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人物

藝術產業

藝廊當代藝術訪談藝博會

給它一點時間:pop-up 展作為方法,專訪施博爾藝廊(Esther Schipper)亞洲總監蕭牧齊

施博爾藝廊pop-up蕭牧齊藝術市場畫廊

2021-09-08|撰文者:陳晞

來自柏林的施博爾藝廊 (Esther Schipper)此次在台北 PPP 空間舉辦的 pop-up 展「施博爾・台北」,為臺灣當代藝術生態帶來了久違的新鮮空氣。儘管展出內容以臺灣陌生的藝術家與作品居多,但展呈方式卻不是要我們瞻仰這個空降快閃的明星,反而感受到作品與臺灣藝術界關注的一些面向有所連結。這個 pop-up 展背後的細膩心思,不禁令人好奇,施博爾藝廊在這樣的項目當中釋出了哪些訊息?因此,我們專訪了施博爾藝廊的亞洲總監蕭牧齊,以逐步抽絲剝繭的方式,引導我們去探索一個pop-up 展如何作為一種傳遞藝術思想、耕耘地方生態並維繫藏家的有效訊息。
Exhibition view: Esther Schipper in Taipei, A Seasonal Pop-up Exhibition, PPP / PPAPER Space, Taipei, 2021 Courtesy the artists and Esther Schipper, Berlin Photo © OS Studio/Rex Chu

