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藝術喬遷台北首檔策展計畫「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
2020-12-30|撰文者:本事藝術/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本事藝術推出遷址台北後的首檔展覽「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展現持續突破現行思想框 架、鼓勵創作本質的意圖。此策展計畫邀請藝術家王佩瑄共同策畫,邀集七位文化背景與資歷相異的 國內外藝術家,或以最具代表性,或以最新力作的深刻呈現,試圖建立共情與情感經驗在社會上能作用的積極意義,進而延伸討論身體與性別的政治性、主/群體性等。
身體作為各種情感、慾望、生理徵象的載體,亦是自我意識、身分認同的顯示介面,與不斷回應外力、連結群體經驗的活板塊。每個呼吸著的肉體都是一個自我與世界隔離或關聯的閥口—向內,難以透過細胞吸收或代謝的愛慾、孤獨、失落,蟄伏在暗紅色的潮間帶; 向外,則親密或衝突地接觸、找尋、抵抗、翻越。人類動物如何能在這層皮囊間穿梭自如?如何能感同身受?如何能突破牢籠而自由?最終,如何能離開自己的身體?
本展係由兩位女性策展人在邁入 30 歲中段青壯年轉換之際,在個人身份與社會期待上的不適感與危機感之相通感受出發,藉由分享參照彼此生命經驗與困局,所得出的差異與共鳴,由此折射出當前無 論在個體深層靈魂與集體生存處境之下,一種細微卻直刺入心的普世現實。
展出作品或富含內省性、直覺、感受與洞察力,或與藝術家的切身處境有某種親密的關聯,這些透明而真實的起伏輪廓猶如一長串的門、夢和詩,串接起在內外之間不斷牽連摩擦、無盡往復的深刻軌跡。期望藉此次展陳,作為與自身及其他生命個體相遇、彌合的契機,並為當前普遍削弱作者性的藝 術體制提出另類思辨,藉此肯定各種情感、覺受、抽象的「內在知識(inner knowledge)」,與學術知識的主流價值對照。
布蕾達・貝班 Breda Beban
布蕾達.貝班身兼藝術家、電影工作者、策展人和製作人。當代主體性和情感等概念,雖然在地理、政治和愛等大框架下變得微不足道,卻是她著重探討的主題。其錄像與攝影作品被視作親密、脆弱與真實的獨特表現。
貝班於1952年在前南斯拉夫的諾維薩德市出生,先後在馬其頓和克羅埃西亞度過童年。她曾在札格瑞布的藝術學院研習繪畫。貝班以畫家和表演者的身分展開藝術生涯,自從她在80年代和人生伴侶兼合作夥伴沃耶.霍伐奇(Hrvoje Horvatić)相遇後,便也從事電影、錄像和攝影創作。1991年前南斯拉夫戰爭爆發後,兩人決定一起流亡。他們四處漂泊,最後落腳倫敦,直到1997年霍伐奇不幸過世前,都還持續共同創作。貝班除獨立創作外,有時也和其他藝術家或電影工作者合作,其作品曾在歐洲和美國各大美術館及當代藝廊展出,並獲得泰特現代藝術館(UK)、路易斯維爾極速美術館(Speed Art Museum)、札格瑞布當代美術館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Zagreb)、貝爾格勒當代美術館、加拿大國立美術館、伍爾弗漢普頓美術館(UK)、英國藝術委員會等機構之永久收藏。
貝班曾住過倫敦和雪菲爾,並擔任雪菲爾哈倫大學的媒體藝術教授。她在2012年過世,身後留下許多未完成的創作計畫。
伊莉娜・布洛西雷斯 Elina Brotherus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的創作以攝影及動態影像為主,其創作始終在自傳性與藝術史視角之間輪替游移—從聚焦人物與風景,或是探究藝術家與模特兒關係的攝影,到以自身經驗為題的「聖母領報」(Annonciation) 與「去他的活在當下」 (Carpe Fucking Diem) 系列。而布洛希雷斯近期的創作,則再度回望1950-70年代的激浪派 (Fluxus) 以表演藝術為導向的事件樂譜及其他的指示文字。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目前居住於芬蘭赫爾辛基與法國阿瓦隆。她擁有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 (今阿爾托大學)的攝影碩士,以及赫爾辛基大學的化學碩士學位,自1997年開始於國際間展出,作品獲得巴黎龐畢度、赫爾辛基Kiasma當代美術館、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德國埃森弗柯望博物館 (Museum Folkwang)、倫敦沙奇美術館與羅馬國立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MAXXI)等知名機構典藏。
布洛希雷斯獲得的重要獎項包括法國Carte blanche PMU (2017年)、芬蘭攝影國家獎 (2008年)與the Prix Niépce (2005年)。其創作亦獲得無數藝術與攝影書籍雜誌的報導與紀載,她出版了九本專書,包括最近期的《Playground》,為其在芬蘭Serlachius美術館展出的80件作品的限量手作盒書。
倪灝 Ni Hao
