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0-06-18|撰文者:陳晞、王玉善

第十八屆台新獎(下簡稱台新獎)於月初落幕,年度大獎由再拒劇團《明白歌》奪下,「委託製作-陳以軒個展」與王世偉《群眾》各分獲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大獎。然而在前有紙風車劇團八里倉庫大火、後有罷免選舉時事的夾擊之下,會稍微影響藝術圈以外的民眾,對於此獎項的關注度,然整體來說,藝術界對此屆台新獎的關注度依舊有一定程度上的注目。
除了時事影響圈外人對於台新獎的關注度之外,筆者認為也與台新獎跨領域路線的自我定位,以及入圍展覽跟評選之間的比例有關。台新獎與跨領域藝術創作的學科化進程,一同從21世紀初發展至今(註1),若鳥瞰21世紀以來的獎助生態的變化,這會是當前獎項分眾化的必然現象嗎?

「台新藝術獎」前十年以獎勵當年度最具傑出創意表現,或最能突顯專業成就的視覺藝術展及表演藝術節目為主;每年頒發年度表演藝術大獎、年度視覺藝術大獎,及跨領域評選的「評審團特別獎」。第12至14屆(2013至2015年),因應當代藝術跨越疆界之趨勢,對當下社會現象的反思與驅動具豐碩能量之特質,改以不分類方式評選與給獎,授予五個獎項,其中包括一件「年度大獎」,第15屆起,顧及藝術類型本質上有其殊異,獎項調整為分類給獎,惟保留「年度大獎」不分類精神,以容納藝術創作更大的可能性與未來性。── 〈關於台新獎〉,台新銀行藝術基金會

典範轉移

在頒獎典禮會後,筆者訪問了決審委員與提名團代表,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表演藝術在跨領域中的創造力,並認為從台新獎看表演藝術的發展狀態,甚至可以看見表演藝術正在經歷的典範轉移。除此之外,視覺藝術創作過度的學院化,似乎也讓這些具有教授身分的評審們覺得過猶不及。
提名團代表之一的吳介祥教授認為,台新獎中獲提名與入圍的視覺藝術類展演,呈現了當前展演生態中過多的學院形式,然而這些展覽往往缺乏可被普遍感受或理解的易讀性。
「這樣的現象在評審圈討論過程中就有一點被呈現出來,譬如我們推了一些視覺藝術的好展覽,但當我們要介紹給表演藝術委員的時候,就會發現展覽空間如何安排、作品議題的易讀性以及創作的創造力等,對不同領域的專業者來說,都是理解創作的關鍵切入點,」 吳介祥說,「著重理論與資料太多的同時,忽略了展演性,使作品難以充分被表達。當視覺藝術的創作者要跟表演藝術創作者競爭時,就需要懂得如何在視覺、感性的表現上做的更易懂,這也是擴大觀眾的一種方式。」
「可以這麼說,表演藝術創作事實上正在經歷一個典範的轉移,跨領域表演對當代的表演創作者已經十分熟悉了。」 第十八屆台新獎決審委員、獨立策展人徐文瑞說。他作為觀察者,注意到台灣的文史社會脈絡作為當代性的許多藝術創作,正在台北之外的城市蓬勃發展著。
許多的得獎展演除了內容本身之外,更有場域性的考量,且都具有面相其文化歸屬的共通點。除此之外,創作者也逐漸在創作方法上,從學院「畢業」。
「視覺藝術創作者正離開原有過度學院式的做法,重新扣合到當代社會與文化之中,」 徐文瑞說。但這些接地氣的展演,依舊容易因為藝術界對南北藝文生態的注意力失衡而被錯過,例如許多原住民的視覺藝術創作展演也容易被遺漏。這反映了評論者與觀察者也需要回應時代的轉變,「視覺藝術圈,特別是評論圈,需要更接地氣。過度學院的規格化也導致創作跟書寫都越來越同一化。」

「去年的表現,還是有一種莫名的一致性,包括在內容上呈現,從昨天到也許七十年前,這種從人跟人、家族,社群還有社會,甚至是久遠的大歷史,包含了過去到現在,具有議題的研發,還有藝術創作的巨大能量」上述狀態讓評審們看到一種「世代的新態度」,黃明川認為該態度是一種「不再以嚴肅的態度,去面對嚴肅的議題,沒有標明絕對的立場,以面對真實的手法,開放給觀眾巨大的想像和解釋空間」的呈現方式。──決選主席黃明川致詞。〈第十八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側記〉。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 ARTALKS。

第18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現場。圖/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跨領域路線的自我定位

