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3|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公共藝術一般座落於都市建設之間,隨處可見,讓欣賞藝術作品不再束之高閣、難以親近。向公眾所開放的藝術作品,以其藝術性與公共性的相互參與,呈現著藝術創作對於在地人文與環境的觀察與深刻的體會。ART TAIEP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以提昇藝術層次,推廣藝術教育,以提高全民美術鑒賞能力」為博覽會的其中一項主要任務,其公共藝術的展演,也力求能夠貼近參與展會的大眾,除了「藝術性」的探勘,例如展呈各種量體、空間、結構間的互為變奏,更間接催生了許多近年興起的打卡熱點,而這也恰好映照了ART TAIPEI推動公共藝術所聚合的多元光譜。
蔡筱淇&吉川公野公共藝術作品,以燈光與互動性提高公眾對藝術的參與度。圖/畫廊協會提供。
ART TAIPEI 2021公共藝術由尊彩藝術中心展出雙人藝術家組合「Tsai & Yoshikawa」(蔡筱淇&吉川公野)專為ART TAIPEI公共藝術打造的的全新作品《火樹螢花-雪藏》,呈現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步調彷彿進入凜冬;而在此件作品燈光折射下煥發的色澤,如何映照全人類的心聲。以下將以ART TAIPEI對Tsai & Yoshikawa採訪,帶領大家認識這件富有深意的作品。
對長期駐英的Tsai & Yoshikawa而言,今年選擇回到台灣的契機是?
今年是Tsai & Yoshikawa首度與台灣畫廊合作、並且第一次於台灣的展會亮相。因為Covid-19的緣故,原先只要短期居住台灣的藝術計畫,變成了長期旅居,也因為重新落腳台灣,Tsai & Yoshikawa也開啟諸多在地的展覽項目,如「2021 台灣燈會在新竹」、「2021漁光島藝術節」等,進而受到邀請參與ART TAIPEI 2021。首次參與ART TAIPEI的Tsai & Yoshikawa分享:「我ART TAIPEI作為我們在台灣首次參與藝術博覽會,我們特別打造了一件大型的裝置藝術,希望能為台灣的藝術愛好者帶來難忘的空間性與沈浸式觀看的體驗。
2021漁光島藝術節的公共藝術計畫 – 呈現公共藝術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圖/畫廊協會提供。
Tsai & Yoshikawa這個組合,由台灣、日本、英國這樣子不同的文化碰撞交流,這些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否在團隊的創作中呈現?對創作有著怎樣的影響?
分別擁有台灣、日本背景的Tsai & Yoshikawa,在英國結識,合作上善於將各自的文化根源、跨文化觀察,轉譯為世界性語彙。Tsai & Yoshikawa的過往作品,皆以生動的色彩張力為基調,他們精於延續和詮釋東亞文化傳統剪紙的概念,並在各自的文化脈絡下延異—蔡筱淇於亞熱帶氣候的台灣生長,善於表現鮮豔、熱情的色彩,讓立體作品的表現仿若繪畫的筆刷一般自由;而在日本生長的吉川公野,則是從雕塑出發,以薄如紙張的金屬塑形,將日式的造型美學融入空間佈局中。兩者在文化共通又相異的參照下,獨立又聚合地發展了世界性的花鳥語境。
團隊一直以來受邀各種公共藝術(如倫敦大型百貨公司的櫥窗),也曾獲選英國最佳公共雕塑獎,在這些作品委託與國際展覽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次?為什麼?
Kimiya Yoshikawa分享到:「2016年在倫敦聖湯馬斯醫院東翼中庭,九層樓高永久裝置《Aquatic Flora I & II》是我們非常難忘的體驗,因為當時我們與多個不同的單位溝通,為期兩年,從發想、設計、安裝、維護,都領受到該展覽精密程度。」他接著說:「尤其我們的作品被安裝在加護病房,進出的病人、醫護抬頭看,如果可以感受到一點鼓舞,就是對我們作品最大的肯定。」
《Aquatic Flora I & II》被安裝在加護病房,希望能鼓舞進出的病人、醫護人員。圖/畫廊協會提供。
今年參展ART TAIPEI 2021 台北國際博覽會公共藝術項目,作品《火樹螢花-雪藏》,想要傳遞給ART TAIPEI觀眾怎樣的想法與理念?
ART TAIPEI的公共藝術是首度將裝置藝術作品從戶外場域轉換至展會類型的空間展示,在地景的消除後,Tsai & Yoshikawa一改過往與場域的共振特色,重新思考如何讓裝置藝術作品於有限度的空間、無敘事的場域中呈現—因此,在觀看距離大尺幅縮小的前提下,本次不僅在綜合媒材的運用上、作品結構的空間性,以「細節的展演」為中心呈現在台北藝博。
「在過去的製作中,我們的作品以大型公共計畫為主,而貼合不同場域的敘事比較為人知曉,本次的作品我們讓作品的尺幅縮小,進到白盒子類型的空間,去除場域性的語境後,如何將沈浸感裝置的精神再度呈現,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很有趣的挑戰,大家能在近距離體驗我們在媒材佈局上的巧思,更能在仿生的花形結構中試圖引導的觀看體驗。」Kimiya Yoshikawa回答
ART TAIPEI 做為亞太區影響深遠的藝博會,也是今年亞太區參展展商數量最多的博覽會,團隊預期這次展出的公共藝術創作與ART TAIPEI現場的貴賓和觀眾會有怎樣的互動?
蔡筱淇分享:「我們希望觀眾能體驗一場量體中的空間遊走。」接著說道:「為了讓大家在近距離的欣賞公共藝術能有如同戶外觀看的體驗,材質性的運用也是這次展出的嘗試,我們希望以作品內部結構的自體發光裝置,讓大家進入作品的細節。」大家可以發現,即便我們以單色呈現作品,在『枝微』、『末節』之處,其實可見到流動的色域光譜」。Tsai & Yoshikawa邀請觀眾走進結構中的細節,遊走被解構成多維空間中的路徑。
ART TAIPEI 2021 公共藝術作品《火樹螢花-雪藏》的「枝微」與「末節」。圖/畫廊協會提供。
創作團隊想對ART TAIPEI觀眾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打亂了人們生活的步調,好像進入了凜冬一樣,這次的作品《火樹螢花-雪藏》,一改我們的作品繽紛鮮豔的色彩,以單色呈現,然而這件作品卻能在燈光下折射出彩虹光的色澤,我認為這就像我們的時代心境一樣,即便身處各種活動趨於低迷的時節,卻能藉由藝術,在深雪中探照到虹光!
REACTIONS
1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展覽總評
2025智慧城市展「桃園AI進行市」,透過科技驅動城市發展,朝願景穩健前行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藝博會ART TAIPEI 2024 X Taipei Art Week 雙重奏! 展現台灣藝術產業多元發展,共創城市藝術盛宴
2024-10-29|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2929
焦點新聞
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PEI 2021 精彩謝幕,逆境成長的藝術產業 收藏結構悄悄改變【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2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