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質並存的世界中:科元藝術《眾聲喧嘩》感知者的聯展
2022-09-06|撰文者:林侑澂
許美智,《最寶貝的》,一個盒子約為24×40×15.5cm(兩個為一組),玻璃、玻璃盒、照片,2020。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許美智的作品,從在原生家庭成長的生命經驗做為起點,謹慎地探究著人與人之間不同層次的羈絆。將平時所收集、路邊不起眼的廢棄物件組合,重新構成歲月、情感與意識的載體。藝術家將物件的氣質和自己的生命相合、提煉出了獨樹一幟、帶有缺陷的美感。在這個解析與重構的過程,藝術家將身心經歷過的親密、安慰、迷惘、壓抑、不堪甚至暴力的狀態,緩緩投注於物件之中。在展場原有的櫥窗或「角落」之中,忠實地陳述了一份在情感消化過程中的徬徨與艱難。
陳鈺婷,《黛博拉的明信片》,36.5x55cm,碳筆、油料、陶,2022。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陳鈺婷的創作關注於「記憶與影像」的表裡關係,討論著知覺與視覺二者交互運作的規則與可能性。以炭筆、油料在陶板上作畫,重新探索繪畫與雕塑之間的界線。以新的創作模式解放了架上繪畫表面平坦、邊界平滑的慣性。作品透過斑駁或流動的痕跡,形成了破碎、流逝的視覺效果,也呈現出類似老舊相紙的褪色質感。作品中的記憶彷彿在風景中、舞台中流淌。在清晰與模糊,真實與虛擬之間,提供給觀眾們一個可以將意識投入其中的精神世界。
賴恩慈,《星星的碎片》,11×17.4×2.7cm,陶塑、油彩,2021。圖/科元藝術提供
藝術家賴恩慈的創作以「寶盒」的概念基礎,打造了一個個的小世界。寶盒所具備的收納性質,提供了藝術家珍視之物一個安全、被保護之處。作品當中的礦物、動植物、人物等等微小的物件,是私密而細微的。用手捏塑物件保留了手的溫度,使用油彩或釉藥上色則是形成了更多的層次。物件儲存著藝術家生命中重要的片段,甚至是天馬行空的幻想。最終藉由「收藏進盒子」的儀式性,靜靜地將記憶與情緒凝結成雋永的狀態。
張文堅,《那一角落05》,30.2x30.2x20cm,鐵材焊接, 鐵件上色,2019。圖/科元藝術提供
焦慮、違和、思念、純粹,家庭、記憶或私密,《眾聲喧嘩》之中的七位藝術家們使用不同的形式、表現著不同的內容。從中也可以觀察到藝術家們在各自的時空環境中成長,看待自身或自身與環境關係時,所採取的方式會非常不一樣。成熟的藝術家們往往會更主觀地讓筆觸或刻痕承載個人特質,或是說較少考量觀眾的理解途徑。而青年藝術家們在圖像快速流通、高度未知甚至紛亂的社會中成長,似乎會更去考慮作品將如何被閱讀、作品該如何具備社會性的意義。
科元藝術,《眾聲喧嘩》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參展作品是異質而多元的,卻又在展場中自然地凸顯出了藝術家們「感性創作」的本能。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可以見到七位藝術家均在形式內容之外,賦予了作品高度自我敘述、自畫像的感性。策展人提到:「唯有在非常真誠描繪自身情感的狀態下,《眾聲喧嘩》才會成立。」因為唯有從真誠出發,異質多元的人事物才有可能產生溝通、理解甚至共存。
科元藝術,《眾聲喧嘩》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當七種獨立的藝術脈絡同時在展場中呈現時,空間、光源和動線要如何設計就更顯重要。在策展人的經驗中,當代文明是異質多元的。但這並不意味當代文明充斥著衝突和矛盾,而是進入了能夠開放、穩定而相互尊重的狀態當中。對應這樣的背景,策展人的展場規劃大抵上以「這件作品旁邊應該是哪一件?」的思維布置。將順暢的觀展節奏做為前提,將不同藝術家不同系列的作品打散後再次排序,而非是七個個展的區域的劃分。更直觀地回歸到視覺呈現的本身,雖說作品樣態不一,卻形塑出了一份典雅雋永的氣質。在輕柔和諧的語境中敘事,使得每一件作品本來的樣貌,都可以透過最真誠、自在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科元藝術,《眾聲喧嘩》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中文字面上《眾聲喧嘩》一詞看起來是嘈雜的,然而進入展場、被作品環繞時,並不會有不協調的感受。慢節奏的空間,支持著感性創作的作品被好好地感受。樸質的氛圍讓作品之間的關係,在異質多元的同時也能形成對話,進而產生理解與尊重。最終讓展場中的觀眾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各件作品的故事,也是一個能夠越來越能夠「好好說話」的社會縮影。
科元藝術,《眾聲喧嘩》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科元藝術 Ke Yuan Gallery
《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
展期:2022-08-13 ~ 2022-09-24
地點:科元藝術 Ke Yu Gallery(導航連結)
參展藝術家:王董碩、邱掇、張文堅、賴恩慈、陳鈺婷、朱曼禎、許美智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首屆「Voices」擘劃臺灣藝博會新形態-在眾聲喧嘩的時代,匯聚多樣的藝術之聲
2024-02-02|撰文者:李竺恩6256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15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91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274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尾牙聯歡會,於台中李方艾美酒店擴大舉行
2024-11-20|撰文者: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0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2024-11-20|撰文者:金車文藝中心1732