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聯展藝文跨界策展

建築的 Folly 與藝術的裝置:「勒法利計畫」中交雜的擴展場域方法論

勒法利計劃空總勒法利計劃建築空間裝置

2021-08-11|撰文者:陳晞

在當代的環境中,展覽與空間裝置面對到更多的空間與場域問題。光靠那些在白盒子空間或自然環境中發展出來的場域概念,已無法解決像是空總或許多面相人與都市環境的展演。這時創作者與策展人要如何重新思考裝置 (installation) 在當下的意義?
陳萬仁《冗餘物語》(2021)於「勒法利計畫」展場。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陳曉朋「路線」系列作品裝置展場。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在「勒法利計畫」(下簡稱勒法利) 中,策展人莊偉慈引用了在1980年代巴黎最大公園的維萊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建築師楚米(Bernard Tschumi)的計畫概念「Les folies」,以此隱喻空總如今時常被週遭居民當作公園般散步、聊天,而被藝術文化工作者們視為展覽與文化創作實驗基地的多重地方形象。
然而,雖然這個展覽是以建築領域中的「folly」討論地方可能的多義性,藉此映射空總美援大樓本身作為一種臨時性場域的狀態,然而在這其中卻混雜著以空間「裝置」(installation) 作為形式的藝術創作。莊偉慈說,「勒法利」高度考量了建築物的現實狀態(比如文資身份或其硬體),因此展覽與場所呼應出強烈的現場感。這也是大部分作品以裝置形式呈現的原因。
「就策略上來說,也是我試圖以展覽去和這棟建築乃至於園區現況對話的嘗試。」 她認為,裝置從雕塑語言中繼承並擴延的、關於造形與內聚的思考,與folly從建築語彙中,解構並從場域中介入「人與空間關係」的可能性的概念,在「勒法利」的創作中實踐了一種交集:

裝置可以視為是雕塑的進一步延伸。但與雕塑強調內聚思考與造形意義的傾向,裝置的特質,主要是能夠創造出場域意識的擴延,或者是能夠替空間進行意義的定位。
在這個基礎上,我試著藉由裝置對比 folly 的概念,只不過目前在建築圈討論的folly,其涵蓋的區位更廣、也較聚焦於介入空間的角色。換言之,建築定義下的folly,更加強調其介入空間或場域的功能,有些folly也以此探索轉換人與空間關係的可能性。
在「勒法利計畫」中,我主要感興趣的,是裝置能為空間所帶來拓展領域/意涵的效果,也試著藉由裝置與現場共同創造出來的關係,將其「非風景/非建築」的特質放大。亦即,在美援大樓的建築現況、文史脈絡的現實,以及整個園區在城市中可能被理解的方式,透過裝置乃至於展覽將其反映。
裝置比任何媒材都更能反映出限地(site-specific)的特性,就強調現場、限地的概念,以及能夠映射延伸場域意義的角度來看,裝置與folly在這個展覽中確實有所交集。

