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30|撰文者:譚竣鴻
當代藝術發展至今,藝術家在多元媒材的取材運用下,皆能從各項媒材中找尋藝術作品呈現的方式與定位。「紙」這項媒材的發明,在亞洲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造紙術的發明與流傳,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絕大的影響力與作用。
而造紙術的西進,不只東方文化運用紙材進行創作(書法、水墨、膠彩),西方藝術家也能藉由紙材的質地與變化創作出屬於當代藝術文化的一環。大多數的平面作品中不難觀察到藝術家使用畫布、紙材作為繪畫的載體,早期對於素描基礎的學習、草稿也經常使用紙材呈現。而藝術家如何從這項具有傳統歷史背景的媒材上加以研究,並且內化翻轉材質在藝術表現上的意義,更是藝術家努力追求的目標。
亞億藝術空間2019年開春第一大檔展覽「不僅於紙NOT ONLY PAPER New York Artists Exhibition」則邀請三位目前居住生活在紐約的藝術家Peter D. Gerakaris 、Bill Pangburn、 Renee Magnanti。三位藝術家作品皆與紙材呈現、文化觀點有相似共同之處。
《不僅於紙NOT ONLY PAPER New York Artists Exhibition》現場展覽主視覺。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對於西方人稱「大蘋果」城市的紐約來說,藝術家百家爭鳴,相繼湧入這個具有包容力強大的藝術城市,不論是實驗性質的作品還是剖析材質,想突破媒材限制性的藝術家來說,紙上媒材這樣的作品說多也不算多,說少也不算是少…但想在這當代藝術圈成為亮點,則取決於藝術家在創作觀點上的立足點以及媒材選用的精準度。
藝術家Peter D. Gerakaris 目前居住在紐約,大學鑽研於美術與空間環境規劃,長期合作大型戶外裝置藝術或是街道櫥窗設計作品,包括紐約市政府的公共藝術百分比企劃、Bergdorf Goodman百貨、康奈爾科技、薩里酒店屋頂花園委託的公共藝術都可以發現Peter D. Gerakaris作品,藝術家除了具有個人鮮明的創作特色外,近期也發展出紙上立體雕塑作品、平面手繪作品與3D眼鏡影像的結合。
藝術家Peter D. Gerakaris於紐約Bergdorf Goodman百貨外櫥窗作品。圖/取自藝術家官網。
Peter D. Gerakaris先前於紐約展覽現場作品。圖/取自藝術家官網。
從世界各地的旅行探訪,也讓Peter D. Gerakaris對文化交流所產生的價值,感到興趣。此次來台展出五件作品,四件平面、一件紙上雕塑作品,分別以三個系列進行討論主軸,「Ventana」系列為西班牙文「窗戶」為意思,講述伊甸園誘惑動機使人類流於貪婪潦倒,畫面中出現有毒花卉、艷麗植物的表徵、蜜蜂傳遞花蜜延續生命、古典美學石膏像的素描,相互錯置。大塊面深色如細胞生長般簇擁著畫面,使觀者在解讀繪畫的同時,也從亮艷誘惑的花卉中抽離,得到呼吸喘息的空間變化。
Peter D. Gerakaris,《東伊甸園研究之窗》,複合媒材,2018。圖/亞億藝術空間提供。
作品視覺張力的展現與萬花筒般顏色的運用,也深耕於藝術家巡遊各地所吸收的靈感,選擇跳脫既有創作的方式及思考。重複出現的蜂窩狀圖騰也在畫面中隱約展現文化延續的保存寓意,在現今大量資訊交流的時代中,如何保留自身文化與大自然相互對話,也是Peter D. Gerakaris在系列作品中引借觀者的思考層面。
Peter D. Gerakaris,《亞特蘭提斯研究之窗》(左)《叢林研究之窗》(右),複合媒材,2018。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於台灣此次首展的作品中,以紙上雕塑作品最引人耳目,概念源於打造未來美術館與博物館的建築造型,希冀透過自身所學習的美術與環境規劃做為結合。多角形的立體作品擺放至玻璃鏡面下呈現,更是把作品空間上立體感延伸開來,每個觀看面向都經過藝術家精細設計與規劃,也因有這樣深厚的美術、設計背景,讓藝術家呈現作品的空間概念上能採用多樣性變化,打破紙上作品只能放至平面觀看的思考轉介成不一樣的觀看方式。觀者可以感受到藝術家刻意呈現時空交錯的混亂感,存放於時間軸停滯的當下。
Peter D. Gerakaris,《Ventana Origami Sculpture》,複合媒材,2017。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52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策展藝術機構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2025-04-10|撰文者: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