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6|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面對面」教育計畫 空間局部。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面對面」教育計畫 空間局部。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席德進曾說:「畫家畫一幅肖像畫,是透過他的視覺,把你的臉重新組合,有的略為誇張,有的稍為削弱或捨去。有時只根據他對你的概念而作畫……當你面對這樣的畫作時,你得整體欣賞,因為這不是在畫你臉上的比例,而是畫你內在的精神與性格。」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於6月15日至10月27日推出「面對面」教育計畫,即以肖像畫為發展主軸,探索藝術家眼中對於人物面孔的創意表現,由兩個子題:「畫布上的自我介紹」和「我是另一個你」結合互動學習裝置、多樣形式的工作坊,帶領觀眾以不同層面重新欣賞肖像作品。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面對面」教育計畫 空間局部。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面對面」教育計畫 空間局部。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自畫像是藝術家繪製肖像畫不可或缺的主題,也是表達自身性格與獨特性的媒介。「畫布上的自我介紹」選取了郭柏川、劉新祿、何德來、李小鏡、徐耀東、李錦繡、蘇旺伸和王午等人的作品,藝術家透過不同的媒材呈現自己的樣貌,有時是為了精進繪畫技巧,有時則透過自畫像將現實生活中的情緒感知投射在畫布上。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面對面」教育計畫 空間局部。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另一個子題「我是另一個你」,呈現王午《石叔》、顧福生《何先生》、席德進《陳庭詩像》、吳承硯《劉其偉像》、劉其偉《吳承硯像》等藝術家為同為藝術家的友人所繪製的肖像畫。除了表現出被描繪者的五官、表情、動作等外顯特徵,藝術家亦透過筆觸、線條、顏色,描繪出人物不經意流露的表情、眼神和其獨特性格,例如吳承硯藉由溫暖和諧的色調投射出劉其偉燦爛親切的笑容;劉其偉筆下的自我卻是眼眉低垂,神情憂鬱,但仍可從作品表現手法看見其一貫的幽默感和童心。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面對面」教育計畫 空間局部。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面對面」教育計畫不僅展出本館典藏的前輩藝術家作品,引導觀眾重新發掘肖像畫作品所捕捉的內在精神,更期待透過互動裝置打造出輕鬆而有創意的創作氛圍。例如可以挑戰在看不見自己所畫出來畫面的前提下,讓描繪對象的臉部線條於腦海中與感覺融合,再任由畫筆在紙上飛舞。而當拾起「藝術家的調色卡」,則能為陳庭詩眺望遠方的神情、被顧福生拉長身形的何肇衢、王午刻劃的石晉華等人像挑選不同色系的背景,透過色彩重新傳達作品所蘊含的情感渲染力。本教育計畫亦邀請以鳥人形象創作自畫像的藝術家廖堉安現地製作,其「肖像不思議」將帶領觀眾進入創作過程,找到符合自己個性特質的動物形體和表情,進而建構出屬於個人獨特的肖像姿態。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面對面」教育計畫 空間局部。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面對面」於6月15日舉行開幕典禮,由「方式馬戲」透過舞蹈、特技、雜耍為展場空間中的肖像作品量身編導《你我你 YOUUOY》特別演出;展期間亦安排定時導覽、《我畫你畫我畫室》兒童創作工作坊,及與館館好朋友串聯之《我畫你畫我畫室》藝術家工作坊,期望開啟觀眾看待肖像畫的多重視角。活動全數免費參加,相關資訊請至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官網(www.tfam.museum/kid/)查詢。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面對面」教育計畫主視覺。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REACTIONS
3
3
0
1
0
熱門新聞
1
2021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策展徵件開跑!
2021迎接「波依斯年」:為紀念約瑟夫·波依斯百年誕辰 德國各地整年舉辦超過20檔大型展演
「非現實的真實存在」羅展鵬繪畫中所覺知的萬物因果
「『自由』與『多元』是國內外創作環境最大的差別!」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七
低眉藝術 (Lowbrow Art) 到潮藝術:一種被學院忽略、被市場追捧的當代視覺表現
忠泰美術館《殘山剩水》當代藝術展 疫情時代中提問「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書畫鬼才 黃明勝 「藝氣磅礡」書法與篆刻個展 長達2,700 公分長卷棉布 首度大氣呈現
先聲奪人「潮」!ONE ART Taipei 2021 藝術台北中的人流、金流與潮流(1/16更新展位銷售成績)
韓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家金昌烈逝世,享年九十一歲
抱歉了錢錢!北美館推出全新藝術商店與設計商品 邀你一起「貼近北美館」!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術跨界時事觀點首本集結歷屆獲獎作品,喚醒未知的感官新可能 北美館《走入.走出:X-site 2014-2020》專書問世
2021-01-1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3
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術跨界時事觀點首本集結歷屆獲獎作品,喚醒未知的感官新可能 北美館《走入.走出:X-site 2014-2020》專書問世
2021-01-1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