【延伸閱讀│《勒法利計畫》展覽論述
邱承宏裝置作品《花架 05》(2021)。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吳燦政採集臺灣各地公園週遭影像與聲景的《公園》(2021)。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目前 folly 在中英翻譯上的定義未明,莊偉慈論述為一種「不完全是建築、不完全是雕塑,也不為特定對象存在的構造物」。這與觀念藝術家唐納德·賈德 (Donald Judd) 在藝術範疇中對於「既非繪畫亦非雕塑」的特殊物件 (Specific Objects)、或是蘿莎琳·克勞斯 (Rosalind Krauss)在〈擴展場域中的雕塑〉之觀念有著跨領域上的合鳴。藝術意義下的裝置,與建築意義下的folly,兩種概念同樣地在「一個東西何以為是藝術、雕塑還是建築」這個是非條件之間的灰色地帶中,因為空總展場的限地性(site-specific)而產生交集。
這些限地性的交集,來自於作品在裝置時、材料的象徵性與場所考量。例如阿農・南堯(Arnont Nongyao)的《市集歌劇 2》(2021) 以竹子編製的臨時性構造物,成為一個讓觀眾可以穿梭的裝置空間 (當然,這個材質也是東亞傳統市場攤位中常見的支架)。又或者像是因為空間限制,部分展出的莊普作品《臨界的居所》(2014/2021),將臺北市的空軍眷村「煥民新村」中被拆除的門窗搬移到空總美援大樓,物件與場所之間的「老兵相見歡」,讓殘留在物件與場所中的歷史性與時間性再次交纏。
展覽中不乏轉化生活性與地方感的裝置作品,甚至是更貼近為一種類博物館的情境與資料展呈。例如吳燦政採集臺灣各地公園週遭影像與聲景的《公園》(2021),以及凌天團隊採集八年來的台中市區交通資料、轉譯為聲景與圖像視覺的《台中計畫》(2013-2020)。陳曉朋的「路線」系列繪畫裝置,除了將自己的個人通勤史抽象化為字面意義上的路線圖之外,也挪用了空總外牆繪製的紅白方格,翻轉空間關係之於,幽了該牆面的設計發想者楊俊一默。在廖建忠《空巴克》裝置的表面與假裝之中,內藏著對於空總園區營運與「星巴克指數」的揶揄。
阿農・南堯(Arnont Nongyao)的《市集歌劇 2》(2021)。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廖建忠的《空巴克》(2021)。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陳萬仁《冗餘物語》(2021)中、混合影像與鷹架裝置打造的工地場景,與邱承宏此次的裝置作品《花架 05》(2021) 在整個展覽中,是其中兩個分別以「擴張」與「內聚」之雕塑性格的裝置。而同樣取用空總環境中的拾得物進行創作的戴翰泓作品《從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2021),簡單明瞭地呈現了展場(空總)與觀看(人)之間的共同工作契約。
包括策展人的不少看展者都認同,蕭有志的《櫃之家》是這個展覽中較貼近 folly 的一件裝置作品。創作者將木造的結構搭建成半廳半房半衛的半開放家居空間,你願意的話可以鑽進這個家,感受緊鄰帝寶捷運、家住「豪窄」公園的機智台北生活。與美援大樓內的裝置相比,造形上較為節制且功能性導向,更近似於一種貨櫃屋的變體。它作為一件放置在戶外的裝置,《櫃之家》在空總的公共園區中被使用和互動的狀態,更像是一個休憩的亭子或攤位,藉此誘捕人與場所在空總這個「地方」,可以如何互動的限定性。
蕭有志的《櫃之家》於空總。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戴翰泓作品《從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2021)。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我們可能很容易能將那些在「勒法利」中的策展與論述,聯想到這個展覽背後關於「在空總中如何___」的機構策展使命。然而,這個展覽同樣引人感受的地方,是它如何以「folly」碰觸如今在藝術領域中耳熟能詳的「裝置」─這個介於「藝術─非藝術」或「建築─非建築」的結構物之展示範疇。
換句話說,「勒法利」除了藉著作品思考當代 (特別是關於台北) 的「寓居」(dwelling)之外,也在思考當代創作如何有效地與空總── 這般充滿複雜現實條件的強場域對話。又如何藉由裝置的外延性,引導人們的參與和介入,轉換空間與場所本身的既有特質。對於場域與人的關係本質上,思考裝置與 folly 如何在交集中對話,是「勒法利」為強調人與空間、場所、場域的許多當代創作者們標示出的未竟之路。
凌天的《台中計畫》(2013-2020)。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莊普作品《臨界的居所》(2014/2021)。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勒法利計畫

策展人|莊偉慈
藝術家|阿農・南堯(Arnont Nongyao)、吳燦政、邱承宏、凌天、莊普、陳曉朋、陳萬仁、廖建忠、蕭有志、戴翰泓(*藝術家以姓氏首字筆畫數排序)
展期|2021.05.15 - 08.29
開放時間|11:00-18:00(每週一公休)
預約看展連結請點擊此處
展覽主視覺。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勒法利計劃空總勒法利計劃建築空間裝置
REACTIONS
喜愛

11

好美

9

9

2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人物

藝術評論

美術館時事觀點

常玉的寫意中國風 – 觀「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

2024-11-18|撰文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鄭治桂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