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8|撰文者:reference 僅供參考
突破設計想像 為下⼀個時代所打造的藝術展
在疫情問世已逾兩年的當下,世界彷彿默默的被推進了下⼀個時代:數位與雲端已經成為⼈們的日常、全世界都在積極為進入元宇宙佈局、五花八門的 NFT 百家爭鳴、虛擬貨幣躍身影響全球經濟的脈動……在這個全球似乎都準備好翻開下一頁的時間點,各領域頂尖的設計師們對於下⼀個時代的「創作」又有著怎麼樣的想像?
由六位來⾃平面設計、動態設計、新媒體設計、⼯業設計、推測設計、服裝設計等領域所組成的創作陣容,矢志定義下⼀個時代的設計,因此組成了「reference:僅供參考」創作聯展,開啟各路領域的創作者們對下⼀個時代的想像。
由1至6:吳克軍、何庭安、李宜軒、邱梁鈞、陳亞琦、劉⼤中。圖/reference 僅供參考提供
跨兩⼤展廳、六⼤展區,集結當代新銳設計師預見「近未來」的設計
運⽤最前沿的科技與創作結合,透過兩⼤樓層、六⼤展區,創作團隊集結了六位當代新銳的設計師,包括吳克軍、何庭安、李宜軒、陳亞琦、邱梁鈞、劉⼤中等,展示了當代頂尖的設計⼿法對於下個時代的叩問,由主題「reference」發展出新媒體互動、平面設計、動態圖像設計、肢體感測裝置、⼿部偵測裝置、眼動偵測攝影 機、AI演算式視覺、動⼒機械、仿⽣服裝等各⼤創作領域,貫穿兩層樓的沈浸體驗,當觀眾穿梭其中,接連而來的設計將攪拌空間與美學,堆疊觀眾對於往來的無限想像。
吳克軍展出作品《DigiScape series》。圖/reference 僅供參考提供
各方創意撞擊 洞見美學的未來
走入第⼀展廳,由擔任過兩屆「DigiWave」、2022 臺北時裝周開幕秀、空明朝體形象規劃等知名數位整合的平面設計師何庭安、曾擔任IBM設計顧問團隊、合作客戶包含 Facebook、Shutterstock 、金曲獎等,目前擔任StudioPros設計總監的李宜軒,以及Unity官⽅指定年度藝術家、曾與 Intel、Collab.Art合作的新媒體藝術家吳克軍,三位跨領域的創作者所共同策劃。
如果海報設計不再只是靜態的,而是可以針對不同的觀眾所靈活的客製,會是怎樣的光景?倘若路上的螢幕看板不再只投放畫面,而是鎖定路⼈的瞳孔,針對不同的雙眼設計畫⾯,又會是怎樣的體驗?如果在虛擬的數位世界裡,有著透過虛擬程式原⽣的氣候與地貌,在那遙遠的彼端會是怎樣的光景?
融⼊聲⾳、光線、互動偵測、色彩等創作⼿法,吳克軍的「DigiScape」透過⼿部與多重控制器,在數位與虛擬的世界裡打造元宇宙的風景地貌。何庭安的「Character」延續五年前斬獲包含金點獎、紐約ADC等各項國際設計⼤獎的「Motion Type Project」,將⽂字與動態的組合再次提升到互動的層次,透過全息投影與瞳孔偵測的動態海報,探索中⽂字與動畫在未來載體的呈現⽅式;李宜軒的「Shaping Experiment」以形塑的⽅式,融合互動與平面設計創造出無限種視覺組合的海報;三位創作者在國際間已經展出過這些作品的雛形,此次他們分別帶著享譽國際的作品完成體回到台灣,提升體驗衝擊觀眾的五感。
李宜軒展出作品 《Shaping Experiment》。圖/reference 僅供參考提供
三星Neo QLED 8K 量子電視 印證顯示技術的突飛猛進
為求體驗的極致,團隊這次特別邀請連續 16 年全球電視銷售第⼀的三星電視,作為我們展覽的堅強後盾。透過環環相扣的創新科技,三星打造永續性與創新產品, 並結合先進技術,重新定義電視之於⼈們日常的每個面貌。
