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特展策展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 以催眠作為觀影儀式 帶你出神不出戲

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TIVAANIMA錄像藝術鳳甲美術館

2020-10-16|撰文者: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自2008年起由鳳甲美術館創辦以來,以雙年展的形式,持續捕捉當代錄像藝術最新趨向,並回應臺灣當代藝術的現狀。歷經十餘年的創新突破,如今已在國際當代藝術中逐步累積聲量,歷屆策展人皆向影像提出質疑及挑戰各種不同的可能性。
今年展覽首度跨機構合作,由鳳甲美術館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共同舉辦,邀請到獨立策展人林怡華、C-LAB策展人游崴擔綱策展,在展覽主題上嘗試將視覺觀影經驗拓展至其他感官的影像體驗,並試圖透過作品重新打開美術館的既有空間,同時利用C-LAB非正規場域特質,呈現影像與多樣化空間互動的流動性。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策展人游崴(左)與林怡華(右)。圖/C-LAB提供
C-LAB於今(15)日舉行C-LAB年度展覽「Re: Play操/演現場」與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聯合記者會,執行長賴香伶於會上表示,作為扶植文化實驗與實踐的場域,C-LAB長期致力於支持藝術家創作與展演映的公共化,並積極推動國際交流與跨機構合作,今年與鳳甲美術館共同舉辦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更是令人期待的盛事。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董事長邱再興也提到,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自創辦之初無人問津,發展至今已成國際上具代表性與知名度的展覽,今年亦秉持著推廣藝術的初心,與C-LAB首度攜手合作,希望邀請更多民眾前來欣賞藝術,看見人類近於本能的創作渴望。

700多件作品參與,徵件數量破歷年紀錄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延續過往機制,除了邀請製作之外亦結合了國際徵件,共收到超過700多件來自全球各地創作者之錄像作品參與,數量突破歷年紀錄。展覽場地也將橫跨鳳甲美術館與C-LAB美援大樓展演空間,以雙展場的規模及多樣的空間脈絡,帶給觀者全新的感官經驗。兩個展場除了呈現共計20件錄像裝置、動態影像作品之外,自12月8日起,另有6部作品也將以「放映單元」的形式,在C-LAB中正堂展演空間進行固定場次播映。
台灣藝術家吳梓安作品《少女的祈禱》(A maiden’s Prayer)展區。圖/C-LAB提供

以催眠作為一種觀影儀式為起點,邀請觀眾體驗出神狀態

本屆主題「ANIMA阿尼瑪」,從「催眠作為一種觀影儀式」的概念為起點,讓觀眾跳脫習以為常的觀影模式,以影像的催眠性,打開新的感官來面對影像作品。展覽中不少作品涉及夢境、奇想、幻覺、潛意識,但策展人強調:「相較於一個由作品內容交織而成的主題展,ANIMA更是一個從觀者角度出發的展覽,關乎觀看的方法,圍繞著腦中的成像,以及觀影過程中如催眠帶來的出神狀態」。重點並不是消化影像中的資訊,而是通過影像帶給我們的特殊感官經驗,洞見潛藏作品背後的真正話語。
「anima」一詞在拉丁文裡意指「生命」或「靈魂」,以此為展題,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邀請觀者以鬆散的注意力,探索影像帶給我們那幽微又難以言明的感知經驗,如同參加一場催眠儀式,在清醒與出神的中介狀態下,進而窺看腦內播映的流動影像,並刺激我們思考,當影像巧妙地逸出我們習以為常的實體世界時,那些存在於夢境、幻覺、潛意識與記憶殘片中的視像究竟會是什麼?
波蘭藝術家Katarzyna Kozyra《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展區。圖/C-LAB提供

包含全新委託創作之26位藝術家參展,首創雙展場展出

針對此展,臺灣藝術家牛俊強、李基宏、林冠名、劉玗將帶來全新的委託創作。活躍於國際藝壇的幾位重量級藝術家如史丹.道格拉斯(Stan DOUGLAS/加拿大)、卡塔茲娜.科茲拉(Katarzyna KOZYRA/波蘭)、賽爾.弗洛伊(Ceal FLOYER/英國)等,則將展出他們晚近的重要影像作品。其它參展藝術家還包括米海伊.格雷庫(Mihai GRECU/羅馬尼亞)、朱拉亞農.西里彭(Chulayarnnon SIRIPHOL/泰國)、吳梓安(臺灣)、澤拓(Hiraki SAWA/日本)、阿勒西.德米特耶夫(Alexei DMITRIEV/俄羅斯)、陳芯宜(臺灣)、艾伯.加西亞—阿爾索里斯(Albert GARCÍA-ALZÓRRIZ/西班牙)、小泉明郎(Meiro KOIZUMI/日本)、瑪利亞.茉莉納.裴羅(María MOLINA PEIRÓ/西班牙)、史蒂法諾.米拉利亞(Stefano MIRAGLIA/義大利)、羅瑟拉.尼希歐(Rossella NISIO/義大利)、尼可拉斯.普羅沃斯特(Nicolas PROVOST/比利時)、班.瑞佛斯(Ben RIVERS/英國)、露絲.沃特斯(Ruth WATERS/英國)、葛納.韋藍德(Gernot WIELAND/奧地利)、忻慧妍(YAN Wai-Yin/香港)、許芷瑋(HUI Gi-Wai/香港)、陶輝(中國)、林延昭(臺灣)等共計26位藝術家。
日本藝術家澤拓作品《Platter》展區。圖/C-LAB提供

延伸至展場外的公眾參與和跨機構合作

作為展覽的延伸及暖身,一系列名為「ANIMA Sessions 阿尼瑪療程」的共學課程自7月已率先起跑,橫跨展期至明年1月。以「調度真實」為主題,透過講座、工作坊、演出與不同性質的主題導覽,從意識與機器兩層面,探索超越視覺經驗的影像,以及影像與幻覺之間的模糊界線。藉以突破展覽靜態的框架,引入更多的公眾參與及知識交流。
除了於鳳甲美術館及C-LAB的實體展覽之外,此展亦有兩項跨機構、跨平台的計畫,首先是與「Giloo紀實影音」合作的一系列放映企畫,除了在9月27日引進今年柏林影展長度六小時的話題之作《DAU:退變》(DAU. Degeneration)於C-LAB中正堂播放之外,展期間也在Giloo紀實影音網路平台上,推出線上放映企畫,共選出10部具日常魔幻的紀實影片串流播放(包括一部展覽中的作品)。其次,展覽也特別與毓繡美術館串連,選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週末推出ANIMA巡迴放映,自參展作品中選出部分作戶外及室內播放,連同舉辦策展人講座,讓中部的藝術愛好者也能體驗展覽內容。
英國藝術家Ben Rivers作品《現在,終於!》(Now, at last!)展區。圖/C-LAB提供
▍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
展期|2020.10.16–2021.01.17
策展人|林怡華、游崴
地點|鳳甲美術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鳳甲美術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合作單位|Giloo紀實影音、毓繡美術館
TIVA官網請點擊此處
展覽主視覺。圖/C-LAB提供

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TIVAANIMA錄像藝術鳳甲美術館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2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特展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參展藝術家名單出爐

2020-07-09|撰文者: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