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隨著疫情警戒降級,台北當代藝術館以錄像藝術為主的戶外展區MoCA Video重啟播映。首檔展覽「籠罩下的巨大哀愁」由策展人林郁晉策畫,串聯8位藝術家的精彩影像作品,他們年紀跨度20來歲,試圖梳理出同個時代下不同年齡層如何重新理解、突破生活的景況;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MoCA Video播映時間自8月7日至9月12日,週一至週日16:00-21:00,將呈現精彩的錄像作品。
體察城市文明症候群的各種徵兆
鄭爾褀《人們》。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鍾知庭《我在你左右》。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吳柏賢《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王鼎曄《人-人》。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鄭爾褀《人們》作品描繪出日常街道上熙来攘往的景象,人人相互錯身交會,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相對疏遠。鍾知庭《我在你左右》影像中各種角色扮演間的對話,刻劃都市之中的人們雖彼此試圖相伴,卻毫無交集最終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是吳柏賢將一尊猩猩人偶置入於日常生活場域的奇觀紀錄,反思存在於生活中常規的矛盾與限制。王鼎曄《人-人》藉由兩人各自啃食麵包,卻被麵包上的裝置相互牽制的情境,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塵埃落定時》。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黃彥超《1.2.3魚你躲好了沒?》。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黃淑蓮《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陳嘉壬《甜水》。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蔡傑《塵埃落定時》作品呈現出一群躁動拍打的人,試圖尋找可逃離的出口,反應城市中紅男綠女們的內在哀愁。黃彥超《1.2.3魚你躲好了沒?》藉由魚缸中耀眼奪目優游的觀賞魚,反思逃離都會生活不安的人群,投射出排他性及強烈孤獨感。黃淑蓮《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以超現實的色彩及重複性的話語自我反問,深入描寫出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間令人情緒不安的矛盾與衝突。陳嘉壬《甜水》概念源自於東南亞駐村後的經驗,試圖呈現城市與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間的差異性。
台北當代藝術館「籠罩下的巨大哀愁」展覽主視覺。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展覽訊息
展期:2021/8/7-9/12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電視牆
播映時間:週一至週日16:00-21:00
展覽座談
時 間|9/5(日)14:00-16:30
主持人|策展人林郁晉
與談人|王鼎曄、陳嘉壬/藝術家、黃建宏/關渡美術館館長
地 點|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REACTIONS
0
0
1
0
0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聯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年度首展「No Language」:跳脫文字框架,14組創作者以視覺與觸覺訴說「無聲的語言」
2025-01-1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711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