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當代藝術特展藝文跨界

這個時代,名為李俊賢─記「南方 Hue-物三 88 影音會」

李俊賢南方物三88影音會南島

2020-03-19|撰文者:陳晞

大家都回來了。被稱為「爐主」的藝術家李俊賢逝世一週年後,他在這趟藝術公路中的親友、換帖以及受他的藝術精神影響的人們再次聚首,地點從去年的高美館草坪,換到了他位於橋頭物三倉庫的工作室。在工作室租約到期之際,李俊賢家屬集合了南方藝術眾人之力,促成了這次「物三88影音會」,除了跟大家一起用最欻(tshuann,註1)的方式紀念爐主之外,也作為整個藝術界整理李俊賢精神遺產的開場序章。
一下捷運橋頭站,「物三88影音會」的旗幟一路從高架軌道延伸到糖廠物三倉庫。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南方Hue-物三88影音會」工作室展區現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你看! 我今仔日為著你穿長褲跟皮鞋,本來有縛領帶,但實在是太熱了只好先拿下來…」
聊著李俊賢,高雄美術館館長李玉玲微笑對我回憶道關於李俊賢對於穿著的記憶。下午在「物三88影音會」的會場中,許多高美館的老館員與新館員都前來幫忙活動的進行,可以想見李俊賢擔任高美館館長時對下屬的照顧。本來,進出美術館大多沿襲著歐美的參觀規則,在2006年,李俊賢考量到高雄的氣候環境所生成的在地文化習慣,因此以地理氣候環境作為美術館機制在地化的考量之一,他決定讓高美館成為第一個開放拖鞋進館的公立美術館。在大熱天的橋頭物三倉庫旁,似乎都完全可以體會李俊賢對拖鞋跟短褲的執著。

從南島到南方

在明年美術節的前後,高美館也將舉辦李俊賢大展,紀念爐主對於南方的藝術貢獻。讓藝術落腳南方,並不只反映在逛美術館的舒適程度,更反映在高美館乘載的獨特藝術觀。李俊賢將高美館鍛造成一艘貨輪,隨著西南氣流與黑潮把南島藝術運到高雄,再從高雄發散到臺灣各地。自他任內開始的「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讓以南島語系為核心範圍的藝術到高美館,藉此作為原住民藝術與海洋藝術在臺灣研究與論述的孵化器。碰巧地是,這些建構面向南方的在地文化美學的實踐,正值「台客美學」蔚為風潮的00年代中期。作為藝術家的李俊賢,他也透過繪畫將台客美學詮釋出包括移民性、熱帶海洋、語言、拼裝、藍領,文化信仰甚至民間藝術等更進一步的內涵意義。
若我們回到在那個本土文化被「進步」觀念矯枉過正的時代,作為藝術家、藝評人的李俊賢從高雄黑畫、台灣計畫到魚刺客、新臺壁一路走來的藝術實踐,都在試著喚起曾經在我們身體中,那些害怕想起來的文化美感。當網路上的鄉民都在戲稱基隆是「最北的南部」時,你就可以知道「南方」絕對不只是一種客觀的地理描述。策展人徐文瑞2017年在高美館策畫的「南方-問與聽的藝術」就嘗試架構出南方作為一種以集體的他者相對於主體存在著,被犧牲、被忽視的規模美學。若攤開高美館的展覽史來看,「南方」展是敲響警鐘的錘,近年來高美館推動的「大南方史觀」則是蔓延中的網,南島當代藝術計畫就是整個「南向」論述的地基。
為了此次紀念會,一位與李俊賢有著深厚交情的藏家將作品的圖像版權提供給策畫團隊進行衍生性商品的製作,並且將原作展示於工作室當中。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策展人許遠達於物三工作室導覽。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策展人龔卓軍於物三工作室導覽。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明年美術節的前後,高美館也將舉辦李俊賢大展。左起為策展人龔卓軍、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與策展人許遠達於物三工作室合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hue」出聲的藝術實踐

