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余承堯 - 世紀傳奇

余承堯

2009-05-27|撰文者:林銓居

生平: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余承堯西元 1898 年生於福建永春縣洋上鄉,一個望眼皆是梯田的典型閩南山村。余宅坐落鐵甲山,面向石齒山,四周為犬牙交錯的石頭山包圍。

閩南山區多為務農,余家也不例外,余承堯與其他農家孩子一樣,從小就需幫忙農事。因父母相繼去逝,余承堯十一歲時,進入木器店作學徒,初學由畫粉本(傳統描繪圖騰之法)開始,這是他第一次接觸中國傳統繪畫。期間因製作木器,不幸傷及右手中指,使他後來雅好南管音樂,卻只能為其作樂曲、詞曲之理論研究,而無法親自彈奏樂器,實為遺憾。

十四歲時入小學,當時即愛好古詩文,中學畢業後受精神感召,加入國民革命軍北伐的行列。二十二歲時與鄭智女士結婚。受友人資助,至日本早稻田大學唸經濟系,隔年因希望所學能有助於國家人民,而轉進日本東京士官學校研讀。

畢業後隨即擔任黃埔軍校戰術教官,從中校一路晉升至陸軍中將,曾任指揮官、參謀總長、討逆軍司令,後調為考察軍防紀,擔任視察專員,視察區域包含大江南北,使得有機會閱覽名川嶽山,影響後來創作水墨畫的主要表達內涵,他曾說過:「畫山水要熟悉『地形學』,要能在小小的尺幅當中,表達千里江山的本事。」由知,其山水結構與其軍旅經驗的相互影響。

軍人身分,使其藝術滋養上有十分豐厚的內涵:有機會走盡大江南北,看盡華夏壯麗山川,飽滿其胸中丘壑;每至一地都會蒐集當地「縣志」、「府志」,並留下詩稿;他在軍中如同古代出身軍職的邊塞詩人一樣,寫詩抒發外族侵華的國仇家恨,抒發顛沛流離的思鄉之苦,寫下軍政腐化鍼貶時事的現實主義詩作。他在二十三年的軍旅中,看盡許多軍政腐敗、官場鬥爭,加上思鄉之苦,使他在國軍抗戰勝利之初,軍階日正高峰之時,毅然辭去軍職,解甲還鄉。

返鄉後從事藥材外銷買賣,來往於廈門、台灣與新加坡等地,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當時在台灣的余承堯還來不及將家人接至,大陸已淪陷,從此余承堯獨自在台灣生活,繼續做生意,以寫詩作曲自娛,並等待時局明朗。其生性不喜交際應酬與商人間爾虞我詐的態度,最後終於決定退隱山林。

他在生活上除了閱讀古書、寫詩、聽南管、研究南管理論外,也常參觀畫展,但他對於台灣許多國畫作品有許多不喜之處,他認為這些作品太虛無飄渺,與他以前看的大山大水差太多,只有故宮的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能與他產生共鳴,因此常至故宮臨摹,從此開啟了他令許多藝術工作者由衷感佩的傳奇故事。

繪畫風格:繪畫要為真而寫,纔能得其真髓。

古詩詞,是他創作的內涵,
地形學,是他作山畫水的結構依據,
而書法與南管,是濡沐其水墨畫背後之思維氣質。
當初,看到很多有地位的畫家從大陸逃難到台灣,藉繪畫表達對大陸河山的懷念,題材多西湖映月、廬山煙雲、平沙落雁,古人筆墨畫山水形狀,用簡單濃淡層次分出山的遠近,山、雲、天空含糊渲染,看似浪漫卻單調,與他體會過的山水差別太大,他體會過的西湖、華山、廬山、洞庭,結實、複雜而真實,而這些畫家為什麼會畫的如此虛無飄渺,既不飽滿也缺結實;只有台北故宮裡的宋畫讓他信服,尤其是北宋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他認為宋代寫實山水複雜而樸實的筆法與他走過的山川相近,因此宋畫對他在畫山水之氣魄、畫法等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五○至六○年代 早期 - 摸索創造
從未接受過學院式美術教育的余承堯,他在繪畫上的理解並非來自師承也非閱讀畫論,而是來自於文學的啟迪,他在創作自述上寫道「唐白居易說的好,文章為時而著、詩歌為事而作……凡是寫作或歌吟,都不能離開時代……我想文章與詩歌的寫作,既是如此,繪畫也應該如此。」這是他的繪畫講究時代感和個性的理論基礎。

六○至七○年代 中期 - 臻至巔峰
此時創作達到成熟與巔峰狀態。完成多幅畢生代表作如1969年「山水四連屏」、1971年「長江萬里圖」初稿、1972年「山水八連屏」及1973年「長江萬里圖」,尺幅皆大,氣勢磅礡萬軍力敵、無人能擋。

七○至八○年代 晚期 - 童真自然
晚期作品水墨畫十分舒淡,從反覆堆疊的筆觸中解放出來,以較鬆散的墨點、線條一次完成,少有修改;彩墨則直觀如返老還童,用色鮮明而大膽。
他在九十歲高齡時名氣喧噪一時,但可能因體力或其他因素,畫作漸漸減少,到一九八八年後,幾乎封筆,不再作畫了,當余承堯的藝術慢慢被肯定之後,其創作生命也悄悄地淡出畫壇。

余承堯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一個承諾20年 閩台三傑開展

2013-12-17|撰文者:王士源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