從「創作者⾓度」來看,團隊格外嚴格的重視如何展示作品在每位觀展者的面前。本次展覽的 Neo QLED 8K 量⼦電視,稱之為世上顏質最高的電視,以畫質重塑作品真實面貌。而其中量⼦Mini LED與金屬量⼦點顯色技術的完美搭配,將每⼀吋作品細節⽤面板技術勾勒出來,質感宛如提升至全新境界,而Neo量⼦尖端智慧處理器高達16種 AI神經網路模型,並以AI影像升頻技術和深度學習技術進⾏訓練,能享受真 8K 的色彩層次與控光細緻。
Neo-QLED-量子電視。圖/reference 僅供參考提供
The Frame美學電視 獨家面板技術 創意靈感隨⼼所至
從「藝術作品展示」來看,三星不僅在技術不斷進化,也推出專為藝術愛好者而⽣的 The Frame 美學電視,擁有現代畫作般的外觀,搭配多種風格邊框,每個細節再再展現「美型設計」其重要性。搭載金屬量⼦點顯色技術及雙視光增豔科技,完美還原藝術⼤作真實色彩。此外,還能更彈性地因應不同展示調性,可配合需求直立陳設,突破水平擺放模式為空間再添新意,三星電視從⼀開始設計產品時,就已經為你做好準備。
The-Frame-美學電視。圖/reference 僅供參考提供
以未來⾃然命題 融入機械與時尚的沈浸體驗
穿越展廳、⾛過廊道與樓梯來到位於地下室的第⼆樓層,觀眾會驚呼⾃⼰彷彿來到另⼀座平⾏的宇宙,迎面而來的是由森林、昆蟲、雨聲、風聲等意象所發展出的機械動⼒裝置、氣動服裝、仿⽣地景,虛擬與現實、⼈造與⾃然所穿插而成的未來⾃然地貌。
此展廳由來⾃享譽國際 Team9 遊戲團隊的跨領域設計師邱梁鈞,與河床劇團、魏德聖、九把⼑、閃靈樂團等合作,擅⻑整合東⽅與現代的劇服造型設計師陳亞琦,與曾擔任金點設計頒獎典禮裝置設計、英國倫敦設計雙年展等裝置與空間設計,跨產品、展示與裝置設計的⼯業設計師劉⼤中,三位跨時尚、推測與⼯業的創作者所共同打造。
此次陣容是⾸度合作,團隊擅⻑使⽤空間、裝置、材質與⾃動機械打造前所未有的場域,陳亞琦的「Pneumatic 感受訓練」藉由不斷縮放變形的科技布料與⼤⽚的仿⽣刺繡,遙想科幻的時尚與⾃然共存,邱梁鈞的「Zodiac Requiem 殺⼈蜂安魂曲」以機械動⼒裝置模仿蜂舞,思辨⼈與道德的本質,劉⼤中的「Artificial Mimicry」巧妙使⽤場地獨有的天井灑落光線,加上水面與透明球型等設置,創作如潮濕、風吹、雨景等不存在的光景,讓觀眾如墜五⾥霧中難辨虛實。
邱梁鈞裝置作品「Zodiac Requiem 殺⼈蜂安魂曲」。圖/reference 僅供參考提供
陳亞琦展出作品《Pneumatic》。圖/reference 僅供參考提供
劉⼤中展出作品《Artificial Mimicry》。圖/reference 僅供參考提供
作為設計典範,探索近未來的體驗想像
「reference 僅供參考」跨領域創作展 7 ⽉ 22 日於台北中⼭的 PPP 時尚藝⽂空間舉辦開幕,以跨領域與探索未來為主題,讓參觀者與展品⼀起互動,不僅有來⾃各設計領域的作品,更加上各種⿊科技設置,探索面對未來的設計,營造科技又迷幻的氛圍,展期至7⽉28日,完全免費參觀。
跨領域創作聯展
開幕導覽|O7.22 19:OO-21:OO
例⾏展期|O7.23 - O7.28 12:OO - 2O:OO
展出地點|PPP 空間
展出團隊|⬢ 吳克軍 ⬢ 何庭安 ⬢ 李宜軒 ⬢ 邱梁鈞 ⬢ 陳亞琦 ⬢ 劉⼤中更多資訊可至活動官網
REACTIONS
12
1
1
1
1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