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馴國 | 吳權倫個展
2020-05-01|撰文者:採訪及文字整理文/吳家瑀
若說生活中一切物質與文化基礎,是人類至今努力開拓文明、尋求歸屬的表徵,那麼是否能夠藉由物質與情感逆向追尋,為此彼找到各自來處?2019年個展,吳權倫從個人對寵物的情感出發,連結動物馴養、物種培育、陶瓷收藏及交易史,接引台德兩地國族政治;《馴國》歷經漫長的醞釀與創作過程,揭露的不僅是曖昧不清的歷史遺緒,還有投向過去、當下與未來的批判反思。
藝術家 吳權倫 |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有限公司)
起源於生活中的小事
吳權倫的作品常常起始於生活小事。「呷布」是他在2009年收養的野狗,散步時常被問起品種,人們對寵物血統的執著,使吳權倫意外走進狗的世界系譜與建構邏輯。喜好收集鶯歌陶瓷老件的吳權倫,養狗後更加留意狗的造型陶瓷,對於鶯歌過往大量產製德國狼犬陶瓷撲滿的緣由漸生疑惑。這個未竟議題,直至吳權倫2017年到德國駐村,才因緣際會迎來完成計畫的天時地利。
狼犬陶瓷通俗氾濫、非屬稀罕,在學界乏人問津。回憶歷程,吳權倫笑說:「最好玩的是尋找鶯歌狼犬陶瓷背後的故事,過程其實是透過一種非常民間、庶民的方式」,藉助攀談老件攤商、尋訪藏家打聽消息,各種口耳相傳甚而天馬行空的說法拼湊線索。而面對資料龐雜,須取捨給予適宜觀眾的內容、權衡展覽規模的可見範圍,歷經許多掙扎與捨棄,吳權倫坦言《馴國》計畫形成充滿困難。
「馴」與「犬」召喚出的意義光譜
德國狼犬的馴育,牽引出德國國族主義、納粹種族優生概念,乃至猶太集中營與阿拉赫官瓷之間脈絡的糾結纏繞,使得「狼犬」從地方、鄉下,再到國家,具有不同的意義層次,這點吳權倫巧妙藉由英文同字異意的特性,呈現在展名「No Country for Canine」中;中文展名玩轉類似手法,《馴國》定名前夕,正逢台灣處於大選前充斥「亡國論」的選舉語言中,「馴」一字多音,其諧音使吳權倫聯想選舉左右國家未來存亡,因此「馴國」之名不僅包含人類對自然的馴化,乃至國家誕生、維運產生的各式限制規訓,同時隱含「尋國」抑或「殉國」的焦慮。
《馴國》配合空間以十字型交叉雙軸線佈局,作品〈當收藏成為育種–台灣〉安放在十字架頂端位置,由鶯歌狼犬陶瓷撲滿堆聚而成白色神壇,與盡頭另一端的歐洲狼犬陶瓷遙遙相望,揭開臺德兩地對話的論述基調;橫向軸線兩端各為一白一黑空間,白色展間子題「最白的白」,談論人對狗的馴化、育種、訓練,乃至文化意義和娛樂性質的轉化,最為展現戳刺國族議題的力道,它藉由展示納粹和軸心國日本圖像、陳列納粹陶瓷、考據和描繪純種德國狼犬,襯以場域的簡淨視覺,提煉暨折射出人類賦予給「白色」的集體欲望和記憶,一旁播放吳權倫與德國學者的對談,討論納粹意識形態與種族主義和德國牧羊犬育種之間的相似之處。與之相對,黑盒子展間將藝術家所想所思濃縮成兩支錄像,精簡陳述。
為呈現研究成果,《馴國》中使用錄像作為推動敘事、連貫思路的媒材,然而錄像對吳權倫來說是全新探索,不諳剪接、拍攝技術加上腳本困滯,讓他吃足苦頭,一開始陷入漫無目的四處拍攝,待到回工作室釐清,才逐漸理出敘事邏輯,從欲求精準按部就班到即興剪輯,打破他以往對影像製作流程的正規想像。
探尋事物的來處
《馴國》在錄像敘述中安插以「據說」開頭的障眼法,模糊相對肯定的考察結果和學說,意圖引發觀眾參與對話或挑戰知識的可能。吳權倫說,規劃展覽時,最害怕聽到「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這句話:嚴肅的主題一旦被說得輕巧,就難以認真對待。因此對色調格外走心,以黑白棕金藍統合《馴國》整體視覺,希望藉印象的植入使觀眾擁有記憶索引,避免展覽整體太過可愛而焦點模糊,從而有了重新檢視生活的心思。個展承載吳權倫近年觀察藝術圈以創作探尋淵源的好奇,也希望觸動觀眾的探尋之心,生活中種種事物、關係及局面的形成,多半其來有自,並非本就如此。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頒獎之後:獎項的分眾化與典範轉移─第18屆台新藝術獎後記
2020-06-18|撰文者:陳晞、王玉善4388
第18屆台新藝術獎揭曉及得獎理由,視覺、表演及年度大獎揭曉 再拒劇團《明白歌》舉重若輕吟唱沉重歷史獲年度大獎 三大獎反映當代社會議題
2020-06-07|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214
第18屆台新藝術獎揭曉: 再拒劇團《明白歌》獲年度大獎,陳以軒、《群眾》各獲視覺、表演藝術獎
2020-06-06|撰文者:陳晞4729
臺灣藝術家吳權倫、致穎 獲選倫敦戴芬娜基金會訪英駐村計畫
2021-05-03|撰文者:文化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62
北美館「藝術家個展系列II」─ 黃華真、吳權倫、張般源、陳郁文 關注境遇中的感知
2019-08-23|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639
不同屬性的藝文機構如何定位與生存?第22屆台新藝術獎國際決審講座側記
2024-06-13|撰文者:張家馨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