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裡的美術史 – 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03-19|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上個世紀八零年代起,是全球局勢大轉變,也是美術史研究變革的關鍵年。自東西方冷戰結束,開啟新的全球政治局勢,緊接著數位科技迅速崛起,氣候變遷、大規模污染問題,使得人們深刻意識到環境保護、物種與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於此同時,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並且挾帶數位設施的發展迅速,二十世紀末強調知識經濟,短短十多年間轉而強調資訊經濟。上述這些潮流深深影響藝術界,不僅表現在藝術創作,也反映在藝術史研究方法與議題的轉變。高等藝術研究學院的美術史,提供的是藝術家與藝術品在美學系譜的定位,而畫廊裡的藝術社會網絡發展歷程,提供的是社會認可的價值圖譜,客觀的參照標準,就是每筆交易的價格,美學系譜與價值圖譜對整個藝術領域的發展,具有無可取代的關鍵作用力,兩者不可偏廢。
「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簡稱史料庫)承載近60年的珍貴資料,面對客觀環境的改變,以及對於藝術世界裡的文化生產研究之需求,一步一腳印的梳理出1960年到2020年之後台灣畫廊藝術社會網絡結構,至今仍持續進行著。
畫廊協會的使命 – 傳承畫廊產業熱情奮鬥的歷史故事
1992年成立的「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以下簡稱畫廊協會)」,是亞洲最早以畫廊產業為主的社團法人組織,也是亞洲最早舉辦藝術博覽會的國際重要機構。有感於國內藝術產業發展之需要,於2010年設立「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專職進行藝術產業的研究與知識傳播工作,已經完成的項目包含:發展藝術產業政策的論述、推動產業結構的健全發展、藝術經理人學院的開辦、畫廊產業資料庫的建置與研究、藝術市場的數據分析等。
畫廊協會的會員從一開始的52家畫廊,到2021年總共集合了130家畫廊,可以說是台灣畫廊產業的重心與視覺藝術產業的龍頭。過去畫廊產業為了台灣藝術環境所熱情奮鬥的動人故事,由於未經系統性的整理,逐漸散佚各處。創始會員中,部份畫廊已歇業,持續至今的創始會員有13家畫廊;隨著歷史的演變,這些扣人心弦、篳路藍縷,為藝術而付出的寶貴經驗若沒有整理,將逐漸佚失,化為烏有。有感於「藝術檔案」系統性的蒐藏與研究之重要性,基於保存畫廊珍貴歷史資料的使命感,自2011年起進行為期三年之《台灣畫廊產業發展口述歷史採集計畫》,由畫廊協會附設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負責執行,深入訪談畫廊經營者,並蒐集日記、信件、文件、照片等珍貴的文獻,成為「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的開端與最重要的基礎,已完成數十家資深畫廊的歷史記錄,記錄畫廊第一手的營運經驗談,描繪其所經歷的產業變遷,進一步為台灣的畫廊產業留下寶貴的歷史紀錄。
1992年6月8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成立大會。圖 / 畫廊協會提供。
一般整理台灣的藝術史大多著重在藝術家的履歷、畫派與出版的文獻,「畫廊裡的美術史」這類以產業觀點為中心的資料庫較為罕見,因此蘊藏更多尚待發掘的寶藏。舉例來說,前面提及台灣畫廊的歷史一般公認開始於1960年代,然而最近畫廊協會在建置檔案的時候,發現台中的在地舊報紙(臺灣民聲日報)早於1957年的時候就有刊登一則「民藝畫廊」的開幕新聞。畫廊由蔡惠郎、林之助、賴高山籌建,開幕參展的藝術家則有林之助、王爾昌、顏水龍、楊啟東、陳夏雨等。這份珍貴的剪報史料顯示出整理台灣畫廊產業史的重要性:除了提供台灣藝術史的重要資訊,也將台灣畫廊產業史的起始年代往前推進至1950年代。這也是畫廊協會的史命感落實之處,在建置「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的同時,挖掘被塵封的歷史,保存畫廊裡的珍貴史料,讓所有為了台灣藝術環境奮鬥過的歷史不被世人遺忘。
中華民國46年5月19日,台中民藝畫廊開幕剪報資料,將畫廊歷史推向1950年代。圖 / 畫廊協會提供。
