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個展

複寫地方色:李若玫「剩餘的風景」 ( 2020 絕對放送年度首獎「李俊賢Hornsun獎」獲獎文章)

絕對空間李若玫地方色絕對放送許楚君

2020-09-26|撰文者:許楚君/ 絕對放送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一九三九年,立石鐵臣應聘至臺北帝國大學負責繪製標本細密畫,隔年他將〈荒涼的景象—期待風土的花朵盛開〉發表在《臺灣日日新報》 ,呼籲從麵包樹寬闊葉形與葉脈,找到屬於臺灣的風土美感。
科學細密畫(miniature)這類緻密描寫對象物、偏向說明性質的小型插畫,彷彿僅是對於自然的客觀寫真、不帶個人詮釋的狀摹,一種反覆的、機械式的手眼勞動,然而在李若玫《剩餘的風景》自述所轉引立石鐵臣的說法之中,又能看到藝術家的始於「心」的創作衝動:「與其說對樹木的產生情感,不如說被交錯的樹木與葉脈的排列所吸引,心裡有股欲望,企圖將這些感覺收藏在心裡……」。緻密的科學圖繪被賦予主觀的動因,繪者渴欲留存片刻的影像,於是將所見的樹木與葉脈描繪下來。
李若玫從二〇一六年展開的「《剩餘的風景》系列計畫,也具有這樣一個原初的動因,她每天望見被日光投影在建築外牆上的椰子樹影,四層樓高的樹影不斷隨光位移,或者因晃動與遮蔽而形成動態的灰階。
李若玫聲稱自己「就像個植物學家觀察它們」 ,然而相較於立石鐵臣對植物特徵一絲不苟的觀察與描繪,她所留下的卻是「介於標本與寫生之間的特殊形體」 、「懸置在椰子樹與樹影間的曖昧形體」,那如同魅影的不確切輪廓。
同時,她為窗口因防颱措施被就地剷除、植物園裡曾受二戰戰火波及的椰子樹「寫生」,重製躺平的廢材、落葉、樹皮,這種以追憶反覆「複寫」逝去物的行動,讓所謂的觀察與描繪失去了與對象物的同時性,也讓「寫生」出現了令人存疑的漏洞——藝術家所狀寫的(即便僅是遺骸),可能並不是具體存在的物,她的「複寫」即便來自於眼的觀察及手的勞動,也大概不是什麼嚴謹的紀錄,更像是一種對於過去的想像與模擬。
《模板》,340X145cm,黑鐵板、木板、椰子樹,2020。圖/絕對空間提供 攝影|顏珮珊
令人存疑的「複寫」,讓「寫生」的行為連帶地也令人置疑。標本或者科學細密畫留下切實的植物形體、藝術家所聲稱如植物學家的觀察,都彷彿帶著一種科學話語的保證:所見即所是、所寫必為真。然而在李若玫手中,那如同標本一般被釘置在鐵板上的樹葉、樹皮,矗立在展場裡的椰子樹幹,仍然明確地以明顯可辨識的材質、造形昭示著它們再製的身份,讓所有「寫生」的聲稱都充滿可疑的裂隙。
以鉛筆、炭精筆與水彩紙仿擬的落葉標本、以實木貼皮仿造的樹皮、以上漆的椰子樹幹雕鑿的木柱……這所有的「複寫」都以他們的人造痕跡,誠實地告知其中的時間落差,在樹影的晃動或記憶的偏差之間,失之毫釐而謬以千里,絕無可能重新找到椰子樹確切的真實形貌,而僅能以複數的塗寫、清楚的鑿痕去追摹早已逝去而猶持續變動著的時間。就如同李若玫的自述所言,這是是在「捕捉差異」,並且「不斷地複寫時間的逝去狀態」。
從「剩餘的風景」過往對於歷史的關注看來,李若玫刻寫下的或許並不只是個人的經驗與記憶,也不只是一種存在主義層次上的提問。二〇一七年《剩餘的風景—臺北植物園裡的彈孔》,她拓印下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攻擊臺灣時,臺北植物園裡大王椰子樹上沒有癒合的彈孔。選擇大王椰子來反覆描摹,除了這種沒有形成層的單子葉植物將永留彈孔,這在日治時期引入、並且被賦予熱帶與南國想像的外來種,在《剩餘的風景》裡當然也具備歷史的指涉。當我們循此語脈,再回到立石鐵臣關於「風土」的說法,或許就可以再針對「剩餘的風景裡」所謂「複寫」進行更進一步的檢視。
《剩餘的風景》展覽現場一景。圖/絕對空間提供 攝影|傅姿綾
日治時期作為官展與美術教育主流的「地方色彩」曾經主導著臺灣的風景想像,僅管美術教育者與藝術家們存在著對「地方色彩」的同床異夢,臺灣的風土觀、此一風土觀所映射出的臺灣主體,仍然難以逃脫符號化的種種想像與投射。無論怎麼狀寫臺灣,要避免自我東方主義化,或者徹底脫去被歷史層層施加的想像似乎都是困難的。如果殖民地的記憶與語言早已深入這個地方,就似乎不可能全然擺脫被影響的尷尬。即便我們已可看見,從一九三〇年代伊始早已存在對「地方色彩」的批評,藝術家對於臺灣風景的寫生與再現也沒有少過,但這種焦慮仍如幽靈盤桓在臺灣土地上空,持續催促著臺灣人去找到某種本真的「臺灣性」。
如果說立石鐵臣是在反覆描摹與細密觀察之中,捕捉到臺灣的「風土」感覺,並且試圖以繪畫的身體勞動尋回命名的權力、找到重新改寫「地方色」的突破口,那麼李若玫對於樹影、廢材、落葉與彈孔的「複寫」,或許更近似於一種屬於幽靈的負向書寫。
這種負向的書寫強調著差異以及「剩餘」:藝術家實則永無可能捕捉到一種無染的、真實的「臺灣」,永無可能避開植物園裡還留著彈孔的大王椰子樹,或者窗景外搖曳的椰子樹影。藝術所能返還的僅僅是時間的遺骸、形體的模擬與複製,所能重現的僅是垂落的樹皮、焦炭一般的殘餘、搖晃不定的暗影——即便是這些,都還正在持續隨著時間而逝去。
這或多或少讓「剩餘的風景」變成了對於歷史以及臺灣主體的複雜詰問:狀寫風景,是否實則不會是一種全色與補遺,而今日人們所擁有的終究只有剩餘?如果我們願意認知到,殖民歷史早已成為臺灣人陌生而親密的記憶,即便是符號化的「地方色」也早已滲入臺灣風土的血髓,這種剩餘的猜度、間接的想像與捕風捉影,一種或許會被視為「失敗」而「不全」的美學,或許即是企近歷史最適宜的方法。畢竟它承認了,所有的寫生,都僅能是充滿落差的仿寫。

