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時事觀點

藝術產業機制的機構化癥狀,與它的受害者們──關於「藝起加油ART」的上半場

藝文紓困藝起加油ART藝術市場藝術產業機構化

2020-04-21|撰文者:陳晞

如果我們將「藝起加油ART」視為一個臨時性的替代機制,它其實可以讓我們去思考藝術產業機制在非常時期是否也可以有具機動性的策略空間。在上篇,我們可以從透視這個交易社團在交易金額之下的幾個藝術家案例,來觀看這個臉書交易社團中的交易行為如何反應了現在藝術產業機制的機構化癥狀,同時進一步想像非常時期的彈性機制在藝術產業中的可能與不可能。

「因為本來代理我的畫廊倒了」

一位策展人跟我提到最近「藝起加油ART」社團上讓人眼花撩亂的「藝情」。他特別注意到,他的一位藝術家友人在社團上以6800元新台幣的價格釋出在2015-2019年間創作的原作。因為策展人知道這位藝術家有合作的畫廊,於是他問藝術家,這樣在社團上賣作品,合作的畫廊不會說話嗎?
那位藝術家是這麼對他說的:「因為本來代理我的畫廊倒了...目前也沒有畫廊有代理我,所以才選擇在藝起加油的社團上賣作品。其實就原本的售價來說,6800元也大概就是我那些小作品在畫廊打八折後分到的利潤。」
我後來在社團上搜尋了藝術家的銷售狀況。自活動開始迄今她賣了兩件油畫小作,總共是13,600元,而這是「藝起加油ART」號稱破千萬銷售成績中的一段故事。
「藝起加油ART」的活動被發起團隊訂定成一個為期兩個月的活動,至今剛過三個禮拜,吸引了三萬多人加入社團。尋求幫助的人、樂於幫助他人者、各種身分背景的藝術觀察家、投機者、把握機會自我行銷的人和「一日藝術家」都在這裡,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成為這個活動關注度的養分。
「藝起加油ART」的傾向中心化管理介面與臨時搭建起來的制度,使這個社團中的交易狀態近似於傳統市集,可能挖到寶、也可能受騙。這種缺乏第三方守門人的直接交易,考驗的是買賣雙方平常累積了多少藝術鑑賞品味與購藏知識。(註1)
以無償發起組織公共事件作為開頭,因為社團成員的急速擴張,使一開始標榜所有創作者都可以參加的藝起加油ART社團,逐漸轉向為一種私有化品味導向的管理機制。本來該社團其實是以限定的價格範圍,作為這個藝術品交易平台中的替代性機制,但因管理人力不足造成的路線變化,讓部分關注該社團的藝術圈內人士認為是這個事件可惜的一面。
這個過渡時期的交易平台中發生的各種大小事件與討論,似乎顯現出當藝術世界成為藝術產業之後,面向本土的藝術市場力有未逮的結構性徵狀。徵狀背後的原因之一,則是現行以躋身國際藝博會與美術館的國際化經營目標、參照藝術市場強權策略與品味的台灣藝術市場機制。
在通常的情況下,有國際化企圖心的商業畫廊會知道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根據自己的目標去代理藝術家、參加(或不參加)藝博會、可以邀請誰來看,然後再把「適合的作品」賣給「適合的藏家」...等。如今是這些對於藝術家、藝博會與藏家的多方面篩選過程,型塑當代藝術的特定階級品味。
藝起加油的價格與主事者的偏好品味,逐漸型塑了不同於既有市場邏輯的臨時性機制,至今成為一個上看兩千萬的大餅。兩千多件作品湊起近兩千萬的銷售成績算多嗎?對於大畫廊來說可能不痛不癢,但對於以展售中低價位作品為主的畫廊來說,是個無法避開的事件。
在開頭的藝術家,因為代理的畫廊結束營業,在沒有其他商業合作機會的情況下要讓自己的創作流通,在這個期間,幾乎就只有交易社團可以解決他的燃眉之急。我們似乎總會猜測,在經濟局勢波動的時候就是考驗畫廊營運體質的時候,畫廊的結束營業,往往會被歸咎於沒有夠多的藏家支持,或是營運方針失準,然而我認為在現行的產業機制機構化的情況之下,缺乏機動性和市場機制彈性,導致目標過度著眼於單一化的客群而難以掌握營運自主權的畫廊,只能摸摸鼻子。

交易社團存在藝術交流嗎?