給它一點時間

蕭牧齊說,這次的 pop-up 展是施博爾藝廊針對臺灣藝術發展成熟度的理解,以12位藝術家個別的幾件新作與早期作品,作為認識藝術家創作脈絡的切片,提供一種別於藝博會與美術館展覽的認識角度。他進一步提到, pop-up 展與藝博會展呈策略是兩種思考模式,前者更適合展出讓觀者認識藝術家脈絡、需要比較長時間醞釀、溝通的作品。市場性依然重要,但它並非全部。
除了是作為認識陌生藝術家的簡易方法,切片也透露了這些藝術家們在創作方法與形式的自由度。在展場中,羅迪納 (Ugo Rondinone, b.1964)、瑞安·甘德 (Ryan Gander, b.1976)、安.維若妮卡.珍森斯 (Ann Veronica Janssens, b.1956)、羅曼·昂達克 (Roman Ondak, b.1966) 與藤原西蒙 (Simon Fujiwara, b.1982) 都展出了他們的架上與立體裝置作品,而皮耶‧雨格 (Pierre Huyghe, b.1962) 則展出的自己的現成物雕塑〈A Rebours〉(2013),以及與菲利普·帕雷諾 (Pholoppe Parreno, b.1964)將1999年開始合作的知名計劃「安麗」(Ann Lee)進一步「解放」的錄像作品《A Smile Without a Cat》(2005)(註1)。除了在臺灣已有相當知名度的雨格、甘德或帕雷諾等藝術家之外,其中也有幾個臺灣相對陌生、但同樣可以在觀賞、理解的同時連結到本地當代藝術發展語境的作品,作為提供給這個生態的「挑戰」。
雖說是挑戰,依然有脈絡與關鍵字可供臺灣藝術界連結。此次展出中帶來的 General Idea 作品〈Great AIDS (Quinacrisone Rose Deep)〉(1990/2019),創作背景源於紐約80年代爆發AIDS的時期,這個致力於大眾傳播,並以獨立出版和街頭行動作為創作的酷兒藝術團體(註2),挪用美國藝術家Robert Indiana 「LOVE」的創作意象,以柯達標準色製成的「AIDS」,企圖引導當時的大眾以去妖魔化的方式正視這個疾病。展場擺放著他們的出版物,介紹著這個藝術團體歷年來的藝術實踐。蕭牧齊認為,臺灣的獨立出版文化很早就有自己的脈絡,在性別觀念上也比許多亞洲國家要來的進步,「因此,General Idea 是很適合帶給臺灣進一步認識的藝術團體。」
蕭牧齊更以2011年獲得透納獎的藝術家馬丁·博伊斯 (Martin Boyce, b.1967) 為例,談作品與地域之間可能的美學共通性。《After Light》(2021) 看起來是一件以紅色的沖孔鋼板與電線轉接材料組成極簡意象的裝置,然而細看作品時,卻可注意到手的痕跡遺留在鋼板的疊刷色彩中。對材質的敏銳度與物件彼此通透出的空間性,揉雜了藝術家源自於西方傳統的學院背景,與不斷吸引著他的東亞藝術中的空間性。
「在博伊斯的創作中,他並非只是關注單一作品的造形,而是空間的連帶性與作品之間的關係。」蕭牧齊表示,在藝術家後來代表蘇格蘭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又或者是泰德美術館、明斯特雕塑展的委託製作中,他的作品都是關於一種園林式的空間呼應。在博伊斯早期的創作中,不難發現他的審美其來有自,蕭牧齊認為,這樣的視覺經驗正是臺灣藏家與作品之間的美學共通點─將水墨的美學,在現成物雕塑和裝置之中進行實驗與轉化。
 美國藝術團體 General Idea 作品〈Great AIDS (Quinacrisone Rose Deep)〉(1990/2019)於「施博爾・台北」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Martin Boyce, After Light, 2021 Acrylic paint on perforated steel, aluminium, cellulose paint on cast bronze and bronze wire 166,5 x 110 x 18 cm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Esther Schipper, Berlin Photo © Jörg von Bruchhausen
在這些藝術家中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他們並沒有因為強調觀念的重要性,就因此在現成物創作、或是計劃型創作中,忽略自己對於技術與美學精準度的基礎要求。也因此,施博爾畫廊儘管是以經營時間性創作與觀念裝置聞名於全球藝術世界,但這充其量只是個市場用來分類畫廊時的關鍵字。
「我逐漸覺得,也許在觀念藝術的界定類別之外, 我們也可以從其他途徑認識整個當代藝術的發展。」蕭牧齊說,時間性作為一種主題,是施博爾藝廊想要提呈的一種精神。將創作區分為觀念藝術、____藝術聽起來理所當然,但這些分類容易使人以獨立且脫離藝術發展史的軌道來看待它們。「像是甘德或是博伊斯,他們也是來自傳統嚴謹的學院背景,而在跨媒材與形式的方法中,拓展藝術實踐。」
正如芥川獎得主李琴峰說的那樣,人類是種若不強將他者進行分類,就無從安心的生物 (註3)。在分類之外,引導觀者先從視覺層面理解、臆測、想像,是這些作品引人入勝的不二法門,也是施博爾藝廊使藏家「安心」認識創作觀念的過道之一。「有些新藏家給了很有意思的反饋,他們乍看之下可能沒辦法馬上理解,但在視覺上是可以接受的,」談到藏家參觀此次 pop-up 展的反饋時,蕭牧齊說,一旦在視覺層次接受了之後,其實就可以進一步去認識藝術家在創作中表現的內在邏輯與脈絡,層層接近藝術思想。不一定需要說明牌為你解答,你只需要給自己一點時間。
Floor: Ryan Gander Monkey See, Monkey Do, 2019 Polyurethane, paint, glass, fiber glass, steel,  plastic, lamp oil, flame, timer 95 x 79 x 52 cm Wall: Ryan Gander Natural and conventional signs (Some painted  signage, whilst others looked up at the night  sky), 2021 12 oz burlap linen flax, 10 oz indigo black  Japanese denim, acrylic paint, propylene glycol  floor paint 95 x 126 x 3,5 cm and 97,5 x 126 x 4,5 cm Exhibition view: Esther Schipper in Taipei, A  Seasonal Pop-up Exhibition, PPP / PPAPER  Space, Taipei, 2021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Esther Schipper, Berlin © VG Bild-Kunst, Bonn, 2021 Photo © OS Studio/Rex Chu

