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人物

藝術評論

藝廊當代藝術訪談個展

簡福鋛的白色時期:在默觀的力量中,剖開空白,見得內景

水色藝術工坊簡福鋛空間主義表面支架複合媒材

2022-03-14|撰文者:陳晞

剖開空白,見得內景

他小心翼翼地解剖空白畫布,將繪畫的皮掀開、翻捲,留下寫意的抽象「著引」(drawing),安置一顆小石頭,創造一方繪畫內景。
簡福鋛作品〈A282〉,2017,畫布、壓克力顏料、石頭,72.5 X 100 cm。圖/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簡福鋛回顧展「默觀的力量」展場。圖/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有時候是低限的小手術,或割開一個小孔、或割開一條長長的疤,放入一顆橢圓的石頭。有時候是在身體中心挖開大洞的大手術。龐圖(Punto )般地大片空間裡,堆著作為繪畫的碎片,有時是水墨書法,有時是抽象表現的壓克力。剖開空白,見得內景,在這個繪畫的內裡世界,它們全都在一起。裡應外合,不分東西。
他是簡福鋛(b.1957),逝世後由水色藝術空間舉辦的回顧展「默觀的力量」,畫廊邀請了同為藝術家的妻子林純如與他的孩子簡正作為策展人。展出作品多是2015年以降的晚期刀割複合媒材作品,被這個淨白世界圍繞著的,是一件簡福鋛結合了早期將現成物燒灼、與晚期刀割畫布空間的經典之作〈生機(一)生命樹〉(2008)。此件整個展覽中相對早期的創作,是這位在2008年因原本創作方法中的材料影響身體安危、而轉換刀割創作手法的藝術家,嘗試引導創作迎接下一階段時的自我轉譯。這時的他依然不放棄,試著在這個不適合再繼續燃燒的世界中,藉由破壞性創造空間,表現強烈生命能量。
生命給他三番兩次的考驗,惡性腫瘤與數次罹癌讓他意識到有限的生命,並且在這樣的警覺之下不斷創作。燒熔現成物製成的複合媒材作品,是藝術家從西班牙留學返臺後,因為家人與藝術界對其創作的不解感到頓挫,索性以破壞性的手法將現成物進一步轉化為新材料的創作方法。
這使他在九〇年代曾獲1994年台北現代美術双年獎首獎、第三屆雄獅美術創作獎首獎以及1999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首獎等獎項肯定,國內三大美術館、中正紀念堂,以及西班牙嘉那利現代美術館及西班牙馬德里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也均有作品典藏。燃燒材料也燃燒自己,唯有犧牲得以成就。這似乎讓簡福鋛的藝術實踐中,時常有材料與自我生命相互投射的意涵。
簡福鋛作品〈生機(一)生命樹〉,2008,複合媒材,130x195。圖/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白色時期

這樣的身體性與生命性的自我投射,使簡福鋛在2008年之後的刀割畫布創作中,實踐出一種有別於義大利空間主義藝術家封塔納,以及受到前者啟發、使用刀剪線縫營造複合空間的朱為白的精神。畫布像是簡福鋛的皮囊,切割下來的畫布形狀,以及內裡空間的經營,留存了中文字與書法的意象在其中。
例如在作品〈A241〉(2019)中,藝術家將畫布切割之後,挖出一橫一點的負空間,並且將畫布翻捲、綿延。藝術家在內裡放入了另外剪下的畫布,簡福鋛在這些布的碎片上以黑色壓克力顏料塗鴉,並將它們放到白色畫布空間之中的負空間。他另外將一顆大小同樣不會擠壓到空間的石頭,放在左側挖出的點狀空間中。這些作品的材料中,石頭似乎是呼應簡福鋛材料與複合觀念裡最天然的創造。透過地心引力以超越人累世的時間沉積、變質而創造出的現成物,在材質性的意義上,或可連結到簡福鋛以往以燒熔變造現成物的物質轉化意象。它不再傷害身體,在簡單節制的放置與裝置動作中,表現了現成物與複合媒材創作自杜象以來關於「選擇」與「裝置」上的觀念性。
若從戰後臺灣的複合媒材實踐觀點來看,簡福鋛在晚期刀割作品中的造型美感,其延伸自書法性的抽象與空間美學,與五月、東方在戰後現代中國畫運動中的抽象繪畫有著穿越時空背景的神交。這些作品中的書法性,來自於簡福鋛面對病痛與手術時的精神依靠之一的佛經。儘管他因為妻子林純如信仰了天主教,佛經依然是他與母親之間的聯繫。簡福鋛也因為在生命與病痛的限制中搏鬥,而實踐了現代抽象於冷熱之外的另一維度。
藝術家在九〇年代藉由燃燒現成物所構成的後現代感、畫布空間與框之間的空間表現主義,在這個無火的世界中,匯集成此系列繪畫作品中的抽象維度。擔任「默觀的力量」回顧展策展人之一的簡正,稱這些作品是爸爸的「白色時期」。
簡福鋛作品〈A241〉,2019,畫布、壓克力顏料、石頭,80 X 60.5 cm。圖/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簡福鋛回顧展「默觀的力量」展場。圖/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替代性方法的實踐