我相信交易行為會讓創作建立關係、產生意義。它存在著對於創作想法的互動與交流,在「藝起加油ART」中也是如此。作為藝術機制與組織體系的觀察者,我認為只要成交,作品在當下就必然具有意義,而它能否被視為是「藝術」,還需看創作者的創作脈絡,以及作品與既有的藝術機制之間的互動關係是甚麼。
以去年甫獲高雄獎優選的藝術家李立中為例子,他是少數在「藝起加油ART」社團一開始即賣出物件裝置作品的藝術家。當我在高美館的白色展間中、欣賞他展示的那些關於鴿子的檔案紀錄與空間裝置時,老實說很難將他的作品與「秒殺售出」的市場熱度連結在一起。這次他快速的賣出五件作品並適時收手,是這個事件中令人欣慰的一個例子。
因為作品比較偏向以計畫研究衍生的當代創作脈絡,在前幾次的個展中,李立中賣出的都是以小件平面手繪作品為主。他的手繪作品如果在畫廊售出,所得利潤在當時可能也不超過6800元。這次他在社團上售出的首件作品〈英雄榜 Heroes #1〉在2016年展完之後,直到現在才終於賣給了原本就曾收藏其作品的藏家。
「我甚至覺得是因為第一件作品的秒收,才能造就後面那四幅手繪作品的銷售,」 李立中說。「與其說是銷售作品的喜悅,我更開心的是因為這場事件讓更多人認識我(的作品)。也有藏家私訊說看我貼上作品秒殺後,看留言好奇上網爬梳我的相關資料,了解我的藝術創作後也跟著在下一場買進我的一張作品。也有不少人加了我臉書好友,之後跟我深聊關於藝術創作的種種...而他們付款也很迅速,不拖泥帶水。」
交易社團附加的藝術交流雖然只侷限於打字聊天,沒有實體展場讓觀者更了解創作脈絡,但相較於一般人去美術館或畫廊空間看展覽的接收關係,可能有個更平等的開始,也更不受空間環境氣氛的限制。
李立中作品〈英雄榜 Heroes #1〉,賽鴿腳環、壓克力,27.3 x 41.3 x 10 cm,2016。圖/李立中提供