為了整理李俊賢遺留下來的精神遺產,龔卓軍走訪了李俊賢已長達十年的時間在十一個縣市進行的《台灣計劃》。龔卓軍表示,在這些路線中台北的缺席,象徵著李俊賢一種排除台北看天下的走訪意識。再訪這個公路般的旅程,每一段都有一位與李俊賢有深厚交情的藝術家作為引路人,說著李俊賢的故事,也說著他們記憶中的李俊賢。在走訪過程中,策展團隊逐漸深刻理解到李俊賢如何在這樣的走訪中焊接一張南島藝術的關係網絡。「我們儘管不是直接地參與在這個關係之中,但透過這樣的再訪,在認同這個網絡的過程當中好像也成為了一份子。」 龔卓軍說。
工作室保存著藝術家最原生的藝術能量,這個倉庫中囤積了許多李俊賢的大畫與生活物件,像是在放滿藝術類書籍與畫具、模型的層架下面,他放著一顆蔡豐安的簽名球與手套,讓人可以知道他喜歡甚麼樣的棒球。或是在滿是壓克力顏料罐的桌面上,放著許多照片和紙紮龍船。李俊賢家屬表示,在物三工作室租約到期之後,後續也預計將李俊賢位於仁武的工作室整理為紀念空間。
策展團隊在稍微整理過工作室之後,依然能在拉門上、清洗畫具的洗手台牆角上看到李俊賢的「hue」筆。策展人許遠達在李俊賢的繪畫上有所琢磨,在這次策劃中,他研究李俊賢的畫面,並協助影音會表演者與影像團隊用聲音性的形式來進入、感受李俊賢的作品。「包括像李俊賢常用的花鳥字,它本身就有節奏的聲音跟強度。正手、反手的hue都跟畫面視覺如何透過不同力道去轉化聲音有關,」 許遠達說,「我們跟林強老師還有許志遠、王駝來回的開會中,就把形式上、內容上的聲音去轉化我們透過聽覺聽到的聲音。」 從林生祥生動地形容李俊賢的作品「即使有畫到農村,都可以聽到工業噪音的感覺」,以及林強從他的繪畫感受到其「音樂性原本就存在於他的畫中」等,都可以發現視覺的音樂性是策展團隊與李俊賢畫面產生的共鳴。除了由諧音衍生出來的聲音之外、以漢字呈現台語發音的組合字、甚至李俊賢在繪畫時各種hue的方式中,都存在著由在地美感演變而來的身體韻律。活動名稱中的「88」,也是在這樣的概念中衍生出來的。
李俊賢作品於物三88影音會。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李俊賢作品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李俊賢物三工作室的一隅。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李俊賢物三工作室的桌面。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李俊賢物三工作室的層架。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影音會的影片中,策畫團隊以8個主題與段落,將李俊賢的藝術編輯成一趟穿越多個時空與畫面的公路旅行。首先,曾出現於策展人陳泓易策畫的「後植民」展覽中,讓李俊賢致敬林強與高捷在侯孝賢電影《南國再見,南國》騎著機車漫遊在山路中的片段,讓不同南方的疊影作為影音會的開頭。集結林強、林生祥、北澤鋼影像團隊與DJ許志遠與VJ王駝等人的合作對李俊賢藝術的擴延、再拼貼與編輯,整個物三88影音會像是在廟埕身歷金馬獎頒獎典禮的表演。繪畫結合現場表演可能不是什麼特別的跨領域合作,但在緊鄰李俊賢工作室的所在與當下,看著關心他的人們齊聚一堂,以這種方式感受李俊賢藝術中的場域關係與美學經驗絕無僅有。
在會後的開放討論過程中,一位觀眾刺破了現場的緬懷氣氛,反映了對影像中、李俊賢筆下的女性與影像編輯結合起來的畫面感到不適,認為畫面中的性別意識呈現了對於女性身體的物化。策展人許遠達與龔卓軍則個別回應道,藝術家呈現的是社會文化的現象和符號,而他作為一位在性別意識崛起之前完成學業、開始教書創作的藝術工作者,也難免與其他後進在一些價值觀念的養成上有所不同。隨後在接續著幾位李俊賢的老朋友發表的回應與想法中,似乎可以讓我從觀眾的回應中意識到,李俊賢在這個藝術場上可能無法應付各種「球路」,但關於讓藝術創作發根於在地美感的直球對決,他已經回本壘得分了。
這個問題是震耳派對結束後的一絲蚊音,在我們心中留下李俊賢藝術尚待詮釋的伏筆。李俊賢的藝術與其建構美學網絡中的藝術家,都與他有多年的革命情感,這個關係反映了一種讓藝術可以在古典而主流的體系之外,並在艱困的南部藝術環境中找到生存的場域和價值。這個價值也同樣自發性地反映在影音會結束後那塞滿投影畫面的大量贊助與感謝名單之中。
李俊賢作為一位值得我們研究與追念的藝術家,創作中的許多題目當然還有待後人研究、挖掘、詮釋甚至批判。然而從李俊賢被稱為「高雄三支筆」之一的藝術家開始,到台灣計畫、魚刺客、新台灣壁畫隊、蓋白屋...等藝術實踐來看,他這一生連結了這跨越種族、階級、世代與地緣的藝術世界,將南臺灣藝術的90-10年代命名為李俊賢時代,實至名歸。
「物三88影音會」表演現場。圖/李俊賢家屬提供,林鈺智拍攝
李俊賢致敬侯孝賢《南國再見,南國》騎機車的片段。圖/李俊賢家屬提供,林鈺智拍攝

「物三88影音會」表演現場。圖/李俊賢家屬提供,林鈺智拍攝
林強(左)與DJ許志遠(右)於「物三88影音會」表演現場。圖/李俊賢家屬提供,林鈺智拍攝
「物三88影音會」會後QA時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照片中左邊為李俊賢晚期的寫生作品,在展場訪談時,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與策展人龔卓軍、許遠達都提到了寫生對於他創作精神的重要性。右邊為他著名的組合字繪畫。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物三88影音會」大合照。圖/李俊賢家屬提供,陳伯義攝影

註1:台語音「tshuann」原意為被細尖物刺入皮膚,引伸為酷炫又風神的樣態。李俊賢對tshuann的感覺追求一直不間斷,用「戳」做標題,用「川」和「阿」以及「吃」和「阿」的拼音,用「穿」和「阿」兩個字注音,試圖拼出tshuann的音。詳見在物三倉庫募資平台

李俊賢南方物三88影音會南島
REACTIONS
喜愛

9

好美

0

0

4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