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藝廊訪談個展時事觀點

寫生與大自然中的寄情與歸屬感-藝術家林志譯專訪

晴山藝術中心林志譯油畫寫生風景寫生

2022-01-08|撰文者:張家馨

寫生是一種對自然環境的再現,也是徹底認識自然中的事物,留存藝術家對光影、雲霧瞬間變化的觀察,是詮釋自然的一種方式。然而,在藝術創作中對大自然的抒情有許多種,藝術家林志譯是2018年聯邦印象獎的得主,從小在瑞芳長大的他,因受生長環境影響,擅長以油畫寫生的形式記錄下各個時期的臺灣北海岸港口。從小執念於繪畫創作,卻曾因幾次的創作低潮暫離了藝壇並轉往平面設計領域,客戶卻在他的設計中看到繪畫的特質,鼓勵他再次拾起畫筆,再次回到一直以來他真正喜歡的事情。
「去寫生吧!大自然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林志譯總說,教會他畫畫的葉燕城老師在他的創作之路扮演著功不可沒的角色,既是他的恩師也是他的貴人,也因為老師簡單的一句話讓他從大自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世界,並從中發現原來大自然的色彩瞬息萬變,總想把每一瞬間的色彩變化紀錄下來。而這一畫就持續好幾年,直到現在,仍有畫不完的東西等著林志譯透過自己方式來詮釋這個世界的美。

小稿與寫生

「若去觀察同一個地方,你會發現原來每個景,每次畫都會有不同感受。」林志譯喜歡騎著車沿路看著風景將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移動中的速度感使眼前的景物與他平行前進著,在幾次寫生的過程中他發現,徒步時觀看的世界看起來細緻遼闊,色彩也顯得真實,因此養成他同一個景色會在不同時間與季節重複描繪的習慣,不論是颱風或午夜,在他的作品中總能看到不同樣貌的風景。
林志譯習畫的過程經歷到以寫實油畫為主的傳統訓練,因此有著扎實深厚的繪畫底蘊,培養出藝術家對於色感的敏銳度,在寫生的過程中能夠及時掌握取景的角度與色彩的配置。相較於大尺幅的油畫創作,風景寫生中的快速運筆及色彩的厚疊塗抹,線條擺動的速度感以及在顏料未乾之間交疊的灰色地帶,並無過多的修飾,與時間及氣候賽跑的情況下,呈現出素描(sketch)感的油畫小稿,是藝術家對自然景物長年觀察下的積累與產出。除此之外,林志譯會透過攝影的輔佐,回到工作室後將現場寫生的畫面結合照片捕捉的細節,將其轉換成另外一種繪畫狀態。
林志譯本次於晴山藝術中心展出的小稿。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林志譯展出小稿部份作品細節。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大自然裡充滿數不清的色彩,而我僅僅是將冷色提煉出來。」在我們平常所見大部分的風景寫生畫總是以溫潤的暖色系為主調,或許是因為心之所向,總是認為暖調子能替內心帶來一些慰藉。在莫內的〈乾草堆〉稻草是粉色的,草地是藍紫色的,是冬日夕陽西下照耀的氣味,印象派對色彩與光影的訴求革新了傳統固有色的觀念。而在林志譯的創作出現了大量的冷色調,卻不是憂鬱的顯現,而是藝術家瞥見了冷色調在晚霞、黃昏、清晨中冷色的點綴與揉合。作品〈雨!淋心〉的天空、山、海、船,由藍紫色系組構而成的冷調子,我們無從得知當下光影與色彩的變化,畫面卻勾起觀者對於港口在寒冬細雨中,低溫與水氣交織的記憶。
林志譯作品-〈雨!淋心〉,46 x 53cm,油畫,2020。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寄情

