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人物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策展時事觀點

以策展與另類知識,在建制化的世界中游擊─立方計劃空間的「測繪十年」之前,與之後

立方計畫空間鄭慧華羅悅全孫以臻策展

2020-06-23|撰文者:陳晞

對許多當代藝術的專業者與學習者而言,立方計劃空間的展覽是不容錯過的。十年來他們以策展與研究到國內外不同的美術館與畫廊合作打游擊,與國際藝術策展網絡也總是頻繁交流,可說是台灣獨一無二的策展型非營利空間。對立方計劃空間來說,策展作為一種另類知識的方法學,是去回應當前許多難以被現有學科體系分類的內容,以及實驗性質高的文化藝術實踐。也因此,那些沒有被學科化的知識,或是難以在現有的單一學科內產生多元討論的議題,都透過研究策展,在立方所策劃的展覽集結。
此次「測繪十年:立方計劃空間十周年募款展」展出的作品及七位參展藝術家,都曾經與立方具有緊密的合作關係。
例如帶來作品〈克里斯計劃II〉和〈序:To the Party〉、近日入圍第十八屆台新藝術獎的藝術家區秀詒(1978-),她與李傑(1978-)都在立方計劃空間舉辦過創作計劃發表的個展。在這次展出中,李傑更帶來於香港國歌法宣布生效當天所做的數位影像作品〈Sing an anthem.〉。受邀參加立方計劃空間策畫的跨國巡迴策展「現實秘境」的藝術家侯俊明(1963-)展出1996年香港回歸前所作的〈香港罪與罰〉版畫作品;入圍「Hugo Boss 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在策展人許芳慈於立方客座策展中舉辦個展的柬埔寨藝術家萬迪‧拉塔納(Vandy Rattana, 1980-) 展出經典作品〈炸彈池塘〉;中國藝術家鄭波(1974-)帶來2016年受立方計劃空間邀請於台北蟾蜍山進行駐地研究發展的錄像作品〈蕨戀3〉與手稿新作〈Movements〉;在立方計劃空間的研究大展「造音翻土」中展出的鄧兆旻(1977-)〈這麼多年過去〉,以及曾經策劃「拆除前夕」論壇而與立方合作的的陳界仁(1960-)帶來作品〈十二因緣一生I〉。
這些作品對於歷史的態度,也呼應立方計劃空間在這檔展覽所欲探討的主題:從非營利空間與當代藝術策展團隊的角度,去「測繪」出近十年來的時代狀態與變化。
「測繪十年:立方計劃空間十周年募款展」展場:左起鄧兆旻作品〈這麼多年過去,〉(局部,2019)、李傑作品〈Sing an anthem.〉(2020)、侯俊明作品〈香港罪與罰〉(1996)。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立方計劃空間十周年募款展「測繪十年」開幕合影,左起工頭堅、羅悅全、鄭慧華、TKG+藝術總監吳悅宇、忠泰建設副董事長李彥良。圖/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十年之前

在千禧年之後,政治、社會空間、環境和經濟與技術都經過了一個大的時代轉折。對許多人來說,〇〇年代是後解嚴社會與文化重新被型塑(formation)的十年。那十年間,台灣除了邁向全球化時代之外,藝術高教的建置也趨於完整,更有解嚴之後藝術市場的成長與變化等。以台北來說,還發生了劇烈的都市仕紳化。
當年華山酒廠從藝術特區轉為BOT經營的文創園區,只是其中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房價自SARS的暴跌之後暴漲,受到中國當代藝術隨著其國家發展而崛起所影響的外溢效應、村上隆提出超扁平美學連帶激起的市場現象,以及歐美當代藝術資訊的影響。面對仕紳化、建制化與資本化逐漸開展的時空背景,許多的藝術實踐面相是嘗試著與社會空間交往的實踐。
承接著九〇年代的兇猛與實驗,臺灣當代藝術與文化在新世紀面臨的城市發展,是立方計劃空間於2010年成立之前,空間創辦人鄭慧華羅悅全所面臨的環境。他們的職志脈絡,也可說是X世代台灣藝文工作者們的縮影。

「九〇年代時,台灣逐步進入全球化時代。對我們這代約莫在七〇年代左右出生、在九〇年代完成學業出來工作的人來說,解嚴後是最生猛的年代。而九〇年代末網際網路的普及、大型展演風潮使藝術交流、展覽可以更快速地在國際間往來,還有所謂科技性媒體與生活工具的發展,讓大家一邊摸索,一邊想去嘗試不同的東西。也因為空間解嚴還有都市化發展,在九〇年代到兩千年初,許多的當代藝術思考多是省思都市化與現代性的面向。」──鄭慧華