【注】
1、立石鐵臣,〈荒涼的景象—期待風土的花朵盛開〉,顏娟英編,《風景心境》,頁102-103。
2、張恩滿,〈藍色迷霧與歷史的植物學想像:論李若玫的創作〉,數位荒原:https://www.heath.tw/nml-article/the-blue-mist-and-the-botanic-imagination-of-history-review-on-lee-jo-meis-art/,最後查閱:2020/9/20。
3、節錄自2019年TKG+由高森信男所策劃「留洋四鏢客」展覽文案。

《李若玫「剩餘的風景」》—絕對放送得主介紹許楚君
主要活動於臺北。目前較關注與熟悉的,是臺灣當代藝術中的主體性與認同、歷史敘事與集體記憶,期待能勾聯文學、社會與媒介的發展,摸索出戰後當代精神圖譜,意即「我們」如何以各種瑣碎的記憶、傷痕來指認與拼湊自我。

《李若玫「剩餘的風景」》—絕對放送評審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所專任助理教授簡子傑
◆藝術家許家維

簡子傑短評│
以〈複寫地方色:李若玫「剩餘的風景」〉而言,不僅有著細膩綿密的敘述語氣,更透過李若玫曾自剖的關於立石鐵臣的創作思索,從個展有限度的內容規模詮釋出某種「對於歷史以及臺灣主體的複雜詰問」,該文何以不讓人感到過度詮釋,實則非常仰賴作者之於臺灣美術史論的豐富理解,實為難得佳作。

許家維短評│
〈複寫地方色〉這篇文章作者以日治時期的科學細密畫對照李若玫的創作作為開端,接著論述有關「地方色」的困境與盲點,將李若玫的作品視為地方色的負向書寫。作者將此不全的美學,視為一種面對臺灣主體的可能方式。此篇作者以淺白的口吻,清晰的邏輯呈現了精彩的論述。

絕對空間李若玫地方色絕對放送許楚君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