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1-07-29|撰文者:林侑澂

【面對疫情的創作者】

第19屆台新藝術獎  決選入圍 《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圖/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李欣哲)
防疫規則的限制,難以避免地造成了展演活動的生存危機,卻也推動著創作和發表模式的新生態。過去一年至今由於跨國交通受限,許多國際合作的計劃都必須暫緩或是調整。大環境的不可預測性,迫使著創作者的工作型態轉變。畢竟網路排練無法感受到呼吸和脈搏,視覺藝術中行動藝術的部分以及表演藝術,都經歷了排演量大減的困境。而在作品完成後,發表模式也不再限於實體。部分的創作者也開始將在鏡頭 / 網路上的呈現效果納入考量。
在「公開發表」的定義出現轉漸變後,創作者們所面對的不再僅僅是單純的「愛好者族群」,也同時面對著對於藝文領域不熟悉的更多人(網友們)。雖然說創作者的自主性,是形成風格的重要因素。但潛在受眾的擴增,也促使著創作者們開始再次考慮「自身的敘事手法是否能被有效感受?」這樣一個嚴肅的課題。

【所以是什麼樣的作品呢】

第19屆台新藝術獎  決選入圍 《假如敘述是一場洪水—劉玗個展》。圖/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汪正翔)
本屆台新獎的決選中,作品的題材極廣。從神話傳說、氣候現象、年齡結構、工業技術、通訊科技、國族認同、家族歷史、政治秩序、記憶模式、身體感知、環境保育、社會聚落、都市更新、建築空間、孤寂感甚至嗅覺都成為課題。如何將相關的研究轉換為成熟準確的作品?再次成為了創作者們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
因應著文化潮流的演化,台新獎期望的是與大眾分享更多具有「說服力」的創作。這裡並非是指作品在內容或觀點上需要說服觀眾,而是聚焦於作品的完成度與品質。台新獎近年大致以「完備的形式」、「清晰的概念」和「社會人文的連結」三個取向為目標。並且進一步地期許感受性(美感)與知識性(訊息)相輔相成的作品。也就是說,創作者是否能夠適當地拿捏好每一項元素,成為了作品「是否成立」的重要指標。

【淺談觀察】

第19屆台新藝術獎  決選入圍 《我媽媽是個好德國人》。圖/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黃立慧)
台新獎對於台灣的藝文工作者們,是一個具有長期口碑的象徵,也同時承載著各方的期望。當今日對於跨界藝術在創作 / 策展的期待,已經不再單純地以人為本,而是期許「同時以個人、群體、環境為本」的作品時。台新獎也鼓勵著藝術創作在提供感知的同時,也能夠產生更多的知識性的內容。
盡快度過疫情是所有人的期望,然而疫情的出現,也確實讓創作者們展開了新的視野。本屆的台新獎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新的現象,再次提供給了大眾一個重要的思辨場域。能夠想像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會出現更多相關的實驗與創作。也相信未來的台新獎也將繼續提供平台,支持跨界藝術創作和種種文化課題的思辨討論。
第19屆台新藝術獎  決選入圍 《再 見》。圖/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陳長志)
第19屆台新藝術獎專網:https://award.taishinart.org.tw/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SHINART/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台新藝術獎年度觀察歷史意識作品說服力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時事觀點

第22屆台新藝術獎公布17組入圍名單 8組視覺藝術、9組表演藝術角逐三大獎

2024-02-29|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176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月桃B面》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 | 黃立慧

2022-06-14|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謝鎮逸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