立方計劃空間十周年募款展「測繪十年」開幕合影,左起鄭慧華、學者鄭陸霖、藝術家鄧兆旻、羅悅全、就在藝術空間總監林珮鈺。圖/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一位斜槓的聲響文化研究者與一位獨立策展工作者,到了2010年創辦立方計劃空間。鄭慧華回望這十年的空間營運說道,起初動念雖然主要是在策展空間需求上,然而當組織營運逐漸成形之後,就需要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與方向。
「這時候就已經不是個人策展的問題,而是立方作為一個公共平台,應該承乘載甚麼樣的意義與聲音。」鄭慧華說。在前幾年的展覽規劃中摸索,他們有意識地一方面與既有的藝術空間合作,同時也思考著如何保持自己的獨特性。例如他們獲得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造音翻土」展覽,即是與高雄美術館、北師美術館等大型展館合作的成功案例,而立方計劃空間在以策展實踐另類知識生產的形象,也在這次展覽中確立起來。
開啟「造音翻土」這項台灣聲響文化研究的動機,其實有很大部份來自於與他們從九〇年代到〇〇年代的生命經驗。立方的共同成立者羅悅全表示,在這段十多年的時間裡,他歷經了台灣聲響創作領域的眾聲喧嘩,從地下音樂、電子音樂、噪音等領域的創作者時有往來,不分彼此,到後來趨於成熟卻又紛紛自立門戶,獨立音樂、電音舞曲、聲音藝術開始壁壘分明。這樣的演化歷程受到許多內部與外在的因素所影響噪,例如國際唱片公司進入台灣音樂產業、觀摩國外藝術家來台演出的機會增加、聲響創作進入藝術學院場域。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場。圖/北師美術館提供
「九〇年代常說的『另類』、『地下』、『實驗』等等概念和談法,到了2000年之後就失效了,因為這些聲響實踐形式已在各自逐漸分明的領域長出自己的談論方法,不像以前那樣可以輕易地一概而論。不過,我們覺得九〇年代那種混在一起的談法雖然粗糙,但其中仍存在一種彼此相互刺激的能動性,而這種能動性在現今這個類型清晰時代已越來越稀薄。要如何把九〇年代聲響實踐那生猛的能動性找回來,是我們立方成立之初為自己定下的目標。」羅悅全說。
立方團隊從不同的文化領域去找尋資料,進一步歸納不同聲響實踐在當時出現原因與生存環境。「我們慢慢找到一些話語和概念,像『聲響文化』、『聲音治理』、『聲音機器』、……..等等,去辯證地重新看待日殖時代至2000年代後的歷史,從這個角度部分來建立出一個共享的知識庫,試圖在此之上拓展出討論聲響實踐的新方法。」
在立方策畫「聲音與時代」系列講座與展演、「造音翻土」以及後來的他主編的「聲軌─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網站,可說是十年來最具有完整脈絡探討台灣聲響文化的研究計畫。而在2019年由羅悅全與立方的策展人孫以臻共同策劃的「話鼓電台」,則可說是立方計劃空間對於聲響實踐向前推進的另一階段。這種透過策展,釐清聲音與文化環境彼此之間的脈絡的過程,就如鄭慧華所說的,「運用策展作為一種方法學,去建立這些另類知識被實踐的方式」
2016年展覽「現實秘境」於TKG+展出記錄。圖/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在立方計劃空間的十周年刊物中,團隊以研究計畫、國際交流、實驗平台、駐地研究與創作與出版等分類細數十年來的實踐,翻攝自《立方計劃空間十周年2010-2019》。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十年之後

