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2022-05-16|撰文者:林侑澂
吳剛毅.彌雅,《執子之手共賞蒼蒼蒹葭》,91x116.5cm,亞麻布油畫,2015。圖/鍾鼎藝術提供
吳剛毅.彌雅,《牽手》,91x116.5cm,亞麻布油畫,2013。圖/鍾鼎藝術提供
吳剛毅.彌雅,《夢鄉》,80x160cm,亞麻布油畫,2020。圖/鍾鼎藝術提供
除了較隨機普遍的視覺外,吳剛毅也將自身的情感與記憶解構。例如作品《執子之手共賞蒼蒼蒹葭》和《牽手》源自於夫妻之間相依相守的情感。分別援引了《詩經‧秦風‧蒹葭》和《詩經‧邶風‧擊鼓》的意境,以水邊蒹葭(荻草 / 蘆葦)強韌的生命力,寄託風雨同路的堅貞愛情觀。而融合了水墨筆法的作品《夢鄉》,則是從唐宋詩詞對於江南瑰麗景致的詠嘆出發。將旅遊的經驗、夢中的家鄉的感受解構,轉換成為似與不似之間的記憶樣貌。在充滿了當代文人意境之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詩意。
吳剛毅.彌雅,《絲路穿越》,130x162cm,亞麻布油畫,2018。圖/鍾鼎藝術提供
你我都身處文化歷史的交織流動中,這自然也成為了吳剛毅熱衷的題材。在這一類的關注中,吳剛毅保留了更多符號本身的意涵。如在《絲路穿越》中,吳剛毅將古典神話故事「西遊記」與「絲路文明」相互對話。畫風的結構上結合了硬邊、普普、寫實、未來、剪紙和皮影戲種種元素風格。符號上則是將神話角色、青花瓷與象徵東方王道的神龍、神燈與象徵西方霸道的火焰牛魔王及左右對應的東西特色建築排列組合。畫面不再僅僅對於視覺進行解構,而是藉由多筆法的重疊,呈現出穿越時空的對話語境。
吳剛毅.彌雅,《絲綢之路開啟東西文明之眼》,77x250cm,亞麻布油畫。圖/鍾鼎藝術提供
同樣聚焦於東西方文化交流,作品《絲綢之路開啟東西文明之眼》則是以三聯屏的形式進行對話。右(東方)和左(西方)兩側的瞳孔虹膜中,以蠶絲質感呼應著絲路的主要商品。東方之眼中映照的是開通絲路的皇帝,西方之眼中映照的則是喜愛中華絲綢的仕女,遙遙呼應著絲路所支持的文化傳播。畫中可見絲路上的石窟與沙漠、山岩閃耀著陽光 / 佛光、左右出現了西方與東方建築的意象、駱駝則象徵著東西古今的串聯,並在視覺中心描繪了孔子與柏拉圖兩位哲學家。吳剛毅通過櫥窗式的構圖,娓娓道來著自身關於文史交流的觀察以及認知。
吳剛毅.彌雅,《謬思漫遊》,130x194cm,亞麻布油畫,2015。圖/鍾鼎藝術提供
吳剛毅認為,新立體解構主義的核心在於「由藝術家解構,由觀眾建構。雙方交流後才是完整的藝術品」。吳剛毅將自身創作從取材、做畫到完成作品,視作為一個「漫遊」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吳剛毅透過了不斷地將訊息的結構拆解構,將藝術家自身的角色模糊化。使得畫面中的一切顯得中性、去特徵化。最終所期許的,是鋪陳出一個可供觀眾無限詮釋的視覺場域。
鍾鼎藝術新竹館,《城市漫遊系列》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鍾鼎藝術新竹館,《城市漫遊系列》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創作的取材,必然是藝術家喜愛或關注的事物,吳剛毅每一個取材對於自身都非常有意義。但有趣的是,作品也不會以無題一、無題2002-1或新立體解構一號來命名。無論是完全解構或解構與符號並列的作品,吳剛毅都將自身的主觀半掩藏在層層的轉換之中,將作畫者的主觀性質盡可能降低(甚至消除)。對於吳剛毅而言「作畫者的意念」和「觀畫者的理解」,是一種對等而開放的關係。也就是說,吳剛毅在自我對話、自我梳理之後,並不期望作品表達自我。而是期望作品可以成為「開啟觀眾獨立理解的物件」。
鍾鼎藝術新竹館,《城市漫遊系列》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之中,吳剛毅將十年來新立體解構主義所包含的種種思維、各式各樣的階段做了完整的呈現,進而分享了獨樹一幟的藝術型態。展覽所分享的不僅僅是作品本身,也是對於「作畫者和觀畫者關係」的反覆辯證。當進入展場之中,觀展體驗的層次可說是相當多元豐富,帶給了每一位進入展場的觀眾發人深省的思考。
吳剛毅.彌雅所自製的火漆印章。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簡歷
吳剛毅,號彌雅。是學者,也是畫家,擅長油畫、書法、水墨、中國書畫鑑定。中華民國畫學會會員,聯合報特約書法家。
歷年記錄
1998年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學碩士
2002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文學博士
2015年《牽手》作品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六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執子之手共賞蒼蒼蒹葭》作品入選中國油畫學會「可見之詩‧第二屆中國油畫風景作品展」。
展覽資訊
【城市漫遊系列】吳剛毅.彌雅個展
展覽期間:即日起到2022年7月中旬
地址:鍾鼎藝術竹北館(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二路281號 1樓)
開放時間:週 二 ~週 六 11:00-18:00
洽詢電話:03-6688661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張培均《當代當下.觀色游境》 透過繪畫感知萬物一體
2020-06-25|撰文者:林侑澂12518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23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01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289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尾牙聯歡會,於台中李方艾美酒店擴大舉行
2024-11-20|撰文者: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3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2024-11-20|撰文者:金車文藝中心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