而是還有畫面以外的故事。換句話說,她絕大多數作品,有超出畫面以外的前後故事,具有「敘事」及「時空上延伸」的特色,而不是僅僅是一個畫面定格的描述而已。她說她盡量在作品畫面上保持一種開放性,「因為我只是描繪出這個故事中我想要表達的一個時點,至於剩下的沒看到或是沒有講明白的事情,就由觀眾們自行去腦補。」然後去得到箇中的趣味。
《蓬萊仙山辦事處之三》,鉛筆與廣告顏料於紙板,2014。圖:藝術家提供。
創作的獨立性
「這一年多來,有感覺到自己特別幸運,有蠻多相關合作的機會。」但她也表示,「在我的工作經驗中,合作案件的插畫工作比較受到委託者的干擾,但純藝術就比較沒受到限制,可以自由發揮,因為也不需要為誰負責,內容也不是業者指定的方向,我可以做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這樣在創作的整體脈絡上就清楚很多。」
對藝術家來說,在藝術這條道路上,創作還是得要擺第一,「因為我希望可以一直保持一種『純粹創作的感覺』。商業合作雖然可以讓我養活自己,但創造的內容往往比較像是『客製化』,會偏離我個人的脈絡」。她還特別強調:「我常常在回頭看我先前的作品時,都會感到自己的作品真的很純粹,有一種連我自己都會被說服神奇而強烈的魅力!」久久不能自已。
對於未來,藝術家體現出來的感受一反她外表看起來一樣的悠哉隨意的氣質,反而流露出比較悲觀態度,「現在就是走一步算一步」。但她在訪談最後還是說出了她心底對於專業上所設定的終極目標:「我就是要成為一位大藝術家」。
《曲老大》,鉛筆與廣告顏料於紙板,2017。圖:藝術家提供。
《新加坡之夢》,鉛筆與廣告顏料於紙板,2018。圖:藝術家提供。
《蓬萊仙山辦公室》,鉛筆與廣告顏料於紙板,2017。圖:藝術家提供。
REACTIONS
2
0
0
3
1
熱門新聞
1
2021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策展徵件開跑!
2021迎接「波依斯年」:為紀念約瑟夫·波依斯百年誕辰 德國各地整年舉辦超過20檔大型展演
「非現實的真實存在」羅展鵬繪畫中所覺知的萬物因果
先聲奪人「潮」!ONE ART Taipei 2021 藝術台北中的人流、金流與潮流(1/16更新展位銷售成績)
低眉藝術 (Lowbrow Art) 到潮藝術:一種被學院忽略、被市場追捧的當代視覺表現
「『自由』與『多元』是國內外創作環境最大的差別!」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七
忠泰美術館《殘山剩水》當代藝術展 疫情時代中提問「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書畫鬼才 黃明勝 「藝氣磅礡」書法與篆刻個展 長達2,700 公分長卷棉布 首度大氣呈現
彭譯毅的[一 一]以建築材料書寫藝術日記
韓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家金昌烈逝世,享年九十一歲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術跨界時事觀點首本集結歷屆獲獎作品,喚醒未知的感官新可能 北美館《走入.走出:X-site 2014-2020》專書問世
2021-01-1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