見好就「收」

只要市場持續有新的生產者加入,它永遠存在圍繞於不同層級的藝術家(生產者)、畫廊(銷售通路)、媒體(行銷管道)、藏家(消費者)品味階級之間的供需問題,而也是因為新競爭者的加入,使市場能在競爭中活化。
我們可以在社團中發現不少學院、藝術機構與畫廊認證的當代美學機制之外的藝術創作。其中更有少數曾獲藝術創作獎項,但尚未受到畫廊代理合作,苦於經常性展售機會的創作者。他們會受到同溫層對這個事件的關注影響,來選擇要不要在上面賣作品,或是在上面賣什麼。
例如社團中一位年輕的當代陶藝雕塑藝術家。他曾得過幾個國內的獎項,但對他來說,這些獎項雖然是很難得的肯定,但得獎之後,這樣的肯定在市場機制中卻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會在社團上拋出作品來賣,也只是認為與其這些作品留在身邊,不如在上面賣作品,獲取創作所需的資金和生活成本。他的作品在社團上反映超乎他自己的預期,刊登到社團上的作品都已賣出,讓他擁有不同於以往的成就感與對創作的信心。
這類的創作者,隨即面臨到在菁英品味的市場機制與大眾化市集中的快速交易之間做抉擇,至少是許多年輕創作者在「藝起加油ART」上的掙扎──我其實很拮据,但又不想做出殺雞取卵的行為。如何在這個社團上賣作品、同時避免影響日後跟商業機構的合作機會?
有畫廊從業人員表示,販售手稿、習作等或許對作品之後在二手市場流通時,較不會影響到原作的售價機制。有藏家則認為,其實在藝起加油ART社團上的販售行為對藝術家職涯發展影響與否,主要還是看創作者對作品的質量有沒有把關,與販售的是否為原作沒有直接關係。藏家看見好作品見好就「收」是反映市場熱度,但創作者是否也能見好就收?
我們可以在社團上看到每位藝術家保護自己的方式。跟畫廊有合作關係的藝術家李承道,是這個社團中銷售成績相當亮眼的藝術家之一,在賣出作品的期間也收藏了三十幾件作品。藝術家表示,在這個平台推出限量版畫的初衷是作為推廣創作的概念,以不銷售原作為原則,作為保護既有合作對象與收藏客群的權益。年輕藝術家鄭崇孝則在參加事件時,也取得其合作畫廊藝星藝術中心的同意,並賣出一定數量的作品後停止販售。
與木木藝術有著友好關係的藝術家黃至正,也在賣出七件專為事件特別製作的系列小件作品之後,委由木木藝術處理這系列作品後續的行政與交易事宜,並且將價格調整為7500元(讓木木藝術收取部分的行政服務費)。經過藝術家與畫廊協調藏家之後,也得到了既有藏家的支持跟諒解。另外,與秋刀魚藝術中心有合作關係、交易社團上屢有佳績的插畫家可樂王,他在事件期間也委由畫廊販售定價為12,000元的限定版畫作品。
當然也有不是這麼愉快的例子,例如有中小型畫廊發現,以前合作過的藝術家把曾於飯博展售過的原作,以1~2折的價格售出。又或者是當下有實體展覽進行的藝術家,分別在展覽與交易社團上販售不同價格機制的原作。業者私下透露,這樣的行為實在只能勸導,也難以對其藏家交代,這時也只能希望藏家體諒藝術家的困難之處。
李承道作品〈東京夜未眠〉(限量版畫) ,無酸板畫紙,(限量20版不再版,親簽+鋼印),50x40cm,2020 。圖/藝術家李承道提供
黃至正特別為此次事件創作的作品〈處方箋15〉,紙本、墨水、複合媒材、金箔,29 x 21 cm, 2020。圖/藝術家黃至正提供
秋刀魚藝術中心近日販售的可樂王限定版畫作品。圖/截自秋刀魚藝術中心臉書

機構化的藝術產業機制,有何解?

機構化(institutionalize,或稱制度化)在精神病理學中,指的是病人在如精神病院這樣的機構裡待久了,在越來越適應機構生活的同時,也會降低其對外在社會的適應能力。我想藉由這樣的概念,來思考藝術產業機制在面向全球化策略時的一種癥狀,也就是藝術產業機制逐漸在機構化中、摒棄了與外部社會的交往模式。
「藝起加油ART」的成績,反映了藝術產業機制的機構化與僵化的市場規則,在面臨特殊時期時的困境。儘管管理層面並非專業,但在藝博會紛紛取消的特殊時期,藝術家們靠著社交平台,在三個禮拜內就達到了近兩千萬的銷售成績。這個時候同樣需要被紓困的中介組織與通路,卻難以在藝術產業的圈子中主動出擊。這個事件讓我看見的是,似乎藝術產業在面對非常時期的經濟震盪時,除了官方資源挹注的紓困之外,其實市場也有能力自主發起臨時性的活動改善困境,然而藝術市場上的畫廊與商業組織,大多卻因為產業機制的機構化癥狀,難以伸展出應有的彈性與機動性進一步籌組特別時期的交易活動。
當產業中的競爭者都朝向同一種國際化與機構化的、「產業成功學」式的前方時,這些民間產業中的創意策略、靈活度與彈性思維也因為產業機制的僵化而逐漸消失。或許我們應該試著去想像一種藝術產業的靈活度與機動性,以面對未來必定會發生的各種因特殊時期而造成的環境衝擊。

註1:詳見詔藝的文章〈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特別篇: 「互相賣,互相買!怎麼賣,怎麼買?」─ 買方篇〉與〈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特別篇: 「互相賣,互相買!怎麼賣,怎麼買?」─ 賣方篇

藝文紓困藝起加油ART藝術市場藝術產業機構化
REACTIONS
喜愛

10

好美

3

2

5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時事觀點

文化部「積極性藝文紓困補助」申請期限延長至10月6日

2021-09-22|撰文者:文化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