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撰文者:詔藝
一位傳奇的誕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全世界嚴重的經濟和民生問題,當然也影響到在俄國統治下的喬治亞,即使在他生前確實有些當地藝術家注意到他的作品,但依舊無法改變他在去世前都尚未被廣泛肯定的事實。
在他去世幾年後,皮羅斯馬尼的作品被西歐學界人士,轉介到當時以巴黎為首的藝術圈內,並被歸類為「純真藝術」(Naïve art,也有稱為「素人藝術」或「樸實藝術」等多種翻譯稱謂),而獲得一定程度的國際聲譽。他去世近十年後,於1926年,關於他的專著,被包括以法語及俄語等不同語言發表,大大提升了他的知名度。在二戰後1950年代,藝術史學者對皮羅斯馬尼的興趣逐步提升。戰後在世界藝術中心還沒轉移至美國紐約之前,原始(生)藝術(L'art Brut/Art Brut)在法國藝術家杜布菲(Jean Dubuffet, 1901 – 1985)的大力倡導下,皮羅斯馬尼作品所呈現出那種遠離西歐主流藝術觀點的「原生性」,獲得當時歐美藝術家的大力推崇。和盧梭相較,他的作品雖然出現的較晚,但在藝術風格的感受上,顯然比盧梭還要「原始」數十年至百年以上,大大遠離西歐主流藝術傳統,卻又保留著東歐基本文明中的樸質人文情懷,令當時歐洲藝術家看到他的作品後相當震驚。那種前所未有的「本能性」創作圖像,給了嚮往現代藝術中「純粹性」的藝術家們很大的鼓勵和發想的空間。
皮羅斯馬尼,《塔塔爾水果商》(A Tatar Fruiterer),油彩油布,1910 – 1912。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Portrait of Alexander Garanov》,油彩畫布,1906。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之後,或許基於國族或民族主義的考量,1969年的蘇聯拍攝了一部以他為名的電影,片名就叫做《皮羅斯馬尼》(Pirosmani)。由於這部電影沒有得到任何國際性的獎項,討論度也寥寥無幾,亦無管道可以親炙這部電影,只能從IMDB網站觀眾評價中去了解,這或許是部相當紀實感人的影片。1972年,晚年的畢卡索因為看到他的作品深受啟發,特別以這位藝術家為對象,畫了一件素描並展出,再度強化了藝術界,對於這位大家都不甚熟悉素人藝術家的重視和更為深入的研究。自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1917 – 1991)獨立後的喬治亞,為了對這位作品風格特異,深受西方主流藝術圈關注景仰的藝術家表達敬意並予以肯定,在該國其面值一元喬治亞拉里上,也印有這位傳奇藝術家的肖像。
面值一元喬治亞拉里上的皮羅斯馬尼。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A Robber with a Stolen Horse》,油彩油布,創作年份不詳。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許多重要的美術館中舉辦過展覽,比較重要的幾的地點包括基輔(1931)、華沙(1968)、巴黎(羅浮宮)(1969),維也納(1969)、東京(1986)、蘇黎世(1995)、伊斯坦堡(2008)、維也納的亞伯提納美術館(Die Abertina Museum, 2018/2019),以及今年初在法國南部亞爾的梵谷基金會的展區,和梵谷基金會聯合舉行梵谷與皮羅斯馬尼《Niko Pirosmani – Wanderer between Worlds | Vincent van Gogh: Speed & Aplomb》的雙藝術家聯合展覽。
歸結而言,本篇介紹的這位在文化上距離我們很遠、風格也十分特異的藝術家,對於眼睛習於觀看歐美或華人主流古典以及現當代繪畫的藝術愛好者,想必會有很大的衝擊。最後,我們來看看這位藝術家在市場上的表現:2018年11月27日在蘇富比倫敦的俄羅斯繪畫專拍場上,皮羅斯馬尼的作品,尺寸為105 x 85公分《穿著LECHAKI的喬治亞婦女》,以驚人的223萬英鎊(合約新台幣8826萬元)售出。
皮羅斯馬尼,《穿著LECHAKI的喬治亞婦女》(GEORGIAN WOMAN WEARING A LECHAKI),油彩油布,創作年份不詳。Image courtesy of Sotheby’s
或許我們難以接受這樣一件作品的這樣一個價格,而對於這樣一個事實的耳語也絕對不會少。不過,相信我們都會達成一個共識:皮羅斯馬尼的創作,是那種看過之後,一生都難以忘卻的作品。
原創性足夠的作品,或許和我們心目中的美或美感,有著很大的距離,但這就是藝術詭異和有趣的地方。當我們被主流藝術作品所形塑的觀賞經驗侷限之後,是否也令讓我們對藝術體驗與想像更加狹隘了呢?
皮羅斯馬尼,《黑熊》(Black Bear),油彩油布,創作年份不詳。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皮羅斯馬尼,《A Wedding in the Old-Time Georgia》,油彩油布,1916。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REACTIONS
7
1
4
2
8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專刊 今起全通路正式登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