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訪談

與千年筆墨的時代性對話:專訪藝術家許雨仁

許雨仁采泥當代水墨INK NOW東方根性

2019-02-14|撰文者:歐洛

采泥藝術於INK NOW的展示空間。圖/采泥藝術提供

采泥藝術於INK NOW的展示空間。圖/采泥藝術提供

采泥藝術於INK NOW的展示空間。圖/采泥藝術提供

采泥藝術長期推廣優質的原創性水墨類之作品,以學術性的策展脈絡打破「水墨」既有的形式窠臼,將其表現性透過媒材及觀念的延伸,拓展至各類領域,讓墨性的廣度不僅止於平面,更可跨足人類的各樣感官體驗。其中,於2019年元月的首屆水墨現場台北展博會(INK NOW),由采泥藝術所帶領,藝術家許雨仁(HSU Yu-Jen)李光裕(LEE Kuang-Yu)鄧卜君(TUNG Pu-Chun)以聯展形式展出,將水墨紙本與雕塑作品並陳,呈現當代水墨藝術的多元面向。而本次非池中藝術網很難得有機會在展會當中專訪其中一位藝術家-許雨仁,其創作為INK NOW的核心概念:「東方根性,當代表現」做出了最佳註解,堅守水墨文化特有的精神性,同時致力於翻轉傳統水墨的架構並重新演繹,深化對於墨性的探討。

許雨仁,無題粗筆水墨系列之三十, 50x227cm,水墨、紙,2007年。圖/采泥藝術提供

鄧卜君,天外方山,紙上水墨,239x126cm,2018年。圖/采泥藝術提供

李光裕,雙趣, 418x76x73cm,銅,2019年。圖/采泥藝術提供

藝術家許雨仁(HSU Yu-Jen)

藝術家許雨仁。圖/采泥藝術提供

藝術家許雨仁曾於八O年代三度遠赴美國紐約,親臨西方現代美學發展的現場。面對在地與外來文化所碰撞出的內在拉扯,許雨仁察覺自身鍾情於東方精神的價值性,並意識到「身分認同」之於一位創作者的重量。因此,他將在地文化的底蘊搭配了現代主義的創作脈絡,為水墨重新定位,產生了新的變革與再造,既可探本,也可扣合時代變遷之下的種種議題。

許雨仁談及對「水墨」的理解,有自我獨特的想法,目的是將「水」視為主體,並同步追溯與重組。強調水之於人類生存的必要性,小至個人的生理向度,大至群體的人文孕育,涵蓋許雨仁時常提及的「黃河流域古文明」的區域所至,生命存有的概念在根本上便與水緊緊相依。同時,水也為墨性延展的基礎條件,並兼具柔軟與堅毅的物理特性,最終形塑墨性在形式與內涵上的多重變化。

在創作上,藝術家除了擅於掌握每筆挪移之間的功能性轉折以外,也具有墨的呼吸性體現,目的是給予觀者與作品之間更多互動與詮釋空間。如許雨仁將「留白」的概念從傳統水墨技法的運用慣性中抽離並重新提出。留白,是東方獨有的美學觀、哲學觀和生命觀。許雨仁從七O年代就讀國立藝專(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水墨組時就關注於此課題,而後赴美又歸國,傾注數年心力與研究,不斷嘗試在畫作上體現留白的作用與可能性。留白的困難性在於畫面中視覺平衡的掌控,必須在比例調配之下精準地處理每一筆線條的方向與粗細,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儘管借用傳統水墨的要素,卻不受形式所限,有別於傳統山水畫為了連結多點透視而染雲踏霧,許雨仁的留白是意念上的展現,以大量的留白構圖,將生命的孤寂清雅之感襯托而出,展現兀自獨白的人文美學。

許雨仁每筆之間,皆考量到線條轉折功能與整體構圖之間的均質美感。圖/采泥藝術提供

許雨仁采泥當代水墨INK NOW東方根性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1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