林純如說,簡福鋛過世後,身為兒子的簡正便主動與她討論父親作品的保存與資料建檔事宜。簡正與特別來幫忙的夥伴們從不同的工作室中,至今整理出大大小小超過七百件的作品,年代範圍橫跨藝專時期之前,到晚年的白色時期作品,其中更有部分西班牙時期作品,尚未在台灣展出過。「如果我們沒有做這些事情,那些作品就只會是一直放在倉庫。」簡正說,任何人一輩子的心血無法被看見,都是可惜的事情,「更何況那個人是我的爸爸。」
七百多件作品,爸爸大多只為參展的作品特別命名。因此在這次回顧展中發表的作品名稱,處理作品建檔保存的簡正大多將它們以媒材、年代與顏色建檔的差異分門別類命名之。
「媽媽(林純如)本想藉著以往的命名方式,為這些作品命名。但不確定這樣是否合適,」簡正說,所以在作品建檔時,他先以編號來作為暫時的命名。「因為爸爸的創作媒材很多,有複合媒材、油畫、壓克力、陶瓷…等,我們目前就先暫時以媒材類別來區分。」
簡福鋛作品〈A205〉(2件組),2021,畫布、壓克力顏料、石頭,31 X 82 cm。圖/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簡福鋛回顧展「默觀的力量」展場。圖/水色藝術工坊提供

林純如見到兒子找到夥伴花費自己工作之外的時間精力、比肩扛起龐大的作品整理與建檔計畫,也沒閒下來。除了處理身後事,也試著與藝術機構洽談回顧展事宜,目前預計下半年將在新竹舉辦另一場不同作品的回顧展。
她坦言,在水色藝術工坊的回顧展本來是個展。簡福鋛離世之後,畫廊仍然為藝術家保留了展覽檔期,並且邀請她與簡正作為策展人,策劃此次回顧展。但因為作品仍在整理階段,再加上畫廊空間有限、作品尚待研究等因素,因此以創作年代的切片,作為回顧展系列的序曲。
「簡老師在生前就很希望能在美術館舉辦回顧展,」林純如說,她亦希望透過不同的巡迴展,喚起美術館對於簡福鋛藝術創作實踐的注意。畢竟雖然三大美術館都曾收藏簡福鋛九〇年代的作品,但他的創作並不停留在那個時代。
在不同的生命經驗影響之下,簡福鋛的創作轉變也回應了臺灣抽象與複合媒材創作的發展脈絡。作為二號公寓與新樂園的創辦人之一,簡福鋛也是80-90年代推動台灣當代藝術中關於「替代性」的推手。這裡的替代性,除了意指替代空間,也指向了替代的材料。簡福鋛在替代性中實踐的創造性與空間表現主義,值得藝術界更多的關注與研究。
藝術家簡福鋛於工作室。圖/簡福鋛家屬提供

「默觀的力量 – 簡福鋛回顧展」展覽資訊

策展人│林純如、簡正
展覽時間│2022/3/5(六) – 4/17(日) 13:30-19:00 (周一至三休館)
展覽地點│水色藝術工坊當代館
展覽地址│臺南市中西區環河街129巷31號
開幕茶會 2022/3/5(六) 15:00
專題講座 2022/3/19(六) 14:00   主講 蕭瓊瑞教授

水色藝術工坊簡福鋛空間主義表面支架複合媒材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