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當代藝術訪談個展

順天藝術X劉哲榮《原.點》 以雕塑藝術探討當代社會的生存法則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劉哲榮原.點雕塑社會生存

2020-03-11|撰文者:林侑澂

【The Zoo系列】

劉哲榮,《Face off》,80x90x60cm,玻璃纖維、現成物,2008。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劉哲榮,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原.點》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相較於人類的形象,劉哲榮認為動物的擬人化是更沒有距離感的敘事方式。The Zoo系列中類似寓言的故事片段,一方面敘述著人類思維下動物們的處境,一方面也敘述著人們在社會框架中所受到的壓抑。
動物角色們並不開心的神情,無聲地指涉著當代人所隱藏的寂寞心境。例如在《Face off》中,台灣黑熊試圖用油漆化妝,把自己扮演成「更受大家歡迎」的熊貓。反應出了人們不自覺的自我否定,甚至去迎合大眾期待的過程。或許在生活中,類似的情景正不間斷地出現。「堅持價值觀」從起點變成了終點,期望著同理心時,卻又往往加深了孤單。透過此一系列,劉哲榮討論著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的取捨,同時側寫了不安、不自信的社會集體氛圍。

【Cosplay系列】

劉哲榮,《Rat》,27x33x44cm,銅,2011。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劉哲榮,《House》,68x28x70cm,銅,2011。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延續著前一系列「扮演」的概念元素,Cosplay系列的動物們在最初階段,開始不再扮演其他物種(人類),而是脫下自己原有的毛皮,開始扮演「最後歡迎的同類」。例如《Rat》,即是失去外皮的老鼠,穿上了皮卡丘的外衣。而《House》則是脫下了外皮的馬,套上了彩虹小馬的樣貌。劉哲榮刻意讓這些動畫角色的外衣與原版不完全相像,形塑出一種盜版、山寨的意象。角色的肌肉也都在對稱的原則之下,採取錯誤而隨意的結構。呈現出在面對外界,自身該如何選擇生存方式的取捨過程。
劉哲榮,(左)《Aphrodite of Melos》,15x16x30cm,(左)(中)《Davie》,16x22x40cm,(右)《The Thinker》,10x17x28cm,銅,2015。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當進入到此系列的Table階段,劉哲榮讓企鵝、黑熊、大象、河馬、熊貓、無尾熊等等台灣的動物明星,以本來的樣貌擺出西洋藝術史中的經典姿態。換了一個角度,讓動物們成為桌上擺設的物件。再一次地討論人類的本位價值觀中,將其他物種視為觀賞物件的現象與心態。探討著為人處世的目的性和理想性為何?在汲汲營營的生活中,我們又能夠怎麼樣維持自己本來的樣子呢?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劉哲榮原.點雕塑社會生存
REACTIONS
喜愛

15

好美

1

0

2

厲害

6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聯展藝文跨界策展

洋溢著「扣子美學」的展場—— 「江賢二+林友寒+周裕穎 跨界聯展」台中開幕

2022-12-24|撰文者: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 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2704

焦點新聞

大河美術 傳達城市中的藝術語彙

2017-07-1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