縱觀亞洲第一個以畫廊為主體的藝術史料庫
在2011-2014年的台灣畫廊口述歷史蒐集過程中,得知有許多藝術家尚未被藝術史所討論,而畫廊的第一手紀錄恰好是重要史料,因此2016年啟動「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建置計畫,將現存資料轉為數位保存,以免檔案流失。同時公開上線提供檢索閱讀,建構亞洲第一個以畫廊為題材的藝術史料庫,以「數位典藏」、「專題研究」、「實體典藏」三方面來建置台灣畫廊產業史,成為縱觀亞洲第一個由畫廊組成的協會組織整合國內畫廊、藝術博覽會,並以畫廊歷史、展覽歷史為主的資料庫,並於2017年開始向畫廊協會的會員徵集畫廊出版之畫冊、展覽摺頁,擴充史料庫實體典藏資源。
建構史料庫的初期,歷史悠久的畫廊對此著力甚深,例如自創始會員至今一直在協會為了台灣藝術產業奉獻的阿波羅畫廊,在2017年與國立台北大學歷史系共同催生實習生合作計畫,協助整理藝術家史料,延續至今;2018年阿波羅畫廊張凱廸博士也親自參與史料庫著錄規範第二場工作小組會議,共同討論著錄規範準則及後設資料的詮釋內容與方向。
2017年國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專業實習課程說明會。圖 / 畫廊協會提供。
為了資料能夠與順利國際接軌、符合學術規範、以成為史學研究材料,史料庫以數位平台為主,請教檔案知識專家:中研院台史所檔案館王麗蕉主任、淡江大學圖資系林素甘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李若庸博士、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城菁汝理事等,在此同時也導入國際後設資料(註1)標準與檔案學(註2),更參與國美館:「共再生的記憶:重建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暨論壇」之藝術與檔案平臺場次,發表《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後設資料規劃歷程與反思》。這些努力都是為了使史料庫能夠在國際之間的系統連接互通,與世界共享臺灣史料資源。
2018年台北藝術論壇「觀點下的詮釋─藝術生產與檔案構成」左起 蘇碩斌(國立台灣文學館長館長)、Ezrena MARWAN (馬來西亞設計檔案舘 創辦人)、譚鴻鈞(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總監)、陳祝明(IndoArtNow 創辦人 )、柯人鳳(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執行長)。圖 / 畫廊協會提供。
持續的熱情 – 鉅細靡遺的繁瑣作業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為了讓檔案有可信度,工作人員需要不斷交叉比對前後資料,過程相當繁複。舉例來說,畫廊參加的「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在1992-1994年之間,正確的名稱是「中華民國畫廊博覽會」,為了忠於歷史,工作人員需要細心分辨,依據畫廊參展的年代做出修正。
「台灣畫廊口述歷史採集計畫」蒐集到的珍貴照片,可看出1992年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原始名稱為中華民國畫廊博覽會。圖 / 畫廊協會提供。
更辛苦的考驗是畫廊產業的歷史時間跨度距離數位時代至少有30年以上,以往紙本發行的資料,都需要轉為圖檔,再以文字辨識軟體轉換成文字檔;並透過人工節選關鍵資料、登錄、比對、除錯。讓工作人員總是戲稱自己是螞蟻工,像是接力賽一樣,不斷搬運資料,如實蒐集整理,這些鉅細靡遺的繁瑣工作都需要對畫廊產業史持續的熱情才能維持。這樣子的辛勤工作,累積至2021年的5月為止,數位典藏保存資料26,260筆,實體典藏(向畫廊徵集出版的書籍畫冊)蒐集了2,703本,畫廊協會在建置了史料庫的同時,也等於是建立了一座以畫廊出版品為主題的圖書館。
螞蟻工 – 鉅細靡遺的繁瑣資料整理。圖 / 畫廊協會提供。螞蟻工 – 鉅細靡遺的繁瑣資料整理。圖 / 畫廊協會提供。
