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1|撰文者:王士源
36支風扇、無數個包裝用的發泡膠、一個展間,就能創造出一波波巨大的白色海浪。
這是瑞士聲音藝術家茲摩恩(Zimoun)的最新裝置作品〈36 Ventilators, 4.7 m3 Packing Chips〉,正於瑞士藝術博物館(Museo d`Arte)展間裡掀起驚滔駭浪,展覽展至7月11日。
當這件裝置作品啟動時,展間地板上的風扇隨即送出強風,把輕盈的發泡棉膠往空中吹去。發泡棉膠在空中飛舞一陣後,再往旁撞上展間的窗戶,然後再被風扇往上帶去。
這件裝置遠遠看起來,像是海洋的海浪被搬進展間般,不過閉上眼睛仔細聆聽,聽到的卻不是海風呼嘯、波浪碎裂的聲音,而是一陣又一陣發泡棉膠打在玻璃窗上、發泡棉膠彼此擦撞的聲響,聽起來像是正下著驟雨。
再往作品走近一些,便會見到在房間裡翻騰的白色發泡棉膠,還有發泡棉膠下的風扇。展間一共有9扇窗,每扇窗各安置了4支風扇。這時的驟雨聲,則開始夾雜進風扇運作的聲音。
而策展人基多‧克摩斯(Guido Comis)與克里斯提娜‧桑杜瑞格(Cristina Sonderegger)表示,茲摩恩用人為的方式,重新在展覽場地裡創造出大自然的失序感。雖然這件作品讓人想起自然裡海浪和驟雨,但茲摩恩則希望人們藉著這件作品,看到自然裡的機械性。
策展人說明,在茲摩恩作品裡,讓人們看到平常無法看見的事物,像是在所有無法預期的現象背後中,其實有著絕對精確的機械定律。而也正是如此,茲摩恩的作品會吸引人去關注,然後站在他作品前靜靜觀賞很久。
REFERENCE
【Huffington Post】These Fake Styrofoam 'Waves' Are Meant To Illuminate The Ways Of The Universe
【My Modern Met】Artist Zimoun Unleashes a Plastic Storm Inside of a Museum
【Wired】Watch Thousands of Packing Peanuts Form a Hypnotizing Blizzard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極微輸入:演算音像集」音像藝術節集結國內外近20位電子音樂家與藝術家,7月1日C-LAB登場!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7/2週六下午2點 獎項揭曉線上直播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