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道天寒好個冬 ─ 物哀與傅作新的《雪國》
2019-10-16|撰文者:陳晞
當雪落下後
「山頭上罩滿了月色,這是原野盡頭惟一的景色,月色雖以淡淡消去,但餘韻無窮,不禁使人產生冬夜寥峭的感覺。」 —《雪國》,川端康成,1947
藝術家傅作新。©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在天地被雪所覆蓋的灰黑白世界中,離開溫暖的平房散步到森林裡。天空、景物與雪地成為單色灰階的協奏,我們置身在一個時間感消失的世界之中。那是藝術家傅作新貯藏他珍視回憶的《雪國》。在此次系列作品中,描繪了傅作新與家人十幾年前一次來到冬季的日本新瀉縣旅遊中的珍貴感觸。在傅作新不曾去過雪國之前,便十分希望能在雪地裡泡溫泉。而這樣的願望則在十幾年前的家族旅遊中首次實現了。因此在這系列的作品中,儘管畫面呈現的時常是冷冽的雪國冬景,傅作新卻蘊藏了溫暖,並以靜默的方式呈現畫面,因為那是一段在寒冷環境中被溫暖與幸福所環繞的記憶。
傅作新,《破靜 》(7件拼板),油彩、畫布,167 x 434 cm,2019。©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傅作新,《破靜 》作品細節,油彩、畫布,167 x 434 cm,2019。©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傅作新的〈雪國〉,與川端康成的《雪國》有許多可以對照的地方。對於傅作新來說,他的創作總是來自於他的生活經驗。在不同的期間於臺灣、法國和日本等地生活,每一階段的創作都會擷取當地的氛圍。然而不同的是,此次的〈雪國〉系列所呈現的並非是新的生活經驗,而是在養育新生之後,感念到時間與生命的流轉,並回看自己生命經驗中早年的美好記憶。
展覽空間照。©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在將歐美現代文創作融入日本傳統的新感覺派文學家川端康成48歲時正式出版的《雪國》,是以冬季的新瀉縣為背景,純粹描繪人、景與物之間的情感與美的作品。而傅作新48歲之際的個展〈雪國〉,回望自己曾經的生命經驗,細緻地以極簡單的灰白色調呈現了繪畫中的「物哀(物の哀れ)」。「物哀」並非單純的一種憂鬱,而是透過景色的細緻描繪達到一種感嘆抒情效果。這中間所帶有的不僅僅是某種直觀的哀愁。當一個生命充滿閱歷、經歷許多生命中的轉折後,所見之物在心中皆有言簡意賅的感嘆。傅作新對於雪所情有獨鍾,他喜歡雪的冷、寧靜與時間性的背後象徵,也欣賞雪以細小的點充滿了整個世界的視覺感與空間感。而在傅作新的繪畫中,雪則是表現形體的虛實的細小分子與光陰的堆疊。
傅作新,《下雪了 A》,油彩、畫布,116.5 x 91 cm,2019。©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展覽空間照。©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雪握在手中、它就不見了。你可能看得到他好像是個形象,但實際上又不是那個樣子。我用點佈滿整個畫面,將一個形象表現出來。點的後面是一塊深色的畫面。背後的空間不是點所構成的東西,它是空無。」傅作新如是說。
傅作新,《河邊女孩》,油彩、畫布,39 x 27 cm,2019。©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我只要去好好生活,都會反映在畫裡面
從這次個展〈雪國〉中我們可以看到傅作新在這次的系列創作中相較以往有非常不同的轉變。《下雪了》系列及其它作品在直觀的視覺下與前期的作品相比,較有符號與形式上的延續。以無數個白點依照濃淡疏密的不同,使畫面中的遠山、樹林、樹幹與草叢帶有版畫般的硬邊視覺,在冷灰色調的背景中,像是半透明的剪影一般層疊出空間的層次感。傅作新的繪畫創作以層次豐富的黑、白和無數灰階為其個人風格,並以此作為背景,帶入空氣、空間,使畫面不再是平面。花卉或小鳥等符號在加入畫面之後,將畫面帶出生命的層次。在以點描的方式探索灰階呈現的可能中,令人聯想到黑白攝影中的銀鹽顆粒顯影時的堆積、或是版畫在不同濃淡之間所表現出來的色階。其中在作品《雪松》如太極一般的黑白畫面中,藝術家將油畫顏料繪於宣紙之上,黑色的底與白色點的分佈使樹影以負空間的意象展現,而宣紙也使油彩消除了反光,讓雪的意念強烈地被展現出來。透過雪,藝術家開闊了畫面的層次感與空間性。
傅作新,《雪松》,油彩宣紙裱貼於畫布,60 x 60 cm,2019。©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展覽空間照。©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此次在〈雪國〉展出了許多較以往更為具像的繪畫創作。畫面引導觀眾走出了森林,迎面而來的是為雪所覆蓋的灰色世界。也對應到了這次個展介紹中所引用的川端康成《雪國》中的開頭。不只是具象紀實的攝影遠景視覺構圖,畫面中出現人物也是首見於傅作新的創作之中。反思這段回憶對於傅作新的重要性,似乎藝術家選擇了兩種路徑來表現這段他所珍視的回憶。其一是透過自己的畫筆完整將記憶中的情感、以簡化與抽象的技法拓印在繪畫之中。其二則是以具象的風景繪畫來以此紀念,我們像是被傅作新帶出森來之外,感受靜謐的銀灰色世界。畫面中的渺小人物與風景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而人物身上的顏色則為這個以雪為主題的灰階世界更添加了層次,成為畫面中的刺點。相較於前期的作品,用色更為節制,更純熟地試驗了灰階的可能性。
