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撰文者: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環境開發跟保護,是本次策展計畫的命題。我希望透過藝術創作,可以讓更多人意識到,究竟該怎麼對待我們共同生活的這片土地。不只是喊口號,讓更多人一起去好好看待台灣這片土地。— 杜逸帆 Talum Isbabanal
布農族策展人杜逸帆從事劇場創作10多年,亦長年深入前線製作新聞,有感當代社會最迫切和必須面對的,正是土地和環境議題。他將親身入住部落,從觀察與和族人相處之間,直面我們與礦下族人的距離。
擅長說故事的杜逸帆,也將藉由實地田野調查及過去新聞採訪資料,創造虛實與紀實交雜的故事文本,並提煉文本,設計出破題、提問等引發思考的文案,融入於展覽中,引領觀眾進入展場,從中理解和面對真相。策展計畫試圖將亞洲水泥公司和鄰近部落的土地議題,轉化成童話故事和物件劇場演出。使觀眾感受生活在礦場下的人類處境。也將展出影像和文字紀錄。
策展人
杜逸帆 Talum Isbabanal 布農族
生於1980年,父親是高雄的布農族人,母親則是台北的閩南人。畢業於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之後赴法國Philippe Gaulier國際劇場學校以及德國Familie Flöz弗洛茲面偶默劇團,學習面具、通俗劇及諷刺劇。集編劇、導演、演員、新聞記者專業,不僅在劇場界耕耘,更長期投入原住民新聞議題的攝影工作。
近年新聞專題《石版屋的消失與重生》獲得2016年「卓越新聞獎—電視類專題報導獎」;《日月潭的能源轉型之路》系列報導入圍2019年「曾虛白新聞獎暨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劇作《女孩》獲得2019「台北藝穗節」佳作獎,是個擅於說故事的影像及戲劇創作者。
現在他與妻子持續關注並記錄台灣原住民族群在城市與部落環境的生存現況,這些議題都成為他往後的藝術實踐。
REACTIONS
1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2第3屆「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於台北喜來登展現重生藝術多元面貌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2022年最新得獎作品首站展出在臺灣!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2022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觀察跨國藝術活動在台灣的縮影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停辦一年的台北當代並未因此「掉粉」,它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南美館「蔡草如:神話、戲臺與逆光赤城」,走入臺灣在地文化的日常
劉舒律個展《初夏圓舞曲》夏日抹清新,搭樂曲「沉浸式體驗」化情感為真實!
鏟出生命莊嚴的躍動 國美館推出「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桃美館「111年橫山書法藝術館申請展」評選結果出爐! 「觀.擬.什麼事?」計畫獲選 邀請觀者走進書藝的日常對話 預定9月下旬展出
2022-05-23|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7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北美館第9屆「X-site 計畫」首獎作品《藍屋》現已登場!以「藍屋藍」構築出一個多重運用的沉浸之所
2022-05-23|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