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7|撰文者:詔藝
「狂放筆觸中的溫柔」─笠井麻衣子(Maiko Kasai)
笠井麻衣子(Maiko Kasai),1983年出生於日本愛知縣,金澤藝術學院研究生院(即我國學制下的「研究所」)(Kanazawa College of Art Graduate School)的油畫碩士,現居日本東京。2008年她獲得了《殼牌藝術獎》(The Shell Art Award, 2008),開啟她以藝術創作為業的契機。 她的作品汲取了17世紀的日本「琳派」(Rimpa School Painting)的風格,運用大量的狂放風格的油彩筆觸,並融入如青春期少女、槍支和各種動物等象徵性的圖像,置於夢幻般的曖昧景觀當中。笠井的作品構圖和用色大膽豐富,筆觸自然順暢一氣呵成。雖然在畫面上有點偏甜,但整體來說她繪畫的技巧有很強烈的個人風格,試圖去創造一個具有日本卡漫特色、有點暴力、有點徬徨、也含有情緒的想像世界,很容易引起年輕收藏家的喜愛和共鳴。藝術家作品藏各大公共和私人收藏,包括Pigozzi Collection,Takahashi Collection和Showa Shell Sekiyu。
笠井麻衣子累積了多年二級市場上穩定的收藏群,值得進一步關注。
藝術家。Image: © Maiko Kasai. Courtesy of Yuka Tsuruno Gallery.
笠井麻衣子,《燕尾花與藍色頭髮的少女》,油彩畫布,2017。Image: © Maiko Kasai. Courtesy of Yuka Tsuruno Gallery.
作品結合日本琳派尾形光琳的名作《紙本金地著色燕子花図》( Shihonkinji Chakushoku Kakitsubata-zu),並結合發想自義大利光影大師卡拉瓦喬名作《水仙》(Narcissus)。
笠井麻衣子,《他們總是會幫助我》,油彩畫布,2017。Image: © Maiko Kasai. Courtesy of Yuka Tsuruno Gallery.
作品發想自荷蘭光影大師維梅爾的《花邊女工》(The Lacemaker)。
「印象派的抽象表現化」─日本藝術家流麻二果(Manika Nagare)
流麻二果,1975年出生於日本香川,畢業於女子美術大學藝術學系繪畫科,專攻西洋繪畫。 (The Department of Painting at Joshibi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畢業後,她在2000年和2006年的年輕新興藝術家平台VOCA exhibition上展出她的作品。自2002年以來,她一直是文化事務局(Agency for Cultural Affairs)所支持贊助的「藝術家海外駐村計畫」的藝術家之一,以及紐約Pola藝術基金會(Pola Art Foundation Grant )的獲獎者,曾陸續在美國與土耳其等地展出。
流麻二果的作品承襲了印象派的傳統,但在其鮮豔繪畫的配色中,看得出有受到抽象表現主義和色域畫派的影響。豐富飽和交錯配置的色彩,讓她明亮又具現代禪意的作品得到了市場上收藏家們以及品牌商的認可。其展覽包括《Glib Reticence,Reticent Glibness》,Pola Museum Annex,東京(2006);《Domani:明日藝術》(Domani: The Art of Tomorrow),國家藝術中心,東京(2010);《擁抱繪畫》(Embracing for Painting),資生堂畫廊,東京(2015);《高松當代藝術年鑑vol.05》(Takamatsu Contemporary Art Annual vol.05),高松美術館,高松(2015),以及Wraparound,Miyako Yoshinaga畫廊,紐約(2016)等。其作品深受私人收藏喜愛,公共收藏則如日本高松市立美術館。
藝術家。Photo: Ken Kato. Image: © Manika Nagare. Courtesy of Yuka Tsuruno Gallery.
流麻二果,《色彩的蹤跡:雷諾瓦的沐浴年輕女子》,油彩畫布,2018。Image: © Manika Nagare. Courtesy of Yuka Tsuruno Gallery.
流麻二果,《拼圖之中 第一號》,油彩畫布, 2016。Image: © Manika Nagare. Courtesy of Yuka Tsuruno Gallery.
流麻二果,《彈性的立場》,油彩畫布,2016。Image: © Manika Nagare. Courtesy of Yuka Tsuruno Gallery.
REACTIONS
0
2
0
0
0
熱門新聞
1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公布首批藝術家名單與策展子題
桃美館首任館長劉俊蘭借調期滿,8/1歸建臺藝大 關鍵四年擘劃桃美館館群發展架構 奠定城市美術館「桃園─國際」地基
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雙館聯展《疫年紀事》 邀集國內外共16位藝術家,將疫情期間的遭遇轉化為藝術創作
2022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全展場NFT元宇宙體驗 進入藝術多重宇宙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官方公佈重開計畫及預算運用,從這個重建案我們可以學習些什麼?
2022「金車繪畫獎」徵件開跑,於8月1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2022世安美學獎徵件9月1日起跑,總獎金新台幣74萬元!
水上的藝術展場:月之美術館「2023 月津港燈節」公18-2展區徵選計畫開跑!
文化部打造國家隊前進「愛知三年展」 黃心健、許家維、余政達首次獲邀參展
盧昉《異教徒的詩歌》個展:探詢人文精神在當代的多元性,入古出今系列最終章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臺灣美術基金會X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攜手合作「Nature Matters」臺灣當代藝術展 回應全球環境議題
2022-08-12|撰文者:藝術銀行/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