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撰文者:林侑澂
《存在・雕塑中》賴冠仲個展,展場實紀。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今(2021)年夏天,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邀請到雕塑藝術家賴冠仲,攜手發表了個展:《存在・雕塑中》。從展場的入口開始,一步步引導著觀眾思考「存在的樣貌與可能性」,甚至「何謂存在」的主題。策展上將展場規劃為五大區塊,依序呈現出不同的創作狀態及辯證過程。
賴冠仲,《轉身的勇氣》,不鏽鋼/漆,80 x 24 x 45 cm。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時隔八年再次發表個展,賴冠仲持續關注作品與外界的互動,也進一步地將作品轉換為辯證存在的物件。賴冠仲依然善用不鏽鋼材質的鏡面反射,並在其中展現出自身對於存在的認知與體悟。《存在・雕塑中》藉由多條思考路徑,在分享美感的同時,也對多重課題展開了實驗。
《存在・雕塑中》賴冠仲個展,展場實紀。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順著策展的動線,展覽的入口意象運用了大片的落地鏡與作品的鏡面反射呼應,堆疊出了萬花筒般的互動效果。多重反射的空間裡,每一個細微變化都被複製許多次。讓環境、觀眾甚至早晚光線等等因素,自然地讓作品延伸出無限的樣貌。藉由靜態的設置,形成動態的觀賞經驗。在持續自我反射的同時,為觀眾們揭開思考何謂存在的展覽序幕。
《存在・雕塑中》賴冠仲個展,展場實紀。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對於學徒出身的賴冠仲而言,創作工法的實踐與磨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金屬雕塑,經常會運用到重型機台、機具或高溫設施,一直被視做「藝術界的重工業」。在入口右方的廊道,賴冠仲將他創作時40多道工序製程,概括成為5個階段。以線性的布置,將向觀眾們介紹不鏽鋼雕塑的施作過程。
《存在・雕塑中》賴冠仲個展,展場實紀。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在廊道轉向後看見的是過去十年,賴冠仲製作大型作品的前置模型。這樣的前置工作對於雕塑藝術而言非常重要,賴冠仲的創作甚至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是在觀看模型。尤其是在製作大規模、戶外設置的作品前,這些模型往往是討論與修正的重要基準。延續著對於製程的介紹,賴冠仲也將他創作中持續增減的基準點與觀眾們分享。
《存在・雕塑中》賴冠仲個展,展場實紀。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進入本次展覽的核心展區,會看見諸多大型作品。而立體造型的塑造,往往是最有「造物感」的一種創作過程。大型作品在泥塑時的加法與減法,更是高度主觀的創造。本次發表的作品,延續著賴冠仲流暢圓潤的風格,在抽象的造型中分享美感。在就策展規劃而言,此展區的地面布置了不同色系的光暈。藉由鏡面的材質為雕塑「著色」,更加強調了作品與空間的互動性。
賴冠仲,《以光為名》,不鏽鋼,146 x 106 x 300 cm。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賴冠仲的抽象造型,大多取材於生活中的感知經驗。例如運動員和舞者的動態、大自然的光線、動植物的特性或移動時的時間感等等。賴冠仲將自身的感知經驗疊合在了一起,再透過直觀的、個人化的語彙形塑作品。也就是說,賴冠仲的立體造型,並非是單一主題的詮釋。而是擷取了大大小小的感知經驗後,將它們統合、進一步地具體化。相較於傳達訊息,賴冠仲更期望作品能夠記錄日記式的知覺與情感。這使得賴冠仲多數的作品最終都只有極低的敘事性,甚至去除了敘事性。最終指向的並不是故事的起承轉合,而是存在的軌跡。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個展在現實與虛幻之間,演化出多面的藝術樣態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迌花弄春風 》2023林英玉/展
2023-06-01|撰文者:李竺恩5955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