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博會

2019 水墨現場(INK NOW)台北展博會:呈現學術性策展及優質創作,並梳理世界水墨發展面貌!

水墨現場INK NOW2019台北展博會許劍龍

2019-01-24|撰文者:王玉善

流轉了千年,水墨這個媒材由中國繪畫史當中的演變,延伸到了整個亞洲文化圈對於墨性的探討及追求,目的是在梳理如何透過水墨來對應時代精神,抑或者可以說是一種社會品味的轉變,而這個現象大概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中期,在藝術史的理論當中,也將這個脈絡與理念以「仿古、在古、現古」來說明這個過程,並作為判斷標準及品評的依據之一。

然而,約莫從20世紀中期以來,在藝術開始全球化的過程之中,東西方媒材開始相互交流及傳遞,對於水墨這個傳統的文化根源,勢必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而到了21世紀,科技及新媒體創作的加入,也讓作品表達方式日趨多元性。藝術市場與學術界也不停地試圖為此新局定調一個方向。

2019年元月,一場獨具品牌特色,與結合中國園林東方文化的藝術展會-水墨現場(INK NOW),為我們大眾明確梳理了這個趨勢的發展,同時創辦人主席許劍龍更明確地將其意念指出:「不止於藝博、無窮於水墨」。目的是藉由此次以台北作為展會起點(地點位於花博爭艷館,展期1/18-1/27),將「東方根性,當代表現」的策展價值,延伸到全世界,落實水墨的時代美學,讓「墨性」的創作語彙超越媒材、形式上的限制,將其精神深植於全球之中。

(左起) 法國OREZZA天然氣泡礦泉水 大亞洲地區總代理盈渝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怡伶、台北晶華酒店董事總經理 吳偉正、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 許傑、水墨現場創辦人許劍龍、藝術家黃宏達、台北晶華酒店 行銷業務部總監 沈思穎、晶華國際酒店集團 行銷公關部副總經理 張筠。圖/水墨現場提供

本次從整體展場的設計,到內部展區的安排,皆體現了大會不停地將水墨的意念融入其中,試圖讓觀者在一進入會場時,即可感受到整個策展結構的精實與用心,並逐一的將水墨的國際性視野詮釋於我們眼前。首先,我們就整體外觀來說,「水墨現場」與台北「無有設計」合作,透過「東方藝術X中國園林」的建築概念,打造了園林式的展場動線,同時透過白牆、鋼件、薄紗的素材,作為山水石樹的代表,而在這個具有留白透光的視覺樣貌,也正巧呼應著水墨具有呼吸及律動之間的精神意象。

展場示意圖。圖/無有建築提供

展場由外觀至內部透過白牆、鋼件、薄紗的使用,表達了墨性的層次運染精神。圖/水墨現場提供

展場空間照。圖/水墨現場提供

展場空間照。圖/水墨現場提供

在展場藝術內容的安排下,可以分為「主展區」、「公共藝術區」、「大師特展區」、「人工智能與藝術」、「學術論壇」,共同再現30家優質畫廊帶來的藝術精品,以及學術性內容,共同將墨的可能性,演繹於空間之中。下列分享一些經典的藝術之作給予讀者們參考。

展場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學術論壇舉辦。圖/水墨現場提供

主展區-多元型態的墨性綜現

來自台中的大象空間藝術館帶來了藝術家陳念慈及侯珊瑚的作品。陳念慈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現居於花蓮,展經歷相當的豐富,除了在台灣的重要畫廊展出過以外,更曾於國立台灣美術館、亞洲現代美術館展出。陳念慈的創作以細膩流暢的筆法進行勾勒,將藝術家個人的冥想空間,延伸到畫面之中,同時表現出靈韻生動的主題以及構圖。如作品《躍》的整體畫面看似靜謐,實則具有一股來自於水墨呼吸之間的收放感,讓墨性的意念游移於每個筆觸的功能之中。

大象藝術空間館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陳念慈作品《躍》,媒材為水墨紙本,2017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陳念慈作品《躍》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侯珊瑚畢業於藝術學院美術系,旅居美國,現生活於北京,其透過水溶性顏料與水墨顏料兩者共同融合的效果,將其散落在宣紙上,呈現出收放與內斂之間的動態感,同時在其用墨上的層次暈染,以及墨線與塊面交織構成的圖像,也展現出一種包羅萬象的意境(生命形態、情感符號),並可作新式水墨創作的方式之一。

