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產業

焦點人物

藝廊個展

從街頭走入美術館,殞落並非終結-「王冠、英雄與街頭」巴斯奇亞個展

巴斯奇亞曜畫廊Basquiatsamo塗鴉藝術

2019-06-14|撰文者:歐洛

曜畫廊「王冠、英雄與街頭:尚.米榭.巴斯奇亞個展」展場實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被世人賦予「黑色的畢卡索」(The Black Picasso)盛名的美國藝術家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他的名字與1980年代那充滿活力與誘惑的躁動城市-紐約同義,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藝術家之一,他在1982年完成的作品《無題》(Untitled),在2017年紐約蘇富比拍賣上以1.105億美元(約33.4億元台幣)的高價落槌,創下美國畫作歷來最高記錄。
座落於文華東方酒店內的曜畫廊(Gallery de sol),以特設的光源配置、溫濕空調及移動式展牆形塑其多功能的內部商業空間,賦予展場豐富的變化性,藉以落實在台灣本地推廣各類型國際藝術大師作品的展館核心理念。而今年5月4日至7月7日,曜畫廊帶來「王冠、英雄與街頭:尚.米榭.巴斯奇亞個展」,向台灣觀眾展示多幅Basquiat的油畫作品及自製手繪明信片,企圖以更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全面性地回尋並梳理這位傳奇人物的生命軌跡。
曜畫廊「王冠、英雄與街頭:尚.米榭.巴斯奇亞個展」展場實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從個人生命經驗連結地域性的時代樣貌-「王冠、英雄與街頭」

本次的展覽名稱節錄自1982年的Basquiat受訪語錄,美國策展人Henry Geldzahler曾向Basquiat問及:「 你創作的主題是什麼?」(What is the subject matter of your work?),當時年僅22歲的Basquiat以「王冠、英雄與街頭。」(Royalty, Heroism, and the streets)簡要而精確地為其整體創作脈絡點題。曜畫廊藝術總監張雅晴指出:「這句話顯示了Basquiat何以創作、創作了什麼、這些創作又帶給了大眾什麼?『王冠』顯示自信、『英雄』是向個人憧憬與理想的告白、『街頭』則是他的生活,總加起來便是美國文化的時代表徵,如今美國的世界強權形象亦是一種英雄主義的展現。」拳擊手、漫畫英雄等人物形象為Basquiat作品中的常客,「黑人是我大部分作品的主角。」Basquiat亦發現了黑人肖像在藝術史上相對缺席,因而將黑人的生活和文化帶入作品,種族主義的討論直指的是個人的身分認同問題,進而展露非裔美國人那份頑抗、嚮往勝利的獨特力量。
漫畫英雄的人物形象為是Basquiat的慣用創作元素。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漫畫英雄的人物形象為是Basquiat的慣用創作元素。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Basquiat透過創作歌頌非裔英雄,包括拳擊手Joe Louis。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激情與反叛的標誌-「SAMO©」

展場作品中隨處可見的「SAMO」字樣,可視為對Basquiat早期創作意識最為直接地追溯與召喚。1960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Basquiat,為南美洲移民的混血二代, 1977年與高中學長Al Diaz作為街頭夥伴,兩人以「SAMO©」(Same Old Shit)為名,在曼哈頓的貧民窟進行塗鴉游擊,創造許多具批判性的詼諧標語。儘管「SAMO」意味著「同樣老套」的意思,巴斯奇亞卻選擇在Al Diaz 的畢業典禮上衝向講台,灌了校長一盆刮鬍泡,因而遭到退學並逃家,Basquiat的體內似乎時時蠢動著一股難以自抑的反叛能量與創造慾望。1978年美國紐約地方週報《Village Voice》報導了SAMO©走過的街頭印記,迅速引起人們關注。不久後,Basquiat與Al Diaz因意見不合而分道揚鑣,並於1979年在蘇荷區 (SoHo) 的牆上留下標語「SAMO is DEAD」宣告SAMO©的終結。
「SAMO©」為Basquiat 與其高中學長Al Diaz的共創標誌。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Basquiat以標語「SAMO is DEAD」宣告SAMO©的終結。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梳理Basquiat創作發展的另一重要軸線-地鐵站販售的自製明信片

Basquiat尚未成名前的克難時期,曾憑藉著在街頭販售自製明信片與T-shirt糊口,傳聞他與安迪‧沃荷(Andy Warhol)於1980年在一間餐廳相遇,Basquiat順勢推銷了自己的塗鴉明信片,那體制之外、充滿生命力的創作風格獲得Andy Warhol的青睞,兩人從此結下了亦師亦友的關係。1981年他被選入「The Institute for Art and Urban Resources」群展,跟號稱「紐約新浪潮」(New York / New Wave)的藝術家並列,而藝評家Rene Ricard於當時的權威藝術雜誌《Artforum》發表評論,以「光之子」(The Radiant Child)形容巴斯奇亞,此舉可視為他躋身紐約藝壇的催化劑。1982年, 21歲的Basquiat以史上最年輕藝術家之姿參加第7屆德國文獻展。1983年與Andy Warhol聯手創作,此時的Basquiat已無疑是萬眾追捧的藝術界寵兒。
從庶民生活型態中孕育出的文創商品,以至進入藝廊、美術館等專業展演場域的藝術作品,Basquiat在令人眼花撩亂的傳奇事蹟中留下多元且多產的創作樣貌。張雅晴表示,本次展覽經歷長期的策劃與協商,與部分藏家聯手整理出另一條觀看Basquiat創作發展的重要軸線,展出數件藏家過去在地鐵站直接向Basquiat購買的明信片創作,有些亦原始呈現收藏者的裝裱品味,例如將「男性」、「女性」、「愛」的畫面形象並置於同幅畫框內,期望能為觀眾建構不一樣的名家賞析視角。
曜畫廊「王冠、英雄與街頭:尚.米榭.巴斯奇亞個展」展場實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曜畫廊「王冠、英雄與街頭:尚.米榭.巴斯奇亞個展」展場實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巴斯奇亞曜畫廊Basquiatsamo塗鴉藝術
REACTIONS
喜愛

6

好美

1

0

6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藝廊現代藝術

「童」心抗疫:請賜予我藝術可愛的力量!

2020-03-31|撰文者:曜畫廊/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