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

《複調神話》、《現在幾點鐘》 2021年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系列暨超領域選粹展聯合開幕

有章藝術博物館台灣藝術大學大臺北藝術雙年展

2021-11-09|撰文者:有章藝術博物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臺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藝博館)辦理的年度藝術盛會「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系列」以及平行展「超領域選粹策展」於2021年11月5日聯合盛大開幕。本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系列以《複調神話》(Polyphony Myth)為題,為上一屆的雙年展《真實世界》增添全新的色彩,《複調神話》將依附著世界的真實,渲染綺麗的想像,擴延出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而超領域選粹策展的徵件則是經由評審決選後,由策展人齊簡的展覽計劃《現在幾點鐘》勝出,試圖透過藝術家的新創作以及藝博館的典藏品,對不同的「現在」進行探問。兩檔展覽將在臺藝大藝博館的不同空間展出為期兩個月,豐富了「藝術博物館」的參觀經驗,而展覽與展覽之間的對話也相映出「複調」的意義。

藝術嘉年華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系列 – 《複調神話》(Polyphony Myth)邀請了共計25位藝術家,分別來自臺灣、香港、韓國、美國、德國、法國,透過他們的經典作品與最新的限地創作,體現「複調神話」的不同概念。 
若人類不斷透過神話創造出不同形象與符號來理解世界,藝術家們便是帶著對世界的感知,體現一則則屬於藝術家的當代神話。而「複調」一詞源自音樂曲調中的多聲部,也借用了文學中的多重敘述手法。作為展覽主題的「複調神話」,意指參展藝術家們將帶來認識世界的多樣觀點,聚集於一場藝術嘉年華,在「眾聲喧嘩」之中透過藝術「發聲」,以「複調」的創作質疑「單調」以及「唯一」的表現方式。而臺藝大特有的展覽空間 – 九單藝術實踐空間與藝術聚落,保留著60年代的房舍外觀並修整內部空間作為展場使用,如此介於藝術大學、居屋與展場的空間也呈現一種「複調」的質地。 
呼應「複調神話」的主題,本屆參展藝術家涵括了不同藝術領域中的佼佼者,使「複調」更具有意義。特別榮幸邀請到臺灣重要的現代舞蹈劇場 - 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為舞蹈家林麗珍,團長為設計家陳念舟,二位重要的編舞家與藝術家,將無垢最純粹的神話寓居於臺藝大九單藝術實踐空間。在作品「觸身•有情」的靜謐氛圍中,一道漫漫如長河的布幔上,由藝術家親手鋪陳的美麗物件承載著老靈魂與老文化,邀請觀眾前來凝視美好的事物,觸動身心靈最深處的感情。​
無垢舞蹈劇場-林麗珍、陳念舟《觸身.有情》, 2021。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美國藝術家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身兼有作曲家、歌手、導演、音樂家等多重身份的她,在2018年的作品「血脈神殿」(Bloodline Shrine)中,以五頻道錄像裝置分別展現五位表演者的生命影像,包含聲音、臉部特寫、醫學圖像與家族肖像,帶來一場人聲與圖像的複調音樂會。另外,旅法德籍劇場導演盧卡斯·漢柏(Lukas Hemleb)創作了一件有別於劇場敘事的裝置作品,由工研院團隊提供技術協力,在展場垂吊三大片「高透明投影膜」,投放其劇場作品《複眼人》的劇照組合影像,交織小說文本、戲劇張力與影像氛圍。
曾獲2020年臺北美術獎優選的藝術家許進源,也帶領他的工作團隊,實地進駐藝術聚落一棟待修整的屋舍中,限地製作數件新作品,包含攝影、裝置、紀錄片與行為演出,打造一座「許進源實品屋」。而擅長以影像說故事的許家維和臺藝大聲響藝術實驗中心的作曲家許德彰、科技藝術實驗中心的新媒體創作者李俊逸,以及考古學家謝艾倫聯手創作全新錄像裝置「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使用三頻道畫面「上演」一段音樂、動畫圖像與史前文物交織的音樂節目。位於同一個展間中,還裝置著藝術家邱承宏的作品「採光」,取用建築與路面瀝青的遺留物,運用模具製作出一座座弧形的雕塑,搭配著金屬夾與鐵皮相互堆疊聳立,空間中也同時懸吊、錯落著各式大小不一的磨石子雕塑,透過氣味、體積與量感體驗工業與自然交織的「另類城市生態學」。同樣是雕塑裝置的作品「生命的紋路」,由阿美族藝術家拉飛.邵馬將展間佈置為藝術家工作室,透過作品未完成的造型語彙,深刻看見藝術家的創作生命。
Meredith Monk《血脈神殿》, 2018。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盧卡斯.漢柏《從窗、從靈魂的每一毛細孔-「複眼人」的痕跡》,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許進源《許進源實品屋》,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許家維《聖堂裡的一場演出》(後影像), 邱承宏《採光》(前雕塑),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日常皆神話