侯珊瑚作品《态象系列TB1819》,媒材為止紙本水墨,201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北京艾米李畫廊帶來藝術家王鑒為的作品,其出生於書畫世家,自幼對於書法的領會精深,其將水墨的線條及層次,搭配西方藝術的幾何表現方式,建構了一個全新的視覺系統,如在作品中所見的多重空間,置入了建築、樹林、佛像、山水、雲氣等形象,並以墨性線條表述,讓當代藝術創作的畫面,也能將歷史脈絡延展出來,而這種柔和西方色面繪畫、低限主義的冷抽象語彙,亦提供傳統水墨更多被解讀的可能性。

艾米李畫廊展示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王鑒為作品《天一生水》,媒材為紙本水墨、丙烯、鉛筆,2017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香港漢雅軒帶來藝術家葉世強的作品,葉世強被媒體稱之為傳奇的台灣藝術家,同時也是知名的琴師。其出生於廣東,於1948年就讀於廣州藝專,主修西畫。受當時的校長高劍父的影響,其畫風具有時代精神的開創性與實驗性,後來因戰亂輾轉來台,就讀於台師大藝術系。在世時作品及受到關注,頗受好評,但因個人想法,因而極少舉辦展覽。葉世強將西方抽象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結合,如作品看似極簡抽象,實則每筆挪移之間,充分考量到線條方向性的功能,及視覺上的均質美感,並呼應著社會政治的潮流背景。

漢雅軒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葉世強作品《皮皮》,媒材為水墨紙本,200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葉世強作品《梅花林》,媒材為水墨紙本,200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葉世強作品《荷、本來人、二鵝》,媒材為水墨紙本。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來自香港、倫敦的3812畫廊,帶來藝術家曲磊磊的作品《回憶與思考》,曲磊磊為星星畫會的創辦人之一(包含艾未未、夏天、馬德升、黃銳等),作品被許多知名博物館收藏,如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和亞伯特博物館等。他的風格以揉合西方高度的寫實技法與光影之間的神韻聞名,同時也兼具傳統水墨的氣韻及墨性層次描繪,用以突破傳統水墨在繪畫上的框架,以及主題、形式上的可能性,促使觀者們思考現代水墨與世界藝術語彙之間的連結與差異。

3812畫廊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曲磊磊作品《回憶與思考》,媒材為水墨紙本,2010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日本思文閣呈獻日本先鋒抽象書法家井上有一(Yuichi INOUE,1916 – 1985)之作品,他的作品特色是在於將漢字解構,並重新賦予它全新圖像,讓墨性意念在層次韻染及筆觸游移之下的肌理,完整的表達而出,兼具意境勾勒與視覺張力體現。井上有一在藝術史上的定位特殊,如其1952年成立「墨人會」,目的是打破傳統書法藝術的表現方式,同年也在瑞士巴塞爾藝術館受到國際認同,作品被世界各大美術館典藏。

思文閣展示空間照。圖/水墨現場提供

井上有一作品《夢》。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北采泥藝術帶來藝術家鄧卜君的作品,其1957年出生於台灣,畢業於國立藝專(現今台藝大的前身)。從小受父親的工作影響,對於石材的結構與各類樹種的辨別與特色,有著細節上的觀察及描繪,因此造就了他在現今的創作中,可以用不同於過去文人描繪山水、樹林的視角,來詮釋作品畫面,如我們可以看到畫中的林木及山水以多重視點置於圖像當中,並於背景中輔以幾何化的構圖結構,讓整體畫面產生超乎現實的景觀樣貌。

此外,在技法的使用中,也可見藝術家所自創的「搓點皴」,這個技法需要以筆尖在畫面當中均勻重疊描繪,顯示物象的立體與層次感,進而帶出光線穿梭之樣貌。最終營造出了具有「魔幻寫實」風格的作品,可以說是為當代水墨的發展方向,提供了一個全新視野。

采泥藝術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鄧卜君,天外方山,紙上水墨,239x126cm,2018年。圖/采泥藝術提供

高士畫廊展出著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薛松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意識畫廊畫廊展出台灣當代書畫藝術家徐永進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唯美藝術畫廊展出中國知名當代藝術家高小云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水墨現場INK NOW2019台北展博會許劍龍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首屆「水墨現場台北展博會」圓滿落幕 ,下一站即將向上海出發

2019-01-22|撰文者:水墨現場台北展博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