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藝術家個展系列II」─ 黃華真、吳權倫、張般源、陳郁文 關注境遇中的感知
2019-08-23|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個展系列II」,開幕典禮合影(由左至右)藝術家張般源、藝術家陳郁文、藝術家黃華真、館長林平、藝術家吳權倫、 關注境遇中的感知。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2019年藝術家個展系列II」於8月23日(五)正式開幕,一舉呈現黃華真、吳權倫、張般源、陳郁文四位中青代藝術家作品。四檔展覽創作者各別對照自身與環境的關係,從後設認知的角度檢視當代生活境遇,試圖以更為全貌的視野關注境域中的感知。參展藝術家取材不同議題,透過其擅長的創作方式,多元呈現,恰如室內樂樂器配置屬性,四檔展覽各自獨立、彼此對照、交錯激發,擴大觀眾的感知維度。
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個展系列II」,視覺牆。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次藝術家個展系列II展出包含:
黃華真「曠野的溫柔」,引述《舊約聖經》 以色列民族在荒漠中漂流的故事,對照自身尋覓創作靈感的經歷,描述一個從瓶頸中煉淨自我、關注生命本真,持續向上前進的循環。
吳權倫「馴國」以台灣早期「狼犬撲滿」為起點,運用模具生產的物件,對應狼犬品種形象的演變過程,並藉由現成物、犬種與民族(日、德)等層層隱喻,展現動物與政治和文化輸出之間的緊密關連。
張般源探討「自我、人與機械及其殘餘」之間的共存關係,由雕塑與互動機械裝置的交互串連,傳達人處於當代網路場域中,對自身的文化傳統及機械行使權的拼接與再想像。
陳郁文透過沉浸式錄像裝置呈現「日常的虛構重建:虛與實的感知體系」,以非線性敘事及虛實物件相互滲透,鬆動觀者對日常事物的既定認知,延伸叩問關於身份認同的議題。
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個展系列II」─ 黃華真、吳權倫、張般源、陳郁文 關注境遇中的感知。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以「藝術家個展系列」聯合宣傳成立逾30多年的「申請展」制度,強化當代藝術創作發表平台的角色,豐富展覽之間交流與觀眾多元體驗。今年併合前兩年申請展精選計畫,兩系列共計推出8檔個展,聚焦呈現中青代藝術家多樣的創作能量。
北美館自7月起,依序推出台日韓女性藝術家「她的抽象」展、融合數學、物理學形上觀念的「池田亮司個展」及臺北獎首獎「黨若洪個展」,8月精彩呈現四位青年世代「藝術家個展系列II」,全館空間活躍著亞洲現當代藝術氛圍,開啟夏季藝術的新樂章,歡迎觀眾把握暑期尾聲,親臨現場感受。
【曠野的溫柔—黃華真個展】
黃華真,《FOUND》,2019,珍珠、大理石,108x247x10cm,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黃華真,「曠野的溫柔」展場圖,2019。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黃華真,「曠野的溫柔」展場圖,2019,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9.08.17─ 2019.11.03 臺北市立美術館3A展覽室
《舊約聖經》上記載,以色列民族曾經花費40年走一段實際只需11天的路程。40年裡,在一山頭不斷繞行而無法前進,路途的風景盡是曠野。曠野是失焦的迷途、煉淨的過程,亦是與自己及一切源頭相遇之處。瓶頸中的重複動作,或堆疊、或流動;或渲染、或拖曳;或敲擊、或打磨;或是細細密密的切痕;在持續循環熟悉的步驟中,淘洗每個步驟的執行與意義。一段時間過後的現在,想像中觸電般的花火仍未實現,卻得以更新眼光,看見沙塵中的微光。「曠野的溫柔」描述的,是一個向上前進的循環。
黃華真
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畢業,現為專職創作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曾在台灣、美國、南韓、香港、法國、義大利、芬蘭等地展出作品,並多次獲國內外獎項肯定,含高雄獎優選、臺南新藝獎決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義大利Open to Art國際陶瓷競賽決選、日本Art Olympia國際藝術競賽曲德益評審獎、香港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 決選等。其作品為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藝術銀行、澳洲白兔美術館等所收藏。
【馴國—吳權倫個展】
吳權倫,《當收藏成為育種─歐洲》,2012-2019,現成歐洲陶瓷、文件,空間尺寸。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吳權倫,「馴國」展場圖,2019。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9.08.17─ 2019.11.03 臺北市立美術館3A展覽室
臺灣早期狼犬撲滿的收藏是此展覽的起點。在臺灣,狼犬可能是隨著日本統治而來。狼犬過去多半在社會高層間飼養,因此長期帶有威權、高級的形象;或許也陰錯陽差地造成狼犬撲滿在往後逐漸開放的年代,變成一種廣受歡迎的獎品。在德國,狼犬品種的形塑過程與後續的應用,讓狼犬與德意志民族之間有著微妙的牽絆。此展試圖藉著層層隱喻,從陶瓷到狗,再從狗的品種對照人的民族,藝術家透過樸素的鉛筆繪畫、白瓷、黃銅、攝影和錄像,襯托他所收集的文物,以及它們本身所附有的訊息。
吳權倫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所碩士畢業,目前工作與居住於柏林與臺南。作品曾於臺灣、中國上海、德國柏林、法國巴黎、南韓首爾及光州展出。於2014年受邀參與台北雙年展。曾獲臺北美術獎優選、高雄獎優選、桃源創作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及文化部獎助。作品公共典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藝術銀行及韓國OCI美術館等。近期曾參與瑞士當代藝術雜誌《帕克特》「書脊計畫」。以及受邀前往柏林、首爾、祕魯等地駐地研究和創作。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Sapphire as Foundation 靛藍之約》黃華真個展 從不自由到不徬徨的心與新境
2022-04-01|撰文者:林侑澂9639
THE 201 ART:陳建榮、高雅婷、黃華真聯合展出「A ROOM 誰的房間」
2017-09-17|撰文者:林鈺芸18422
臺灣藝術家吳權倫、致穎 獲選倫敦戴芬娜基金會訪英駐村計畫
2021-05-03|撰文者:文化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93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26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04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