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人物

焦點新聞

藝廊個展

寫佛的線條與自我療癒性─曾亞琪《波羅蜜多》

多納藝術曾亞琪波羅蜜多宗教藝術

2020-02-21|撰文者:陳晞

對她來說,創作就是在接觸佛法之後、自然而然的內心感觸流露。「一般人對於佛法的印象是消極的,但其實它很積極。它說苦是每個人都會經歷到的,,進一步就是去思考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困擾。」 曾亞琪緩緩說道。

曾亞琪, 八識心王,壓克力、畫布,33 x 24 cm,2019。圖/多納藝術提供

曾亞琪《浮雕》系列作品。圖/多納藝術提供

線條

細看曾亞琪的作品,我們可以看見藝術家試圖透過書寫線條的堆積來呈現創作媒材的物質性。曾亞琪喜歡透過媒材本來的面貌呈現出一種時間性的堆積,並且透過寫意的線條,以未完成的視覺呈現最佳的構圖美感。在曾亞琪的壓克力繪畫作品中,她將畫布反過來畫,有時進一步沖洗來加強呈現歷經多年洗鍊的仿古痕跡。小件《浮雕》系列作品,色彩浸染到粗麻的纖維裡面,造就壁畫般的畫面質地,單色的壓克力顏料簡單形塑出一尊尊簡化的佛像造形,我們無法辨認出其中的容顏,藉由藝術家之手,造形成為了一個簡單的圖標,如同某座失落石窟中的壁畫浮雕。

曾亞琪作品。(左)〈浮雕 -青玉 Sapphire〉,壓克力、畫布,22.5 x 15.5 cm,2019。(右)〈浮雕-黃土 Earthly Yellow〉,壓克力、畫布,22.5 x 15.5 cm,2019。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空間照。圖/多納藝術提供

曾亞琪的素樸而雅致的色感、對於構圖細節的趣意點綴與筆觸的寫意都將這種深具古物感的畫面視覺,轉化為深具治癒感的作品。這種治癒感即是曾亞琪從佛法中的感觸。在作品〈波羅蜜多〉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宗教藝術史中、佛教說法圖的身影。在這種構圖中,畫面中的主角位於構圖裡的中上位置,兩旁的飛天、佛陀、動植物和雲氣紋的排列呈現對稱性。其中鹿與佛的線條令人聯想到敦煌壁畫中的線描。

曾亞琪,〈波羅蜜多-Paramita〉, 壓克力、畫布,130 x 90 cm,2019。圖/多納藝術提供

對於線條書寫的重視,也是東亞佛教藝術史中的時常出現的特質,或許這也是為何日本將佛像的臨摹行為視為「寫佛」的原因之一。包括起稿線、定形線、提神線、裝飾線等,主線與輔線之間的關係成為佛教藝術造像時的美感規則。作品〈西方接引〉中、令人聯想起日本鎌倉時代的〈阿彌陀二十五菩薩來迎圖〉,其作為背後也蘊含了日本淨土宗對於往生來世的生死哲學。不同的是,在曾亞琪對於此概念的個人詮釋中,透過了簡化的線條與素樸的單色背景,呈現她以佛法面對生與死作為靈魂必須承受之輕與重。

曾亞琪, 〈西方接引〉, 2019, 壓克力、畫布, 130 x 97 cm。圖/多納藝術提供
〈阿彌陀二十五菩薩來迎圖〉,絹本著色,現藏於日本京都知恩院。圖/維基百科

在曾亞琪的畫筆中,對於線描的簡化意味著佛法精神的個人內化。她想呈現的並非是莊重、令人仰望崇拜的佛法,而是佛法親近於生活的,治癒自我的一種平凡中見不凡的姿態。

曾亞琪的作品〈心經〉於展場。壓克力彩、畫布,33 x 24 cm,2019。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空間照。圖/多納藝術提供

註一:「相」為佛教藝術中的造像藝術美感所追求的「體」、「相」、「用」之一,而「象」則為形象(image)。

展覽資訊
Pāramitā / 波羅蜜多:曾亞琪個展
展期:2020.03.14-04.18
時間:上午11點至下午7點 (周日公休)
地址:多納藝術 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2段112號7樓
官方網站:www.donnaart.com.tw

多納藝術曾亞琪波羅蜜多宗教藝術
REACTIONS
喜愛

14

好美

4

0

1

厲害

4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