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撰文者: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環境開發跟保護,是本次策展計畫的命題。我希望透過藝術創作,可以讓更多人意識到,究竟該怎麼對待我們共同生活的這片土地。不只是喊口號,讓更多人一起去好好看待台灣這片土地。— 杜逸帆 Talum Isbabanal
布農族策展人杜逸帆從事劇場創作10多年,亦長年深入前線製作新聞,有感當代社會最迫切和必須面對的,正是土地和環境議題。他將親身入住部落,從觀察與和族人相處之間,直面我們與礦下族人的距離。
擅長說故事的杜逸帆,也將藉由實地田野調查及過去新聞採訪資料,創造虛實與紀實交雜的故事文本,並提煉文本,設計出破題、提問等引發思考的文案,融入於展覽中,引領觀眾進入展場,從中理解和面對真相。策展計畫試圖將亞洲水泥公司和鄰近部落的土地議題,轉化成童話故事和物件劇場演出。使觀眾感受生活在礦場下的人類處境。也將展出影像和文字紀錄。
策展人
杜逸帆 Talum Isbabanal 布農族
生於1980年,父親是高雄的布農族人,母親則是台北的閩南人。畢業於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之後赴法國Philippe Gaulier國際劇場學校以及德國Familie Flöz弗洛茲面偶默劇團,學習面具、通俗劇及諷刺劇。集編劇、導演、演員、新聞記者專業,不僅在劇場界耕耘,更長期投入原住民新聞議題的攝影工作。
近年新聞專題《石版屋的消失與重生》獲得2016年「卓越新聞獎—電視類專題報導獎」;《日月潭的能源轉型之路》系列報導入圍2019年「曾虛白新聞獎暨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劇作《女孩》獲得2019「台北藝穗節」佳作獎,是個擅於說故事的影像及戲劇創作者。
現在他與妻子持續關注並記錄台灣原住民族群在城市與部落環境的生存現況,這些議題都成為他往後的藝術實踐。
REACTIONS
1
1
0
1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