「複調神話」的另一層意義為消弭單一神話的權威,如此,日常中的許多元素皆可「神化」,而面對充滿家居記憶的展場,藝術家們也疊合地域的脈絡與對家的感知,例如吳尚霖的「混・地方」計劃便「駐地」至臺藝大藝術聚落,透過常民信仰、遷徙、安置與鴿舍等不同面向討論混合的「家」概念;其中一位攝影藝術家邱國峻的作品「夢想之境」,結合了傳統刺繡與廟會攝影,展現常民信仰的日常神話;藝術家李立中「如果看到他,請你告訴我」將個人情感投射於鴿子的歸巢本能,建置一間小鴿舍於二樓的陽臺展區;長期關注國界文化的女性藝術家尹洙竫,以女性細膩的視角,利用木製結構與服裝布料營造了家的堅固與柔軟。
混.地方:邱國峻《夢想之境》,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混.地方:李立中《如果看到他,請你告訴我》,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而吳尚霖透過積木的建構、堆疊與散落,形塑「家」的多重色彩。另外,藝術聚落的日常性,使藝術家也將一種重複的時間性「注入」展場中,藝術家黃榮智在作品「殺時間:散步/爬梯/清水池」中疊合了居家物件、藝術作品與承載時間流逝的鐘與淌流一地的水。而藝術家謝春德,長期關注「平行宇宙」的時空觀,這次他特別揀選幾件經典攝影作並擺置一件多重身體的雕塑裝置,使觀者跨越意識尋找時間感知的邊境。
混.地方:吳尚霖《2021家景 板橋》,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黃榮智《殺時間:散步_爬梯_清水池》,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謝春德《還在嗎?身體》,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自由表述的藝術平臺

《複調神話》最迷人之處在於「眾聲喧嘩」的意義,藝術家們可透過創作自由地「發聲」,或者緬懷某段時代的精神,藝術家蔡影澂「向逝去的時代精神致敬」,邀請觀者在一個櫥窗空間中,觀看「室內」的裝置,跪爬的半獸半人型、緩慢旋轉的面罩布幔與沒有骨架的雨傘,指涉人類面對社會的共業。而擅長專題式影像記錄的攝影家沈昭良,展出其鮮少曝光的系列照片「安康招待所/新店軍人監獄」,以戶外展示的方式將攝影作品裝置於藝術聚落的特殊建築結構上,將不義遺址的影像成為公共空間的風景。
《複調神話》也擁抱更為自由的新世代創作者,一群出生於1990年代末的年輕藝術家:林亞岑、洪志霖、陳彥成、陳琮皓、鄧全翔五人組成「介力屋」(Leverage Studio),立足於快速變遷的當代社會,擁有新世代的創作語彙,各自用作品再次詮釋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的「藝術世界」(Artworld),距離概念提出已近60年的今日,年輕創作世代「介力屋」透過對當代生活的觀察,重新思考藝術的合法性,以及藝術家的身份界定等議題。
除了造形藝術創作,本屆也向法國電影神話級人物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邀展,將於12月3日晚間於戶外放映其2010年的作品《電影社會主義》(Film Socialisme),該部電影曾獲選第63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
蔡影澂《向逝去的時代精神致敬》,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沈昭良《不義遺址-安康接待室 新店軍人監獄》, 2020。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介力屋:林亞岑《FeedPan-dada》,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介力屋:陳琮皓《Regular Life》,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複調神話》邀請觀眾遊走藝術聚落的巷弄間,在轉角之處遇見不同的風景,複調著藝術作品、石子、蠟燭、稻穗、水池、家屋、劇場、廢墟、工地等,同時混著各種氣味,伴著歌頌、音調與鳥鳴,神遊於自由自在的藝術嘉年華。