市場是建立起來的

Pop-up 展作為藝廊的一種概念項目,首先是在藝術家的選擇上,展現出施博爾藝廊耕耘市場的獨特方法。這種方法,並非以往在藝術世界中常見的暴發戶式推廣策略──將明星藝術家以特展形式在輸出於國際間、巡迴展覽的邏輯。如同前面提到的,依照畫廊對當地生態的認識,蕭牧齊認為,此次選擇的藝術家,在創作中關注的概念以及媒材的使用上,都能與臺灣當前的藝術生態對話。讓在地藝術界認識藝廊,也讓藝廊認識在地藝術生態,藉此校準畫廊未來的落地經營策略,這是 pop-up 展作為方法的第二層意義。
施博爾藝廊至今依舊堅持只在柏林設立實體據點,然而協助畫廊與藝術家的後勤、協作、檔案研究與銷售的員工卻將近50人,遍及全球主要城市。這種工作與組織方法,因應了當前藝術世界機制中、密集地在跨國移動中進行藝術生產的全球雙年展與大美術館環境。「更重要的是我們的 Production team (製作團隊)。無論是新作的製作或是展覽的技術執行,他們有足夠的專業技術與知識,協助藝術家進行創作。」
蕭牧齊說,畫廊培養協作者團隊的目的,是讓藝術家們在與不同地區的策展人和美術館合作時,也能有效降低溝通成本與不可見的風險。「如果每個地區都有個貼近當地藝術生態的畫廊同事的話,對於彼此的認識都會更快。」 畫廊因此與藝術家、策展人和藏家之間建立深度的信賴關係,成為一個在國際間引介當代藝術觀念到美術館、市場、藏家之間的有效樞紐。他以去年底臺北當代藝術館的展覽「液態之愛」為例,策展人鄭慧華在邀請希朵.史黛耶爾(Hito Steyerl, b.1966)展出大型裝置作品時,施博爾藝廊便是協助的中介者。「跟畫廊接洽其實是最有效而且安全的,因為我們最了解藝術家的發展,也知道作品的狀態。藝術家也信賴我們,當有美術館或策展人邀展時,會來向我們詢問是否適合參加。」
「施博爾・台北」展場│牆上作品為皮耶‧雨格與菲利普·帕雷諾的錄像作品《A Smile Without a Cat》(2005),畫面右側作品為瑞安·甘德《Evidence of Absence》(2019)的組件之一,地面上則是皮耶‧雨格的現成物雕塑作品〈A Rebours〉(2013)。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如今我們勢必將「藝術市場」與「藝術品流通」視為一種更寬廣的東西,才能理解當代藝術世界的畫廊作為一個國際樞紐的意義是甚麼。它不只是關於藝博會、拍賣會或個別的藝術品銷售,更同樣在於「藝術家工作室—畫廊—美術館/雙年展」這之間的流通市場。後者是直接影響前者的一種巨型藝術資本遊戲,在臺灣的畫廊經營中,意識到這種事情的畫廊並不多,有手腕達到這種策略的更是少之又少。 pop-up 展或許正是一個在這種資本遊戲的夾縫之間耕耘的有效方法。令我眼睛一亮的是,對施博爾藝廊來說,它對於畫廊在經營銷售市場面向上的助益,比一般畫廊所想的要更穩健實際。
這涉及到畫廊對於市場的想像。相較於歐美大陸型地區,亞洲各國文化與藝術生態多元殊異,每個國家的主要城市,都有截然不同的藝術生態。因此在「想像」亞洲藝術市場的時候,施博爾藝廊並不將此視為一個歐洲、美洲之外的另一個整體。蕭牧齊認為,跨國 pop-up 展的意義,其實更是從自己現有的內容中,挑選出與不同的在地藝術生態建立聯繫與對話的可能路徑,進一步耕耘適合自己落地的土壤。他相信真正有效的溝通的前提,是對目標的地域生態有所了解,再引介可以促成雙向溝通的作品與藝術家。
「加入施博爾藝廊的團隊,在這幾年的跨國工作經驗中體會到一件事情:所有的環境和地域都有自己的脈絡、特性與步伐。發展沒有快慢,只需跟自己比。」
在言談中可以感受到,蕭牧齊並沒有因為身在國際團隊工作而出現「國際化症候群」。他反而更理性看待所有地區的藝術生態發展。或許也是因為施博爾藝廊關注的,多是以觀念作為方法進行創作的藝術家,成立之初也曾面臨到市場接受度的挑戰,如今苦盡甘來,成為一個跨國的機動團隊。對畫廊來說,以觀念為方法的創作者,並沒有市場的侷限性,問題反而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市場著力點。從施博爾的經驗中,蕭牧齊堅信市場是建立起來的,沒有甚麼一定沒市場,關鍵在於建立自己的系統。「一個系統建立起來之後,你就會找到市場,甚至也可以創造市場。」就像一開始說的那樣,給它一點時間。
Floor: Ann Veronica Janssens Untitled, 2019 Optical glass 21 x 21 x 68 cm Wall: Ann Veronica Janssens voyage à Kyoto, 2018 Bamboo door curtain, goldleaf 23 3/4 carats 184 x 89 cm Exhibition view: Esther Schipper in Taipei, A  Seasonal Pop-up Exhibition, PPP / PPAPER  Space, Taipei, 2021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Esther Schipper, Berlin © VG Bild-Kunst, Bonn, 2021 Photo © OS Studio/Rex Chu
Wall (left): Roman Ondak Mirage, 2017 Altered found painting, copper wire 42 x 47,2 x 3 cm Wall (right): Roman Ondak From This Day Forward, the Desert Will Be Our  Home, 2017 Altered found painting, copper wire 56 x 56 x 3,5 cm Foreground: Roman Ondak Bad News, 2018 Newspaper papier-mâché, revolving worktable 114 x 81 x 81 cm Exhibition view: Esther Schipper in Taipei, A  Seasonal Pop-up Exhibition, PPP / PPAPER  Space, Taipei, 2021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Esther Schipper, Berlin Photo © OS Studio/Rex Chu
註1:在1999年,皮耶.雨格與菲利浦.帕雷諾買下了一個由日本動漫肖像製作公司K works創造出來的一個人物-安麗(Annlee)的肖像權,設立了一個臨時動畫工作室,邀請了共十八位藝術家想像、書寫安麗的人生故事,並個別以明信片、書籍、動畫、裝置等不同媒材呈現。本次展出的錄像作品《A Smile Without a Cat》(2005) 則是在這個計劃最後,兩位藝術家決定將這個人物的肖像權交還給⻆色自身時,拍下的解放儀式。
註2:蕭牧齊補述,General Idea成員中被譽為「The King of Zines」的AA Bronson,曾任紐約獨立出版最重要的基地「Printed Matter」總監多年,並創辦New York Art Book Fairs 與 LA Art Book Fairs。
註3:詳見〈賴以生存的奇蹟:李琴峰芥川獎頒獎典禮演說全文〉。

