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7|撰文者:林暄涵
托爾斯泰終其一生寫作,努力傳播他的人文主義思想以及盡力接近真實生活的理念。岑龍的創作與他有著異曲同工的意味。托爾斯泰認為:「藝術就是情感的表達,最好的藝術要表達的情感是宗教的,是將全人類相連的情感。」他在這裡所說的「宗教的」,並非意指為宗教服務為目的的藝術表現,而是推崇十八世紀米勒的〈拾穗〉這類的作品,他認為這樣的繪畫是平易近人,但又在不經意中將宗教的信仰顯露無遺。托爾斯泰肯定這樣的藝術是真正的藝術。
岑龍,遠山(Far Away Mountains),120x160cm,2015年。圖/涵藝術提供
在這裡,我想談一下岑龍的〈遠山〉(2015),一望無際的貧瘠田野上,牧羊女輕撫山羊,溫柔的給予愛憐。人類和動物相互依偎的情感,在浩瀚的廣袤空間中緩緩道來,畫面的構圖賦予牧羊女如史詩英雄般的形象,同時將這一瞬間的愛的交流凝聚在畫中,很令人感動。我相信這就是托爾斯泰所提倡的藝術必須是「宗教的」的意思,也就是藝術本身必須是具備能夠傳遞宗教帶給人的仁愛精神,透過堅定的信仰讓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克服困境,無所畏懼。岑龍的繪畫在這裡傳遞的是一種跨越宗教形式的良善與愛的力量,我相信,如果是本身具有堅定宗教信仰的觀眾應該能夠從這幅畫中感受到一股來自浩瀚宇宙的關愛,進而淨化自身心靈,得到安慰。
岑龍,祭海(Ritual by the Sea),50x100cm,2014年。圖/涵藝術提供
岑龍的作品〈祭海〉(2014)中燒香祈求上蒼保佑出海的丈夫早日歸來的漁婦,徬徨無依的心靈因為對神明的信仰而獲得慰藉,並產生勇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安。托爾斯泰認為好的藝術表現,應該不是只有情感的流露,而是情感的傳遞,同時這情感的傳遞必須是樸實不做作的,在不經意中令人感動⋯⋯
我因為自身深受岑龍的繪畫所感動,所以致力於推廣他的藝術。儘管他的作品在當代藝術裡很難被定位,但我認定他的繪畫傳遞了崇高的精神價值,是現代人必須灌注到心靈深處的養分,更是一種等同於宗教高度的藝術表現。這十多年來我研究他的各個時期的繪畫風格、技法表現,並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品行修為和愛好,莫名其妙的,我總感覺他的藝術思維和托爾斯泰在十九世紀所提出的藝術論點不謀而合。托爾斯泰認為:「偉大的藝術作品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是通俗易懂的⋯⋯」
岑龍,太陽之子(Child of Sun),120x120cm,2014-2016年。圖/涵藝術提供
〈太陽之子〉這一幅經典作品原先是2014年初完成,爾後經過數次修改後終於在2016年確定滿意完稿。構圖簡潔有力,金黃色的高原地上矗立著一個從出生就註定一生耕種的男孩。畫中負犁男孩的眼神,將觀眾的思緒拉到很複雜的境界,到底他在想什麼,而他的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背負著的犁又有另外一個隱喻,像是人生的十字架,一個無法擺脫的命運。岑龍總是使用最樸實的筆法和最簡潔的色彩,來勾勒最平凡的勞動者的樣態,但他的畫作在通俗易懂的表層下,埋藏的是很深刻的精神意涵。
岑龍,歸途(The Path to Home),200x120cm,2018年。圖/涵藝術提供
記得剛認識岑龍時,他曾說:「我希望我的畫看起來很平凡不起眼,但是觀眾看久了後會進到畫中,也許是笑也許是哭,但是都是深受感動的⋯⋯」這些年來,我的確接觸過許多深受岑龍作品感動的觀眾,有人在畫前落淚,有人在畫前思索生命的真諦,也有如我般之人,因深受感動而努力不懈推廣他的藝術。真摯而偉大的情感總是在平凡的一瞬間表露出來的,尤其是母愛。〈歸途〉(2018)同樣令人動容,雷雨即將來臨,母親帶著孩子趕緊回家,儘管身上背負沈重無比的麥稈,但她依舊努力照顧孩子為生活奮鬥。站在畫前,可以感受到山雨欲來前的緊張,以及麥稈沈重的負荷,母子看起來是弱小卻強壯的,而上方的光線帶來的是上天的光。
托爾斯泰對於藝術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那就是:不為藝術而藝術,他認為這樣才是真正的藝術表現。這一點和現今的當代藝術的追求是截然不同的。「為藝術而藝術」是許多藝術家的追求,為了藝術表現而創作藝術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岑龍卻是不為藝術而藝術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不刻意的為了藝術創作而作畫。他自小喜歡畫畫,所以他畫畫。因為希望自己的繪畫能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能不愧對他深愛的父母,所以他努力的追求自己的繪畫成就。但他從不追求自己在藝術史上的流派定位,也不往當代藝術的流行性靠攏,他只想為了他愛的人和他所愛的人而畫,他只想透過他的畫作散播愛與希望、力量與勇氣。我不禁想起認識他的這許多年來,我的確從未曾聽過他稱呼自己為藝術家,總是謙虛的說自己僅僅是一個畫家而已。這樣的他,對我來說是一位拿著畫筆的修行者,返璞歸真的哲人⋯⋯
REACTIONS
2
1
1
0
1
熱門新聞
1
台新藝術獎三大得主揭曉!黨若洪「高枕無憂的你」歷屆來首次由平面繪畫展覽獲年度大獎
新成立的衛山拍賣「2023春季拍賣」,由眾多當代潮流藝術作品領銜!
木頭、金屬、自然與工業:泉啓司木雕作品,在對比中取得的平衡關係
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徵件總獎金兩百萬元 ! 即日起至7/31開放線上報名
藝術界大師雲集高雄! 高美館《播種者—2023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即日起登場
2023 第四屆WHATZ藝博啟動,再次感受「藝博策展」的無限可能!
橫山書法藝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共同策劃「榜書」展 重磅呈現歷代拓本書跡與當代書藝風采
郝世明與水墨的無限生機 異雲書屋推出《青山青——郝世明個展》
在現實與虛幻之間,演化出多面的藝術樣態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迌花弄春風 》2023林英玉/展
2023 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呈現當代藝術的多重宇宙 5/26 - 5/28 盛大開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涵藝術以「三個主題式策展」探討美學感知上的永恆的靈光【2021 ART TAIPEI 專題】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21-10-05|撰文者:涵藝術/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