倪灝1989年生於台灣新竹,在美國取得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學士(2011)與羅德島設計學院雕塑類碩士學位(2014),現居住且工作於紐約。倪灝最初接受了許多成為雕塑藝術家的訓練,也因此他的作品通常結合了雕塑、裝置、錄像、聲音、平面攝影、表演藝術等各種藝術形式;其作品同時也探索著不斷變化的動力系統和結構,這些系統和結構控制著世界以及我們在其中的日常存在。
倪灝的作品近年來於美國各地均有展出,如:紐約的羅克藍藝術中心(Rockland Center for the Arts)、皇后博物館,波士頓當代藝術中心、洛杉磯的18街藝術中心以及布里斯托的新貝德福德美術館(New Bedford Art Museum);同時也於台灣的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過。倪灝近期最重要的個展包含台北美術館的「伏擊」、義大利T293藝廊的「圍攻」以及上海吉屋的「光癮熾愛」。聯展則包括2020年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液態之愛」、2019年韓國首爾國立現代美術館的「尋找另一個家庭」與2018年的光州雙年展「今天將發⽣(Aujourd’hui aura lieu)」。
石澤英子 Eiko Ishizawa
石澤英子1981年生於日本奈良,自2000年後便一直居住且工作於阿姆斯特丹。其先後畢業於荷蘭皇家藝術學院(2005)和阿姆斯特丹桑伯格學院(2008)。藝術家的童年記憶充滿著祠堂禪寺的僧侶訴說的許多故事,加上多年來修練合氣道的影響,其創作時常關注在「無形世界」和「有形世界」之間的關係,以及觀看的方式的本質所在:世界是種變形體,事物互相地交會與融合,也因此得以被解放,而非靜止的、絕對的。藝術家試圖在各種劃分與定義的分水嶺之間,找尋美的意義的自有假說,並在處理創作上的材質之際,與自由與自我的本質交會。
石澤英子的作品近年來經常性的在國際間展出,如荷蘭鹿特丹的布寧根博物館 (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比利時蒙斯的WCC-BF、韓國京畿道的京畿國際陶瓷雙年展、荷蘭迪彭海姆的Kunstvereniging Diepenheim以及日本栃木的小山市立車屋美術館 (Oyama City Kurumaya Museum of Art)。
菲利普・克雷默 Philipp Kremer
菲利普・克雷默1981年生於德國杜伊斯堡,現居住並工作於柏林。2004年畢業於柏林藝術大學,師承傑奧格・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曾於2013年獲得荷蘭皇家繪畫獎(Royal Dutch Painting Award),2014年獲得蒙德里安基金會藝術家獎助金的支持。
菲利普・克雷默的繪畫在主題與形式上都充滿衝突性,而這兩者間的交互作用則帶來了視覺上的豐富效果。他在形式表現上經常顯得與敘事性的元素對立,例如以看似隨機的顏色描繪烏托邦的社群,以單色系的抽象繪畫表述狂歡縱慾的主題;抑或是以輕快塗寫的筆觸襯托出受到殘酷壓迫的人體。克雷默的作品叩問著表現的倫理,無論是藉由藝術體現人類的苦痛,或是對一個團結的社會群體的應許。
菲利普・克雷默2011至2012年間駐村於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Rijksake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2018年參與了韓國光州亞洲文化中心「對話與交流」駐留計畫。近期個展包含於美國洛杉磯Nicodim Gallery展出的「With Lovers」、英國北愛爾蘭CCA Derry~Londonderry的「Basic Communities / Soft People」、德國朗根哈根Kunstverein Langenhagen的「Soft People」、挪威奧斯陸Kazachenko’s Apartment的「Pause」以及德國柏林Galerie Lena Brüning畫廊的「Love,Apice for Artists」
喬舒亞・萊波維茲 Joshua Liebowitz
喬舒亞・萊波維茲1980年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現居住並工作於紐約。在成為藝術家之前,他主要從事音樂與表演工作。萊波維茲就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新音樂創作研究(New Music Composition)時期,認識了詩人羅德里戈・托斯卡諾(Rodrigo Toscano),其具高度表演性的風格使萊波維茲深受啟發,也促使他投入當代詩學,在托斯卡諾的指導下獲得了英語文學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萊波維茲遭遇了個人的悲劇,在療癒的過程中重拾童年熟悉的繪畫。欲將視覺表現注入聲音與詩詞領域的渴望,引領萊波維茲找到身為藝術家立足的根基。
在這些彼此相關卻又自成一格的領域中累積了經驗,使得萊波維茲的作品能藉著各式媒材觸動多樣的觀眾群。為了洞察政治、科技與經濟循環交會出的生存情境,他的創作計畫展開於一系列關乎紀錄、社會參與、科幻、幻想與理論等不同研究旨趣與材質操作,並藉由攝影及其衍伸媒介、裝置、文字與表演的形式展現。其中,他最感興趣的是敘事所具有協助人們在世界中定位自我的韌性,與其本質夾帶的意義曖昧,造成溝通、信任、意義與真相不一致的經驗衝突悖論 。