本次在晴山藝術中心的個展「有心」是林志譯2018年獲得聯邦印象獎後創作能量的積累與轉變,也是對近年來所有經歷的總結。在個展之前他經歷了人生的高低起伏,展覽的命題透露了藝術家對已逝女友的紀念,在展場中隨處可見與女友有關的作品與畫像,而展名同時也包括藝術家對繪畫創作秉持的信念。他說,這個有心除了將女友的名字入題外,還有對自己的期許與提醒,包括一心一意的投入藝術的心、專注追求更好生活的心、透過創作與觀者分享的心。
晴山藝術中心-「有心」林志譯個展展場。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回應到本次展覽作品包含逝世親人的寄情,或者與三五好友一起到港邊看景、聊天、畫圖的氛圍,他的創作不僅僅是對風景的再現,生命中的生死、擁有與失去同時融合於作品之中。作品〈如蔚藍、海〉如畫題所指,海與天際連成一線,是藝術家渴望向彼方的對話。林志譯說,在創作這件作品期間,身邊的至親包括女友在短時間內相繼離世,畫面中冷暖色調形成強烈對比,不斷的拉扯,是情感與生死的交錯印記;重複疊構的色彩,透露著藝術家嘗試在悲泣紛雜的情緒中整理出規律的筆觸。
〈似玉藍月〉這件作品則是向他學畫的學生談起近期遇到的低潮,聊天的過程看見一片黑夜中月光高掛天際,海水的樣子波光粼粼,彷彿大自然對此做了回應,不論在什麼樣的逆境中,在遠方總是會有一盞明燈指引你前進的道路。
林志譯作品-〈如蔚藍、海〉,72.5 x 91cm,2021。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林志譯作品-〈似玉藍月〉,72.5 x 91cm,2021。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大自然有太多東西可以畫了。」林志譯說,自從有了寫生的習慣至今已完成上千件作品,對他來說寫生不只是拿著畫具到現場作畫,現在的他更希望花時間在觀察與感受,細細體會當下光線與景物的微調變化,從浪花拍打的聲音運作、空氣中潮濕的水氣、傍晚暮靄繚繞的山與海,他渴望透過親身的感受將這些與我們生活共存已久、早已習以為常的景色入畫。〈暮色 烏石港〉是藝術家在盛夏酷暑的天氣獨自一人徒步走在宜蘭烏石港,瞧見炙熱的溫度與夕陽相互輝映在港邊停泊的船隻,微光灑下照亮即將進入夜幕的港口,回到工作室後他憑藉著身上的餘溫以及迴盪在腦海的光暈,藉著顏料的堆積逐漸在畫布上勾勒出不斷憶起的回憶。
林志譯作品-〈暮色 烏石港〉,91 x 116.5cm,2020。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林志譯作品-〈東河里,小雨〉,72.5 x 91cm,2021。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林志譯作品-〈夏夕.深澳漁港〉,112 x 145.5cm,2019。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大自然中的歸屬感

我在林志譯的畫作中看到他在大自然找到一種歸屬感,是一種藝術家自身從小的記憶、是從學生時代與朋友看景的地方、是他悲傷時憶起的溫暖所在,對他來說寫生不僅是再現眼前所見的景物,而是抒情的一種方式。林志譯說,海是生活、港口是故事、船是人,山與海是一個對話的管道,對他而言,每一個物件承載著每個過客的集體意識,同時也是他自己對人物、對自然、對記憶的解放與寄託。
在林志譯的工作室堆積著畫具以及各個時期的創作,並無過多日常駐留的痕跡,專心一意的沉溺在創作中是他不斷思索、與自我對話和呢喃的過程。他總說,繪畫的本質對他來說是追求美與快樂的一種方式,在他生活中的存在儼然已成一種習慣與必然,或許以一生懸命來形容他對繪畫的執著也不為過。
藝術家林志譯於工作室創作的側拍。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展覽資訊

「有心」Pursue Share 林志譯油畫個展
展期:2022.1.08 ~ 02.25(週一公休)
開幕:01.08下午15:00
地點:晴山藝術中心(台北市承德路七段286號2樓)
01.12-18畫廊外展休館、01.28-02.11畫廊年休 
林志譯個展主視覺圖。 ©晴山藝術中心。

晴山藝術中心林志譯油畫寫生風景寫生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2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