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7|撰文者:張禮豪
黛西卡大道(Dyssica Ave.)是一條並未標記在任何地圖上的大道,然而它卻實際存在,自策展人周佩穎的真實體驗開展而來。如其所言,她有一回在音響發燒友家中聆聽了爵士女伶Eva Cassidy(1963-1996)清澈動人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一曲後驚為天人,返家打開筆電想要再次重溫時,才驚覺器材的不足,竟導致了同一首曲子所呈現出來的溫度迥然有別,進而觸發了她這次展覽的念頭。
藉由西方文學慣見的「易位構詞」(Anagram)手法,亦即將組成一個詞或短句的字母重新排列順序,原文中所有字母都被不增不減地恰好使用一次,進而構造出另外的新詞或短句,周佩穎巧妙地將女伶Eva Cassidy之名重組為黛西卡大道(Dyssica Ave.),試圖去勾勒出傳統類比與數位科技之間看似必然存在的隔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仍得以互涉而饒富趣味的模糊曖昧。而在這個甫於日前落幕的展覽中,周佩穎共邀集了Karla Kracht、Shaheer Zazai五位藝術家,帶領觀者重返上個世紀90年代的數位公路,欣賞在當下似乎相對少見且不同溫度的科技風景。
策展人周佩穎向觀眾解說阿富汗裔藝術家Shaheer Zazai「Carpet」系列作品的創作概念。圖 / We ART The World提供。
21世紀科技的人性化想像
同時兼具獨立樂團心電樂BASS手及逆風少女主唱之身份的年輕創作者鄧雯馨,其結合現成物改裝而成的影像裝置作品《當你只剩下眼睛——只是椅子》,從小型螢幕中顯現的椅子、投影到牆面上的椅子、戴上VR裝置感受到的椅子,以及將動態圖像解構成平面想像的椅子等,並置了不同方式的觀看與感知,讓人彷彿穿越時空似地回到台灣早期的溽夏晚上,不分男女老少地隨地拾起一張木板凳,坐著欣賞在廟埕、空地上搭起的野台布袋戲、歌仔戲或露天放映不知道算是幾輪的電影。眾人心緒往往隨劇情高潮起伏也跟著晃盪不已,偶爾涼風輕拂而過,彷彿也就吹散了空氣中瀰漫的些許黏膩汗味……無從具體描述,卻又相對紮實的在地溫情就這麼依附在充滿歷史感的物件與數位影像的往復對應中,演繹了21世紀科技的人性化想像與思考。
鄧雯馨的影像裝置作品,讓人彷彿穿越時空似地回到台灣早期的生活日常。圖 / We ART The World提供。
從小著迷於東歐木偶的獨特樣貌和逐格動畫,德國藝術家Karla Kracht擅長以跨領域的怪異圖像創作,此次在區隔出來的獨立空間裡,她將插畫與數位動畫發展成低限卻滿溢劇場感的科技裝置展演,而觀者就是驅動這一場被神秘氛圍緊緊環繞的降靈會主角,凝聽著來自他方的不明低語。阿富汗裔藝術家Shaheer Zazai的「Carpet」系列作品乍看像是利用傳統向來被歸類為婦女手活的刺繡和紡織技藝來創造獨特的織毯造型,但仔細深究才會發現他竟是以Microsoft Word內建的符號為經緯,透過自創頁面與格式規則而細膩織就成一幅幅猶如拼圖般,充滿手感溫度的視覺圖騰,進而消弭了科技與傳統工藝之間的偌大差異。
在德國藝術家Karla Kracht的作品中,觀者儼然驅動神秘降靈會的主角。圖 / We ART The World提供。
阿富汗裔藝術家Shaheer Zazai以Microsoft Word內建的符號為經緯,織就出具有傳統民俗圖騰性格的「Carpet」系列作品。圖 / We ART The World提供。
打造一己心緒安棲的居所
詹雨樹與林羅伯兩人均有長年的劇場工作背景,故而他們的拼貼創作縱然採取了數位影像的疊合與再造,卻依舊在美術紙上展現了裁剪、撕黏等傳統工序中才能得見的細膩肌理。畫面中的各種元素,爭相在紙上舞台搬演出饒富超現實況味的異質想像。所差在於前者著重對於不同文學作品的私密耽溺,無論是卡爾維諾的《宇宙連環圖》篇章,或是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一書的人物代入,乃至於辛波絲卡《不期而遇》的詩句描述……靈活地展現了互文的視覺藝術詮釋;後者則相對單純地試圖組合不同的構件,來建造出得以讓一己心緒安棲的居所。
詹雨樹的數位拼貼創作著重對於不同文學作品的私密耽溺,靈活地展現了互文的視覺藝術詮釋。圖 / We ART The World提供。
林羅伯將畫面空間視為舞台,試圖組合不同的構件,來建造出得以讓一己心緒安棲的居所。圖 / We ART The World提供。
這讓人想起由法國新小說派代表作家阿蘭·羅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1922-2008) 操刀分鏡劇本的新浪潮電影名作《去年在馬倫巴》(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1961),全片藉由話語與意象來架構出虛擬空間裡的真實。不僅到頭來「馬倫巴」並不存在,而只以代號稱呼的人物之過去與現在都透過夢境般的畫面隨意切換,使得想像與真實的界線益發模糊。同樣地,在此展中我們也無須去探究到底科技的溫度幾許,唯一該作的,就是沿著沒有明確路標的黛西卡大道且行且走,直至轉入遠方盡頭處另一個路口之際,我們當會更加清楚知道,記憶或許不曾連貫,但情感的餘溫始終都在你我觸目伸手可及之處,足夠點燃一晌的燦爛。
REACTIONS
0
1
0
1
0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橫山書法藝術館「當下・朱振南書藝展」 新闢當下墨境 探尋傳統底蘊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展覽總評
桃李春風-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近百件作品匯聚藝術薈萃,紛呈地方豐沛創作量能
「浪花空間」-2026國際藝術進駐計畫&學生進駐計畫徵件中,即日起至4/13受理申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