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際新聞

藝術產業

藝廊藝博會時事觀點

BREXIT!英國脫離歐盟後,文物/藝術品的國際流通將會有什麼不同?

BREXIT英國脫歐藝術市場

2020-02-05|撰文者:林侑澂

【非歐盟國文物輸入至英國】

Richard Artschwager的感嘆號(黃色/2001)現於Gagosian London展出。圖/取自The ART NEWSPAPER
相較於歐盟的文物進出口規定,英國的法令顯得相對寬鬆。而歐盟對英國的最信任態度,大幅增加了英國「籍」文物進入歐盟的優勢。現階段看來,非歐盟國將文物進入歐盟國之前「暫時過站英國,取得英國籍」的作法,很可能會讓英國扮演某種跳板的角色。這或許會讓英國的畫廊及拍賣公司,取得單一中繼站的優勢,甚至會產生另一種新的營利項目。

【當代藝術品市場趨勢】

2019年倫敦Frieze藝博現場,Sadie Coles展位。圖/取自Frieze London
英國的藝術品市場與歐盟緊密相關。而歐盟著手建立的文物保護政策,幾乎封鎖了「歷史文物」離開歐盟的可能。而在「近代、現代、當代的藝術品」交易上,雖然藝術產業長期對於稅率的制度,已經有了保稅倉庫等等機制因應,但「到何處交易?」依然會需要考慮運輸或商業拓展上的差異。
在脫歐氛圍下,英國部分的一線畫廊(例如David Zwirner)近年陸續傳出開設歐洲分部、甚至搬遷的備案。但另一部分的畫廊(例如White Cube和Sadie Coles)則是相信英國會在逆境中開拓新的方向,並沒有營運新據點的計畫。
有趣的是,隨著法規一步步地明朗化,英國的藝術市場正開始擺脫前些年的陰影。若以近期英國指標藝博會Frieze London在2019年的紀錄觀察,David Zwirner、White Cube、Sadie Coles、Gagosian、PPOW、Thaddaeus Ropac等等畫廊都繳出了亮麗的銷售成績單。其中Thaddeaus Ropac更是以120萬歐元(約130萬美金)的價格,向一位亞洲收藏家出售了一件藝術家Georg Baselitz的作品。
2019年倫敦Frieze藝博現場,Gagosian展位。圖/取自Frieze London
現今英歐雙方隨時都有可能調整法規的情況,不單單考驗著英歐雙方政府,也考驗著藝術從業者們的策略。國際藝術市場嚴苛的磨合期已經無法避免。那麼接下來的英國將會是成為藝文界更重要的銜接樞紐?還是成為歐盟之外的孤立市場呢?
關於這樣的提問,Sadie Coles負責人Sadie Judith Coles,在十月受訪時表達了一位倫敦人的立場:「我對倫敦有著堅定的信心,我是倫敦人,我父母也是倫敦人。倫敦是一個倖存者的城市,無論情況如何變化,我們將會克服。」(I have an enormous belief in London. Im a Londoner. My parents are Londoners. It’s a survivor of a city. Whatever happens, we’ll get through it.)
新聞資料來源:
【The ART NEWSPAPER】Brexit: what's next for the UK art market?
【The ART NEWSPAPER】Crying over EU: how the arts should mark Brexit day
【The ART NEWSPAPER】EU adopts new rules on cultural heritage imports
【ARTNET】Boris Johnson’s Brexit Delivery Has Calmed Financial Markets in the UK. But the Art World Is Still on Edge
【ARTNET】‘I Have an Enormous Belief in London’: Frieze Dealers Make Their Case in the Fair’s Early Hours as Brexit Looms and Galleries Flirt With Paris

BREXIT英國脫歐藝術市場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0

1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