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1-01-14|撰文者:林侑澂

彭譯毅,《孤島》,水泥,15 x 60 x 50 cm,2015。圖/ THE 201ART提供
彭譯毅的工作室在2014年搬遷,在南投田野之間的往返過程,遇見了春耕前的焚稻季。這個通過焚燒稻草,讓灰燼成為肥料的過程,似乎隱含了一種農人向土地致敬、承先啟後的儀式感。這種體驗對照著父親的離世,很直覺地讓彭譯毅感受到了生命循環之間的莊嚴。也由此開啟了一系列,運用火焰創作的《微弱》系列。
回望彭譯毅最早使用火焰的作品,其實是很單純地在完成的塵封舊作上「放了一把火」。為了讓作品的空間感不再限於牆面,彭譯毅也學習了金屬焊接的技術,開啟了更完整的雕塑呈現。多樣化的媒材組合,讓經歷了燒灼的水泥、鐵件甚至米糠,被賦予了另一種層次的重生意象。
彭譯毅,《M》,泥土. 米糠. 水泥,30 x 23 x 9 cm,2015。圖/ THE 201ART提供
進入了微弱系列後,彭譯毅試圖反映的不再僅是建築材料的人文性質,也是精神上的沉澱與蛻變。或許每一次的重生,都是經過毀滅後的循環。透過藝術的實驗與實踐,彭譯毅將已經微弱的情感與意識寄託在作品之中。一點一滴的展練累積的能量,讓自己漸漸能夠以深刻且輕盈的新生的狀態與這個世界溝通。
彭譯毅,《爍》,土. 砂. 稻梗. 鐵. 黃銅. 紅銅. 玻璃. 油漆. 腳輪,75 x 95 x 232 cm,2018。圖/ THE 201ART提供
在2016年前後,彭譯毅留心到了鄉間生活中常常看見的那些破敗、傾倒的土角厝。這些充滿了人文歷史屬性的物件,讓已經接觸過許多建築工法的彭譯毅,開始對於這些夯土房產生了興趣。「夯土」工法是一種反覆壓實土壤的過程,彭譯毅也在土中加入了稻梗,並在定型、乾燥後刷上多層比例不一的亞麻仁油、松節油做為保護。這樣有別於陶燒的土質運用,也成為了《物》系列的重要關鍵之一。
物系列所探究的,是自18世紀 / 工業化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物質、器物使用的態度。人類文明中迅速發展的材料與製程,讓多數人的生活都能夠更有效率地取得生活所需。但這樣的便利性,也同時衍生出價值觀的改變。歷史的推進源於人性、並隨著時代洪流向前進。彭譯毅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傳統手作的藝術形式,對於當前的社會提出了「物質與精神」兩者關係的取捨反思。
彭譯毅,《阿魯與壇》,土. 砂. 稻梗. 鐵. 黃銅. 紅銅. 玻璃. 柚木. 油漆. 腳輪,90 x 105 x 295 cm,2018。圖/ THE 201ART提供
展覽中少數承載了明確敘事性的作品《壇》。在複雜的結構中,講述的是彭譯毅在父親離世後的心境轉折。細觀會發現,作品是一個金爐、供桌、香爐、蠟燭、灰煙、星辰結合而成的造型。而祭祀者可以順著造型,完成祭祀各個的流程。在彭譯毅的印象裡,想家時、思念親人時,人會自然地望向天空。這樣漸漸往上、一點點詢答、最終在底部停止(清理灰燼)的過程,彷彿也是一次由內而外、再回歸現實的心境轉折。

THE 201ART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彭譯毅[一 一]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1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