【延伸閱讀│國際畫廊接連進軍台北!施博爾藝廊 Esther Schipper 8/19 開幕 帶來皮耶雨格、馬丁博伊斯等國際藝術家精選作品
【延伸閱讀│畫廊新浪潮進行式:順風擇浪,還是造浪自行?
【延伸閱讀│後香港時代風起:日本改稅拼自由港 部署亞洲藝術市場中心卡位戰

【施博爾‧台北】夏季 pop-up

展覽日期│2021-08-19 ~ 2021-09-10
展覽地點│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6巷2號 (PPP / PPAPER)
參展藝術家│馬丁‧博伊斯、托馬斯‧德曼、藤原西芒、瑞安· 甘德、普遍概念、安德魯· 格拉西、皮耶‧雨格、安· 維羅尼卡· 詹森斯、加布里埃爾· 庫里 羅曼· 昂達克、菲利普‧帕雷諾、烏戈· 羅迪納
Exhibition view: Esther Schipper in Taipei, A Seasonal Pop-up Exhibition, PPP / PPAPER Space, Taipei, 2021 Courtesy the artists and Esther Schipper, Berlin Photo © OS Studio/Rex Chu

施博爾藝廊pop-up蕭牧齊藝術市場畫廊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

「2024臺北美術獎」徵件開跑,5月1日至6月20日受理線上報名!

2024-04-30|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13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

「春之展望」春之文化基金會攜手視盟,首例企業贊助視覺藝術第三部門組織營運案例

2024-04-26|撰文者: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