《複調神話》參展藝術家

無垢舞蹈劇場 Legend Lin Dance Theatre:​
藝術總監 林麗珍 Lin Lee-Chen​
團  長 陳念舟 Chen Nien-Chou​
Lukas Hemleb 盧卡斯‧漢柏​
Meredith Monk 梅芮迪斯・蒙克​
沈昭良 Shen Chao-Liang​
拉飛・邵馬 Lafin・Sawmah​
許進源 Hsu Ching-Yuan​
許辰宇 Hsu Chen-Yu​
蔡影澂 Tsai Ying-Cheng​
黃榮智 Huang Jung-Chih ​
謝春德 Hsieh Chun-Te ​
許家維 ​Hsu Chia-Wei​
李俊逸 Lee Chun-I​
許德彰 Hui Tak-Cheung​
邱承宏 Chiu Chen-Hung ​
混・地方 Hun・Places:
邱國峻 Chiu Kuo-Chun​
李立中 Lee Lichung​
尹洙竫 Yoon Soojung​
吳尚霖 Wu Shanglin​
介力屋 Leverage Studio:​
林亞岑 Lin Ya-Cen​
洪志霖 Hung Chih-Lin​
陳彥成 Chen Yen-Cheng​
陳琮皓 Chen Cong-Hao​
鄧全翔 Teng Chuan-Hsiang​
電影放映:​
Jean-Luc Godard 尚盧·高達​

「現在」幾點鐘 – 藝術的七個時刻

由策展人齊簡規劃的《現在幾點鐘 – 我們的七個「現在」儀式》在臺藝大藝博館的本館展場中實踐,相較於藝術聚落,本館空間是一個乾淨的白盒子空間,更加突顯藝術的儀式性與感知「現在」的時間性。藝術家們透過自然物件、攝影、錄像、裝置以及行為,表述對時間的七種感知。例如藝術家王鼎曄用高速攝影拍攝「瞳孔上的光亮」,藉由身體的內部節奏對比出外在世界的時間,而另一部影像作品「在那深處的眼淚」中,反覆洗手的影像與洗滌搓揉的過程,成為時疫下的潔淨儀式。擺置在展臺上的自然物件與牆上的拼音文字,在在指涉著浩瀚無垠時間的那些瞬間。
王鼎曄《瞳孔上的光亮》(右上影像裝置),《在那深處的眼淚》(地上的影像裝置), 2018。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有章藝術博物館經典作品展》展覽現場一景,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另外,藝術家凌瑋隆的「睡眠嘗試:氣球/針」透過沈睡與驚醒的片刻,以身體感知意識中的時間性,藝術家連續七天在展覽現場用手指捏著氣球睡覺,隨著入睡,手中的氣球便會鬆脫而飛升至佈滿針頭的天花板,強烈的爆破聲便會驚醒睡眠中的藝術家,使他處於無意識與清醒的過度時間。
在《現在幾點鐘 – 我們的七個「現在」儀式》策展框架下,隱藏著一個平行儀式:有章藝術博物館經典作品展,在特別規劃的空間中展有九件平面作品,包含由臺藝大師長與優秀校友所創作的經典油畫、水墨畫。空間入口處上有一排霓虹燈形塑的our museum,一明一滅閃爍中邀請觀者身歷儀式之境,彷彿步入時間暫停的空間。《現在幾點鐘》一展,邀請觀眾體驗七個儀式般的「現在」,而觀者的在場則更加完整了展覽的整體儀式。
凌瑋隆《睡眠嘗試:氣球_針》,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有章藝術博物館經典作品展》, 2021。圖 /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現在幾點鐘 - 我們的七個「現在」儀式》參展藝術家

策展人|齊簡 CHI Chien​
參展藝術家|​
馮君藍 Fung Stanley​
吳其育 Wu Chi-Yu​
王鼎曄 Wang Ding-Yeh​
洪韵婷 Hung Yun-Ting​
凌瑋隆 Lin Wei-Lung​
何堯智 Ho Yao-Chih​
吳佳容 Wu Chia- Jung​
林凱琪 Lam Hoi-Kei​
有章藝術博物館經典作品展|​
邱武德 Chui Wu-Te​
林錦濤 Lin Chin-Tao​
侯飛月 Hou Fei-Yueh​
陳志誠 Chen Chih-Cheng​
黃元慶 Huang Yuan-Ching​
黃光男 Huang Kuang-Nan​
劉高興 Liu Kao-Hsing​
賴武雄 Lai Wu-Hsiung​
簡正雄 Chien Cheng-Hsiung ​

展覽資訊

【複調神話】​Polyphony Myth
展期|2021.10.29 (五) –2021.12.30 (四)​
地點|臺藝大藝術聚落、九單藝術實踐空間​(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開放時間|週一休館,週二至週日 11:00 – 17:00
官方網站|​​​https://www.gtbca.com/2021

【現在幾點鐘 - 我們的七個「現在」儀式​】What Time is it right now – OUR 7 Present Rituals
展期|2021.10.29 (五) –2021.12.30 (四)​
地點|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本館​
開放時間|週一休館,週二至週日 11:00 – 17:00

有章藝術博物館台灣藝術大學大臺北藝術雙年展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1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聯展藝文跨界現代藝術策展

第三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真實世界》跨領域交疊出無限創作能量

2020-11-20|撰文者:陳志誠(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