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9|撰文者:IAAC/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國際藝術評論獎組委會主席亨利·梅里克·休斯(Henry Meyric Hughes):「疫情期間,全世界眾多美術館和畫廊被迫暫停向公眾開放,在這樣一個時刻堅持舉辦這一獎項,對我們來說,起初充滿了不安與擔憂。儘管如此,今年從世界各地紛至而來的稿件數量依然令我們倍受鼓舞。
這一屆我們初次將線上展覽和項目納入評論對象,這一變化也為眾多參賽者提供了更多機會。總的來說,今年中英文稿件都具有較高的水準,尤其是初審入圍的40篇稿件。
而最終獲獎的幾篇稿件對疫情及其影響的關切和討論,也是我們所期待看到的。特別感謝五位資深的國際評委,感謝他們始終秉持的公正態度以及對每一篇稿件的深入研讀。」
2021年5月,第七屆國際藝術評論獎(IAAC)線上評審會於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行。經過14-15日兩天緊張的線上評審,來自柏林的Eugene Yiu Nam Cheung斬獲大獎,獲得80000元人民幣(含稅)及一次上海的短期駐留。來自紐約的Peter S Brock、上海的王凱梅和張浩分獲二等獎,獎金30000元人民幣(含稅)。
線上評審現場圖。圖/IAAC提供
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IAAC7共收到中、英文稿件253篇,稿件作者來自全球34個國家,覆蓋了五大洲。其中,中國、英國、美國、德國、俄羅斯位居投稿量前列,占到投稿量的83%。
在中文稿件共136篇其中,北京、上海和四川佔據前三名。中文投稿所評展覽中,境外展覽佔18%,與上一屆IAAC的31%相比有明顯下降。而稿件所評展覽中,展覽發生地為上海的佔比為29%,位列第一,北京以21%緊隨其後。英文稿件117篇,其中英國投稿量居首,美國居次,兩者總數占到英文投稿量的49%。在英文投稿中,有11篇稿件的投稿者來自中國,佔比9%。
七年來,國際藝術評論獎逐漸擴大其國際影響力,今年又有來自烏茲別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厄瓜多爾、阿富汗、阿爾巴尼亞等5個國家的作者新加入到國際藝術評論獎中。
本屆國際藝術評論獎由五位評委組成國際評審團,包括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教授丁寧(Ding Ning)、皇家藝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肯·尼爾(Ken Neil)、巴黎國際藝術評論家協會(AICA)主席莉斯貝思·雷波洛·貢薩爾維斯(Lisbeth Rebollo Gonçalves)、國際學術期刊《Third Text》主編理查德·戴爾(Richard Dyer)、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高級策展人姚嘉善(Pauline J. Yao)。
在兩天緊張的觀點交鋒後,評委會最終一致決定了四位獲獎者(二等獎排名不分先後):
一等獎獲獎者(英文投稿):Eugene Yiu Nam Cheung
二等獎獲得者(英文投稿):Peter S Brock
二等獎獲得者(中文投稿):王凱梅
二等獎獲得者(中文投稿):張浩
第七屆國際藝術評論獎(IAAC)得主(左起):一等獎獲獎者Eugene Yiu Nam Cheung、二等獎獲得者 Peter S Brock、二等獎獲得者王凱梅、二等獎獲得者張浩。圖/截自IAAC網站
國際藝術評論獎組委會聯合主席、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甘智漪表示:「在這個時刻充滿不安和反思的後疫情時代裡,藝術評論作為時代觀念的映射,依舊同現實產生著巨大的思想迴響。IAAC將繼續以文字的批判力量,為藝術乃至生活世界提供前行的星星之火。」
除了4位獲獎者之外,另有16篇中、英文投稿入圍本屆國際藝術評論獎。所有20篇獲獎及入圍稿件將以雙語形式集結成年度文集,並於2021年秋季出版。
第七屆國際藝術評論獎由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主辦,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英國愛丁堡大學藝術學院(ECA)共同協辦,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民生藝術基金會首席贊助。
IAAC 7 中文入圍名單(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範蕊|入圍文章:《未來建設者:技術,算法,超越物質性》
所評展覽:非物質 / 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
顧虔凡|入圍文章:《庫哈斯的鄉村問題重重》
所評展覽: 鄉村,即未來(Countryside, The Future)
洪穎|入圍文章: 《山間的沼澤 ——從策蘭與海德格爾的會面看《全白的等候-林壽宇》》
所評展覽:全白的等候-林壽宇
姜伊威|入圍文章:《後窗中的家史、資本和藝術》
所評展覽:李青“後窗”
劉畑|入圍文章:《緊急中的沉思,或一個“奧斯維辛坐標”——兼論藝術與批評何為》
所評展覽:緊急中的沉思(Meditations in an Emergency)
宋淇森|入圍文章:《渲染鄉村:又一個戲法? 》
所評展覽:鄉村,即未來(Countryside, The Future)
楊儒|入圍文章: 《重思邊界 ——評“水限_陸界:邊境與遊戲”Francis Alÿs個人展覽》
所評展覽:水限_陸界:邊境與遊戲
張亞璇|入圍文章:《沿著隔離提供的通路》
所評展覽: 布魯塞爾藝術節(Kunstenfestivaldesarts)
IAAC 7 英文入圍名單(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Adeline Chia|入圍文章:Forked Tongue
所評展覽:Primeval Codes
Adrian Gouet Hiriart|入圍文章:Oblivions are just things to overcome, after all
所評展覽:Gran Sur: Contemporary Art from Chile in the Engel Collection
Ben Eastham|入圍文章:The Seventh Continent
所評展覽:16th Istanbul Biennial
James Tabbush|入圍文章:We Want to Believe
所評展覽:The Botanical Mind
Kamayani Sharma|入圍文章:Blood and Paper: Zarina and the Currencies of Violence in India
所評展覽:Zarina - A Life in Nine Lines
Patrick J. Reed|入圍文章:Aw, Phooey! Il Ghirigoro at Pio Pico, Los Angeles
所評展覽:Il Ghirigoro
Sophie Haigney|入圍文章:This is not an apple,’ or is it? : On Trevor Paglen’s “From ‘Apple’ to Anomaly’"
所評展覽:“From ‘Apple’ to Anomaly’"
Tallulah Griffith|入圍文章:Breathing Life into: Plants, Archives, and People in Responsive Space
所評展覽:Responsive Spac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 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臺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69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策展藝術機構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2025-04-10|撰文者: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