數年來,萊波維茲的作品於國內外藝術機構、畫廊均有展出,近期重要展出有:紐約SPRING/BREAK的「Copernicus in Retrograde」以及中國浙江的「2019麗水攝影節」。萊波維茲的藝術創作在許多印刷品和在線刊物中獲得廣大迴響與討論。同時,他的創作計畫也獲得許多藝術家駐村、藝術研究金、獎助金等形式的支持,其中包括紐約的International Studio & Curatorial Program(ISCP)、布魯克林區的NARS基金會(New York Art Residency & Studio Foundation)以及St. Mark's Church的詩歌計畫。
安娜・瑪麗亞・邁奧利諾 Anna Maria Maiolino
安娜・瑪麗亞・邁奧利諾是巴西今日最具指標性的藝術家之一。1942年出生於義大利,其創作體現了深具創造力與破壞性過程的強大能量。創作媒材與領域多元—橫跨繪畫、版畫、詩、影像、表演、裝置與雕塑—邁奧利諾不間斷的探索自我與主體性的概念。
透過碎片與抽象化,邁奧利諾的作品富含隱喻,直指向語言、性別、慾望與潛意識的探問。藝術家自戰後的南義遷徙至政治動盪的南美洲,以及從義大利文至葡萄牙語的表達轉換,觸發其對身分認同的極度關注。她透過藝術實踐從極端卻彼此互補的領域中,將裡與外、自我與他者之間二分法消融、精煉出對話的空間,其藝術的本質,便是在日常人類存在中找尋共通境界之新語言。受到軍閥獨裁的政治情勢影響,邁奧利諾在1960年代的早期創作中連結了包括新具象(New Figuration) 與新客觀 (New Objectivity)等在巴西藝術史上極重要的運動。邁奧利諾在此時期參與了藝術物件—以及藝術機構與藝術家—的激進重組過程,其與Lygia Pape, Lygia Clark與 Hélio Oiticica等藝術家參與1967年的「新巴西客觀主義」(New Brazilian Objectivity)展覽,象徵了過往構成主義傳統的終結,建立了巴西藝術生產的嶄新里程。
自1980年代早期,邁奧利諾開始運用具可塑性的材料,透過其手部動作,讓材料乘載無意識的動作、每日儀式與生命感官表現之種種印記。其粗糙的材料在記憶了重複的基本動作的勞動過程後,形象引人聯想起飲食及排泄的基本身體功能運作。這是個解放的創作:抽象從受壓迫的、禁慾的極簡主義戒律中重獲自由,回歸到一個具行動力與各種渴望的身體裡頭。
相關展演活動請至本事藝術官網、臉書查詢
官網|https://solidart.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olidart.tw
策展人|王佩瑄 Pei-Hsuan Wang 吳虹霏 Hung-Fei Wu
藝術家|布蕾達・貝班 Breda Beban 伊莉娜・布洛西雷斯 Elina Brotherus 倪灝 Ni Hao 石澤英子 Eiko Ishizawa 菲利普・克雷默 Philipp Kremer 喬舒亞・萊波維茲 Joshua Liebowitz 安娜・瑪麗亞・邁奧利諾 Anna Maria Maiolino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一座由市民串接起的巨型光帶《臺北脈動》,藝術家李柏均竹構作品展現北門歷史更迭動能
接續過去與未來,水湳經貿園區以《詠續三部曲》為題策展,開創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場域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綻放榮光─全城動起來‧藝起來應援》藝術計畫盛大啟動
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氣韻生動與現代性》書介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層積與顯微:許聖泓與約瑟芬娜・聶利馬勒卡在「深時 Glacial」中的新物質觀點與繪畫性
2021-10-14|撰文者:陳晞4842
【Visit From Home】雲端看展 3:大象奏鳴曲—王雅慧個展、PLAYBOUR 煉身史、黃至正個展:水銀落地
2021-06-1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陳晞整理4587
中國嘉德2024秋拍本月盛大揭幕,現當代藝術專場集趙無極、吳大羽、林風眠、朱沅芷大師之作,精彩紛呈,不容錯過!
2024-11-0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239
最大型的林布蘭作品修復計畫:荷蘭國家博物館「夜巡行動」邁入新階段
2024-11-1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竺恩編輯整理129
常玉的寫意中國風 – 觀「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
2024-11-18|撰文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鄭治桂118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2024-11-1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