畫廊協會的使命與熱情不僅體現在建置史料庫,也展示在史料庫的實際運用。為了促進台灣畫廊產業史的「專題研究」,畫廊協會特別在2020年4月設立了「書寫畫廊產業史專題研究獎學金」,希望結合產學資源合作鼓勵大專院校研究生撰寫台灣畫廊產業史畢業論文,進一步強化台灣畫廊產業史的研究動能;並開放數位典藏(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http://taga-artchive.org)與實體典藏(實體書冊)供作研究材料。曾任兩屆畫廊協會理事長,東之畫廊創辦人劉煥獻先生說:「開畫廊到了後來,你會發現自己不全然只是在做生意,因為,你的一生其實都在畫廊裡」。一語道盡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集結的不僅是珍貴的歷史資料,更是為臺灣藝術園地細心耕耘的每一位畫廊業者的心血。
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 – 實體典藏書牆。圖 / 畫廊協會提供。
為下一個世代打造文化領域中的數位資料庫
在蒐集整理畫廊產業史的過程中,有部份畫廊已經歇業,負責人難以聯繫,因此報章雜誌上的新聞就是第一手的史料與佐證。過往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展覽的訊息非常仰賴藝文記者的報導,而長年深耕藝文線的記者也成了畫廊產業歷史的見證人。
因此,畫廊產業史料庫也開始對媒體報導進行蒐集整理,委託台灣的藝術史學者,如廖新田、白適銘、蔣伯欣、陳貺怡、賴明珠、鄭政誠等,透過報章雜誌資料蒐集台灣畫廊的相關訊息,藉由採集媒體報導中提及的畫廊創設歷程、展覽脈絡、藝術家、畫廊業者與收藏家等關係人,來評析台灣展覽史及其發展脈絡。
2017年畫廊協會成立25週年之際,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獲得文化部補助。圖 / 畫廊協會提供。
隨著產業不斷發展,藝術史不斷往前書寫,史料庫的建置也是一條長遠無止盡的道路。而畫廊所提供的各種史料,在「螞蟻工」的搬運、蒐集、整理、校對之後,濃縮為台灣畫廊產業史裡一筆筆精華,在每一筆資料、每一個欄位裡,都傾注畫廊、以及產業內的每一份子對畫廊產業的專注熱情。畫廊協會第15屆理事長張逸羣說:「我們期待透過這個資料庫,作為發展多元文化資源的基礎與養分,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因為有這個史料庫,讓我們可以藉此來創造藝術資產的創造力、多樣性,為下一個世代打造文化領域跨域整合的舞台。」
註1 : 《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後設資料規劃採CDWA-lite 1.1版。研究團隊參考國際標準藝術品描述類目(CDWA)與都柏林核心集(DC)的資料需求規格,發展符合藝術史學的基礎目錄與檔案彙編需求的史料平台。
註2 : 研究團隊由藏品徵集到數位呈現的過程,重新思考編目背後所反映的史料多樣性,檔案層級與編目原則以「畫廊」為全宗單位進行檔案編排,典藏檔案也會隨著畫廊產業發展而持續擴充。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ART TAIPEI 2024 X Taipei Art Week 雙重奏! 展現台灣藝術產業多元發展,共創城市藝術盛宴
2024-10-29|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2380
敞開收藏大門:12件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5000美金以下作品推介
2024-10-2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竺恩編輯整理11797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凝聚多元市場價值,打造亞洲藝術與文化盛宴
2024-10-25|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40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583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666
首度由黑人女性出任總策展人,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領軍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
2024-12-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