傅作新,《雪中影》,油彩、畫布,47 x 36.5 cm,2019。©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灰、黑與白是傅作新赴法留學後,找回自身繪畫主體的重要基礎。傅作新在90年代就獲得許多美展的肯定。然而到了法國留學時,教授在看了他的東西卻說:「你的創作跟我們技法脈絡非常像,但在這裏面我卻看不到你來自哪裡、你是誰。」 這記當頭棒喝,使傅作新放下在臺灣獲獎無數的驕傲,重新思考甚麼是屬於自己的創作。他選擇了版畫作為在凡爾賽藝術學院時修習的技法,並透過水墨與書法來練習線條感。水墨與版畫在最簡單的情況下都是黑與白的調和 ,這種二元的調和也衍生出自己在藝術學院時、光影與時間的研究主題。
展覽空間照。©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傅作新,《紅衣》,油彩、畫布,39 x 30 cm,2019。©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在技法上,傅作新的雪國系列延續了他創作脈絡中以黑白灰的灰階接色調來呈現空景的一個特性,而身在此山中、霧中見枯木的這種物哀之美,則以點描法來達成版畫的硬邊輪廓,以及透過點的濃淡分佈來呈現作品中的遠景與近景。這與他將自己於森林中散步的景象以黑白攝影的方式紀錄下當下所見的習慣有重要的關係。 除此之外,在傅作新於法國留學的經驗,使他也重新體認到水墨精神和版畫技法中的思維在油畫中的可能性。在心境上,他從對個人記憶中擷取了層次豐富、對藝術家深具意義的感動。傅作新將這些感動與生命經驗結合於人、物、景之間,並淬鍊為符號,從人情、世相到自然物的「物哀」,延續繪畫視覺並豐富畫面中的層次,進一步拓展了他內斂而靜謐的精神世界。
「我只要去好好生活,都會反映在畫裡面。」傅作新如是說。
傅作新,《下雪了 C》,油彩、畫布,116.5 x 91 cm,2019。©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傅作新,《夏日的樂聲》,油彩、畫布,97 x 162 cm,2016。©多納藝術 Donna Art & Consulting
G06 展位:多納藝術 (2019 台北藝博)
期間:10/17 (四)~10/21 (一)
展覽地點: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演一館(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五號)
雪國 - 傅作新個展
期間: 2019/10/19 (六) ~11/30 (六)
時間: 上午11點至下午7點 (周日公休)
酒會: 2019/10/19 (六) 下午7:30
地址:多納藝術 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2段112號7樓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展首日VIP預展觀察,編輯部第一現場嚴選14件精彩作品!
敞開收藏大門:12件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5000美金以下作品推介
435駐村藝術家年度主題展覽《顯性進駐行為》 異地進駐展覽空間現地創作,深入探討社會性別議題
玩具?還是藝術品?桃美館新展「玩具藝想」邀請大小朋友進入玩具開啟的藝術世界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重磅登場!走入尼德蘭繪畫時代,揭開科學檢測分析下畫作秘辛
蕭志夫全新時尚油畫個展:《遊時尚.幾何韻律》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凝聚多元市場價值,打造亞洲藝術與文化盛宴
藝術也是用來掛歷史的釘子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專訪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ART TAIPEI 2024 X Taipei Art Week 雙重奏! 展現台灣藝術產業多元發展,共創城市藝術盛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灼夏的雪國想像,空山祭策展人帶路看2024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漫行於魂與存在之間
2024-08-26|撰文者:艸非火工作室陳雋中、辛綺 / 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587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2024-11-02|撰文者:巴塞爾藝術展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32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2024-11-01|撰文者:彰化縣文化局/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39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2024-11-01|撰文者:邱誌勇143
ART TAIPEI 2024 X Taipei Art Week 雙重奏! 展現台灣藝術產業多元發展,共創城市藝術盛宴
2024-10-29|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1844
藝術也是用來掛歷史的釘子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專訪
2024-10-29|撰文者:王襦萱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