「這十年下來,我們發現雖然經營非營利空間很困難,但並非不可能。」細數這十年來的成果,鄭慧華說。在非營利空間的藝術贊助還尚未成為普遍慣習的環境裡,一路上支持的贊助者雖然還不多,但臺灣當代藝術世界也因為這些少數的贊助者而有了更多元的風景。立方計劃空間透露出台灣當代藝術場域中少見的積極態度。
作為一個始於一零年代的台北非營利另類空間,立方的策展實踐似乎填補了一部份台灣當代藝術體系建制化以及策展成為時尚的風潮中,在研究與發展上所欠缺的長期主義的理念。攤開立方十年來的歷年展覽,我們可以清楚發現展覽之間在特定議題上的延續和推進。
這或許與他們的空間和人力上的限制有關,立方計劃空間雖不具備協會組織或是大型藝文機構的資源網絡奧援,但立方的展覽策畫總能「以時間換取空間」,把計畫切割為數個階段,拉長執行時間,使小型團隊能在這其中發揮出彈性與機動性的優點。今年新開幕的「立方7F」,則是這個前線游擊部隊的基地台之一。將空間與五人編制的團隊潛力發揮到極致,直到現在立方已然讓它成為台灣與國際在獨立策展的前線交流中、重要的平台之一。
空間策展人孫以臻策劃的展覽「人造單位」於立方7F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區秀詒,〈克里斯計畫II:If the Party Goes On〉。圖/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我們可以做頗具規模的合作,也可以做很精實的小型展覽。」鄭慧華說,在過往與國際的合作經驗中,都是以內容為主要考量,而組織機構的大小則是其次。「比如說過去五年中,我們跟盧森堡卡西諾當代藝術中心(Casino Luxembourg - Forum d'art contemporain)進行三次的雙向交流。當我們與對方在藝術的看法是可以溝通的,也有研究興趣上的共識的時候,那後續就會產生很多好的合作。」
與紐約國際獨立策展人協會(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 簡稱ICI)) 的合作也是如此。ICI會將他們認為適合的策展內容推薦給國際上適合的空間去執行,但不執著於推薦給大型機構組織。也因為策展方向上的共識與對話,立方與ICI長期以來都建立著彈性的合作管道。思想內容終究還是國際連結的意義主軸。
除了國際交流,在另類知識生產的實踐上,立方也正醞釀新的想法。而這也是空間策展人孫以臻近年來於立方的策展實踐。孫以臻從協助執行「聲軌」資料庫與「現實秘境」的展覽執行後,目前在立方以空間策展人的身分策劃了「最小共存單位」與、「人造單位」系列展演,以及2020年學實學校「不死之軀——續命術、數位替生與賽伯格」系列講座,在立方的展覽與研究當中,開闢了新主線任務。
立方計劃空間的策展人孫以臻為她所策的《人造單位》進行導覽。圖/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生命科學背景的孫以臻,轉而探索跨領域藝術,也是因為認識到,自己專注的議題中的哲學問題,在現有的學科框架中鮮少被討論。對她來說介於不同專業知識之間,還有一些很難在既有的領域中定義與研究的另類知識,當代藝術策展正是一個可以研究另類知識的開放式方法。
「甚麼東西可以被稱為另類知識,應該要回到它原本的生產過程,」 孫以臻進一步說,如果我們認同知識在未來是一種最主要資本,那我們就需要重新去反省知識生產的方法和過程。「過程改變,才能改變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改變,才能改變權力關係。」而「最小共存單位」便是以策展作為方法,從社群討論衍生出對生產過程與生產關係的討論;至於學實學校,則是嘗試以長期程的系列講座/工作坊,進一步將藏於不同學科之間的另類知識外顯,並逐步地讓更多人接納與討論。長遠來看,另一個任務則在於以跨領域的另類知識作為我們面對在地性問題的方法。
「以另類知識建立差異,目的並不是為了與所謂『機構』或『系統』產生對立,而是為了承認你是這個生態系中的一員。作為生態系中的一員,我們的責任就在於做出多元跟差異。」孫以臻說,「把差異做出來,其他還在成長的人就會知道,對於未來其實可以有很多想像。」
作為非營利空間、作為另類知識的孵化器,也作為策展的前線游擊基地,立方計劃空間十年來逐漸開始培力新世代策展工作者。它們將空間與小團隊潛力發揮到極致。直到現在,已然成為台灣與國際在獨立策展的交流中、最重要的前線平台之一。
圖/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測繪十年─立方計劃空間十周年募款展
展覽日期|2020年6月13日-6月27日 ; 7月22日-8月29日 (*6月28日至7月21日休館)
展覽時間 | 週三至週六,2-7pm
展覽地點│立方7F
展覽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參展藝術家│侯俊明、陳界仁、鄧兆旻,李傑、區秀詒、萬迪拉塔那、鄭波

立方計畫空間鄭慧華羅悅全孫以臻策展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策展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從「物」探索人們的集體記憶與情感

2023-07-06|撰文者:財團法人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立方計劃空間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