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2|撰文者:藝術銀行/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藝術銀行再度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攜手合作「Nature Matters」臺灣當代藝術展,自今年8月12日起至2023年7月期間,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雙橡園,呈現8位臺灣藝術家對自然與環境相關議題的觀察,讓國際觀眾增進對我國文化的了解與認識。文化部與外交部長年透過文化交流,建立友善的外交關係,而由文化部推動、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的藝術銀行計畫,持續透過購置作品與專業多元的作品租賃、藝術策展等方式推廣臺灣當代藝術,至今購藏2,759件視覺藝術作品,成為臺灣文化外交上之助力。
「Nature Matters」展覽現場(右)袁廣鳴《能量的風景-靜態》、(左)楊順發《嘉義縣東石鄉三家村(一)》。圖/藝術銀行提供
「Nature Matters」展覽現場(右起)伊祐.噶照《被大海吃掉的土地》、優席夫.卡照《綠色眼淚》、《珊瑚礁之歌》、張淑芬《美麗的透視》。圖/藝術銀行提供
臺灣美術基金會以保存、研究、推廣美術文化資產、提高國民生活美學,及促進國際美術交流為宗旨。此次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合作策展,期從臺灣當代藝術的角度回應國際共通的環境議題,並透過國際交流推廣臺灣藝術創作者。駐美代表處蕭美琴代表在2020年「從島上來:高山、土地、大海」展覽中,曾特地錄製導覽影片,在疫情期間和大眾分享精采的藝術創作;此次展覽期望在後疫情時代,讓大眾能直接與藝術作品面對面。基金會執行長林平表示:「我們樂見與駐美代表處等駐外館所持續合作,一起將臺灣當代藝術亮相國際。在後疫情時代,我們希望跨越疆界,透過藝術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及對世界的關懷,並藉由藝術外交展現臺灣文化的多元價值,拓展國際收藏潛力。」
宜德思.盧信《我看見》2014,油彩、畫布,60x60x5cmx12pcs。圖/藝術銀行提供
蕭雅心《芥菜種子》2012,油彩、畫布,85x84.8x3.2_cm。圖/藝術銀行提供
袁廣鳴《能量的風景-靜態》2014,輸出墨水、紙質,150x220x2.5cm。圖/藝術銀行提供
大自然是許多創作者的靈感與初心所在,藝術家是自然環境的學習者、觀察者、紀錄者及勞動者,由記錄景象、反映問題、身體力行等方式作為媒介,透過創作傳遞對於自然環境的重視。展出藝術家袁廣鳴、楊順發、林志航以作品訴說自然環境發生的變化,以及遞增的人造風景,提醒人們無法漠視的問題。張淑芬、蕭雅心經由信仰體悟生命與自然的循環,透過創作為環境及社會帶來正面的力量。宜德思‧盧信、優席夫‧卡照、伊祐‧噶照的創作以原住民族對自然敬仰與共存的文化源流為本,將環境問題融合人們的反省與期望反應於作品中。策展人陳妍卉提到:「此次展覽期為大自然發聲,提醒我們關注周遭正在改變的風景,希望從中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與權力界線,並意識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與萬物共生。」
楊順發《嘉義縣東石鄉三家村(一)》2018,藝術微噴墨水、無酸紙,108x150cm。圖/藝術銀行提供
林志航《包裝_II》2014,樟木,50x50x45cm。圖/藝術銀行提供
「Nature Matters」展覽視角從臺灣出發放眼全球,呈現多元觀看自然與環境的方式,在這個地球村的時代,以藝術給予正面能量。此次展覽雙橡園將重新對外開放預約參觀,歡迎喜愛藝術的朋友共同參與。
「Nature Matters」臺灣當代藝術展
參展藝術家(依姓名筆劃):伊祐‧噶照、宜德思‧盧信、林志航、袁廣鳴、張淑芬、楊順發、蕭雅心、優席夫‧卡照
展覽時間:2022年8月12日至2023年7月
展覽地點:雙橡園Twin Oaks Estate (3225 Woodley Road NW, Washington, D.C. 20008, United States)
藝術銀行官網:https://artbank.tfaf.org.tw
藝術銀行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wartbank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官網:https://www.taiwanembassy.org/us/index.html
熱門新聞
1
歷史與神話的拆解重組,宜蘭美術館「錯置的視界—林正仁雕塑展」,再思傳統與當代的關係
ART TAICHUNG 2025:在當代藝術的對話中,看見台中的文化跨界交流,精選十二件作品引領探索
文化節點的轉譯:ART TAICHUNG 2025 從藝術應用到城市共構的平台實踐
全手工的舞蹈史——《從指尖開始》
金車文藝中心「2026金車美展徵件」起跑!開放平面、立體與跨域創作投稿,7月31日前完成線上報名!
暑期強檔!桃園市立美術館首度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特展邀請親子觀眾想像環境永續的新世界
2025「堤頂之星2.0」入選展「合作與和做」:以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合作為起點,重新探問展覽製作的可能性
臺灣館登場首屆烏蘭巴托雙年展:以「島嶼記憶」為題,暸望科技發展中不被科技邏輯規訓的碎片
臺南市美術館「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探論臺灣美術、社會現代化進程與世界的互為關係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We TAIWAN」 核心展覽「臺灣光譜」 向世界閃現臺灣文化的混融光暈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林珮淳新作《夏娃克隆巴別塔I 》甫獲2024坎城影展與歐洲短片影展入圍獎,又獲邀義大利Primo Piano LivinGallery 的國際當代藝術展「時光機器」
2024-05-0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018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藝博會202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及台北藝術週 公佈主題及展會參展名單 締造當代藝術多元包容生態
2025-07-14|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