此屆視覺藝術四季共97檔展演活動的提名名單當中,有約五成是視覺藝術類別。然而最後決選的17位名單當中,視覺藝術則佔不到四成的六個名額。碰巧視覺藝術的六個入圍展覽都是1978-1985年間出生的藝術家。儘管以視覺與表演做為獎項的分類顯然依舊容易產生誤解,然而更令藝術界好奇的是,台新獎如何反映台灣跨領域藝術價值?
視覺藝術首獎「委託製作─陳以軒個展」恰巧回應了台新獎獎項分類的曲度,它兼具計畫型藝術、表演藝術與視覺錄像的形式,但不為形式與媒材所綁架。藝術家以接案創作者的生命經驗化為概念,邀請他所知與自己同樣身兼創作者與接案工作者雙重身分的朋友,一起在這個創作計畫中表演、共作,反思藝術生態的現實。
陳以軒(1982-)個展在展示時,以更積極的展呈設計多了一層對於觀眾進入作品概念時的思考,是筆者在回想去年曾參觀入圍決審的六檔藝術家時的經驗之後,認為此個展之所以獲得今年度視覺藝術大獎的原因之一。同時,作為一位視覺藝術創作者,其創作中的表演性甚至也提供了表演藝術界一種身體的想像(註2)
從計畫型創作到編導式的行為表演、最後成為多頻道錄像作品,甚至作為一種「關於乙方生存現實」的社會檔案,藝術家在鳳甲美術館個展的展示當中,將八個頻道圍繞成一個半封閉的丸型,人們必須進入這個被螢幕所包圍的空間場域中環繞感受作品。
在台新獎強調「突破框架」、「激發社會人文關注」與「跨領域」的評選標準之下,儘管入圍決審的視覺藝術展覽中有包含繪畫、複合媒材與現成物等不同媒材與形式的作品,然而展覽本身體現的多元觀點,在七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決選委員,衡量創作者本身的脈絡及展覽前後的組織運作呈現上,促使台新獎朝向獎助跨領域藝術的路線繼續發展下去。
在這樣的分類上,影像似乎成為了這兩種類別中必然出現的媒材。以獎勵創新、跨領域與人文關懷的台新獎評審條件,使純粹探討創作媒材和形式本質的創作與展演可能較難以角逐大獎。在19世紀後期浪漫主義以降、「整體藝術」(Gesamtkunstwerk)的跨領域藝術實踐當中,更強調展演計畫調度能力的展現。
「委託製作-陳以軒個展」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分眾化

在這屆台新獎中可以看到,以「展演」做為評選框架的話,是視覺藝術類別要在台新獎的競爭中需要克服的思維。這反映了當代視覺藝術展覽著重於對哲學、視覺文化與藝術史的探討,在製作籌畫的過程當中易缺乏更直接、普遍性的傳達力,而在對於展演的想像與可能性上,表演藝術也展現了更大的可能。
台新獎的評選機制與評選結果逐年的轉變,既反映了台灣藝術生態中藝術獎項多元化的現實,也反映了台北思維的跨領域藝術過度學院化的狀態,導致台新獎的關注度與分眾規模逐漸受到環境影響。但這並不一定是壞事,畢竟藝術形式呈現上的自由意志,伴隨著時代精神轉變,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常態,最終會在歷史中留下其專屬的定位。
也因此現今台新獎在提名委員中的整體比例上,較為自由且多元,使台新獎形塑出了一個自己的品牌特色。不過,無可避免的也讓較為傳統的媒材與探討形式本質的創作被排除於獎項之外,但依舊可以在入圍者當中看見台灣當代繪畫的未來可能性,此次謝牧岐(1981-)的繪畫創作個展「我欠你的畫」,在台灣美術史的繪畫脈絡中回望「台灣性」(註3),思考作為一位台灣當代畫家的身分與其繼承,梳理了文化認同及歸屬問題,同時也探討了繪畫在當代藝術中的發展趨勢。
「我欠你的畫-謝牧岐個展」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當大眾越來越了解台新獎與自己的距離時,必然會產生受眾結構的影響。除此之外,近10年來許多地方美展紛紛轉型為藝術獎之外,也有「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與「銅鐘藝術賞」等獎金規模可與台新獎對比的民間企業自辦藝術獎項,也讓藝術界對藝術獎項如何形塑當代藝術實踐與其趨勢,其關注的分流與分眾也產生更多元的期待。
不過,台新獎之於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影響力除了在獎項之外,更在於「ARTALKS」十幾年來建立起的評論書寫平台所影響的當代藝評體系之中,甚至也對於當代藝術書寫的普遍格式產生直接的影響。此種以台新獎為核心所發展出來的藝術體系,是目前其他獎項所難以取代的。
從此屆台新獎的評選結果與關注度中我們可以發現到,儘管台新獎依舊是指標性的民間當代藝術獎項,其當代跨領域藝術創作路線在這十八年來逐漸成為定局,在那些比較關注探討形式與媒材本質的當代創作的新興藝術獎項爭相吸引當代藝術創作者的同時,注意力分眾化的局勢必然發生。生存機會的多寡作為特定類別藝術實踐的消長因素,與獎助機制在詮釋當代藝術創作時的話語權,也將產生更多元化的位移。
 第18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三大獎得主與台新藝術基金會董事、評選委員合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註1:2002年台新獎開始設立,2006年高師大藝術跨領域研究所成立,2008年北藝大藝跨所、南藝大跨領域學程相繼成立。
註2:詳見孫松榮。〈持攝影機的即興室內舞 論陳以軒的《委託製作》〉。《PAR表演藝術》。323 期。2019.11。
註3:詳見張晴文。〈從「地方色彩」到「台灣性」的塑造──論謝牧岐作品中的文化特殊性再現〉。「承續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2019.05.29。

第十八屆台新藝術獎台新獎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機制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當代藝術訪談個展

【第21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 】三羽|蔡咅璟

2023-05-05|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馮馨4381

焦點新聞

美術館

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首度公開,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