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藝廊當代藝術訪談個展

凝視蔡尉成的《觀物.取象》 感受風雲雕塑探詢的平衡與自由

大雋藝術蔡尉成觀物.取象風雲系列雕塑

2020-11-06|撰文者:林侑澂

蔡尉成,《借膽》,60 x 60 x 125 cm,不鏽鋼,2020。圖/大雋藝術提供
從蔡尉成雕塑,可以感受到他細緻的洞察力與表現力。然而無論是身處何種角色,藝術家的實踐最終還是回歸到了人本思考。系列作品將風、雲和人三項元素在作品中相互疊加、揉合,以詼諧可親的造型,傳達內心真實的感知。凝視《風雲系列》,會看見藝術家時而疏闊、時而執著。時而如大山大河、時而如風輕雲淡的內在世界。在討喜的造型中,寄託了層次豐富的詩意和靈性。
蔡尉成,《風了》,90 x 40 x 52 cm,青銅。圖/大雋藝術提供
立體藝術的領域,經常講求虛實空間的相互運用,也就是在看不見的空間也進行著敘事。這樣類似水墨畫留白的氣韻思維,讓作品不再侷限於造型,而是更全面地與環境形成了聯繫。
幾乎要被風帶著走的作品《風了》,尺寸不大卻蘊含了巨大的力量。人物的造型就像是被狂風颳向遠方一樣扭曲、誇張化。讓觀者感受到看不見的風,正真實地作用在了人物身上。如同身於世間的人們,總是經歷著未知的際遇或身不由己的壓迫。仔細觀察,人物的雙手被完全抽象化,同時又像是正企圖抓取什麼、爭取什麼。越大的目標象徵著越艱難的過程,當未來總是未知,最終的依靠還是那個努力不懈的自己。此作反應出人們需要「擁有」的本能,表現每個人對於不同的渴求時,相通的那一份執著態度。
蔡尉成,《天雨》,83 x 40 x 68 cm,青銅。圖/大雋藝術提供
在下雨天奔跑、躲雨的作品《天雨》中,藍天白雲的用色相當直觀,近觀時卻察覺到漸層與斑駁,帶來了一份陰雨天的氣息。抽象的流雲像是來自天空的大手,由上而下壓制了人物。也像是人物舉起手的軌跡,由內而外保護了自己。同樣的造型承載了迥異的解釋,端看觀者心境而具備了雙重意義。
雲的造型同時來自於外在與內在,像極了每個人的生命中,遭受到的種種矛盾。面對著這些需要抵抗、克服的困境,讓生命有了豐富的樣貌、造就了個人和群體之間的複雜關係。此作從蔡尉成的個人經驗出發,去除了單一辨識性,形塑出精神上的共感。試圖向觀者們傳達著「即便淋了雨,也要朝著晴天向前走」的想像與投射。
蔡尉成,《共好》,30 x 33 x 60 cm,青銅,2020。圖/大雋藝術提供蔡尉成,《同在》,50 x 26 x 42 cm,青銅。圖/大雋藝術提供
一檔展覽策辦,需要統籌不同的子題在其中。《觀物.取象》裡尺寸較小的作品《共好》和《同在》就並非完全討論力量和意識的運作,而是在可愛的造型之中,表達關乎人際關係的觀察。《共好》的人物伸出小指打勾勾,象徵著約定。作品名稱也藏著台語「講好」的諧音。而《同在》以象徵力量的獅子為題,呈現布幔中三個角色一起舞獅的造型,詮釋著團隊運作「相信才有力、 猜疑就會分崩離析」的重要價值。
兩件具有明確互動性的作品,從人與人的合作出發,延伸討論著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共生共存。以不同的視點敘述著「唯有更無私的互相支持,才能朝著更好的未來前進」的真切想望。

大雋藝術蔡尉成觀物.取象風雲系列雕塑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2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